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干扰RNA(siRNA)技术是具有高效性、高特异性和高成功率的基因敲除技术。近年来由于胃肠肿瘤发病率的提高,该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胃肠肿瘤的基因研究、早期诊断、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和化疗药物耐药性逆转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也更为普遍,虽然营养不良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但是营养治疗在国内实行的仍不理想,尤其是在围术期,患者经常存在营养不良,导致术后感染、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增加病死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因此,营养治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对围术期营养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尤其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维持围术期良好的营养状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维持机体有效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小应激,从而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本文主要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术前术后营养治疗及营养制剂的选择几方面进行综述,以说明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的营养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方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到肿瘤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之中.目前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胃肠肿瘤患者组织、血液、尿液、粪便中已发现了一些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胃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万伟 《白血病.淋巴瘤》2011,20(12):766-768
 胃肠道是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与原发结内的NHL相比,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的治疗有很大的特殊性。目前对于弥漫型病变首选联合化疗,手术仅被用于病变的局部控制预防和治疗局部并发症,放射治疗被用于残留病变的清除及严重的局部病变。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针对PGI-NHL的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及 邯郸市中心医院2016 年 10 月至2018 年 2 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和整体 营养状况主观评估两种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结果显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有2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其分为观察组(100 例)和对照组(100 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结果 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 平均体质指数、平均血红蛋白、平均总蛋白、平均白蛋白、平均前白蛋白以及癌变部位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 值均 > 0.05);经过两周的营养治疗,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但两组的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值均>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8%,明显低于对照 组的发病率 19%(P < 0.05)。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高营养风险会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与肠外营养治疗相比,肠内营养更适于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点.方法 对3例确诊为ALC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LCL临床无特征性改变,病理学组织形态呈多形性,包括不等量的怪异核、马蹄铁或肾形核,其中1例以肉瘤样特征为主.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LCA、CD3、CD4、CD5、CD45Ro、CD30; ALK(2/3)阳性表达;不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5及肌源性、神经源性、上皮源性抗原.结论 ALCL是罕见的胃肠道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无明确临床特征,恶性度高,常被误诊为癌或肉瘤,需要活组织检查及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7.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高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进展期或手术不能切除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患者.虽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容易产生耐药,耐药机制主要有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其中继发性耐药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焦点.通过对继发性耐药机制的研究,可探讨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多层面CT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面CT(MSCT)在胃肠道的检查有特殊的要求。随着性能的提高,MSCT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胃与结肠癌病变的显示、治疗前分期、血管结构的显示、伴发与并发病变的显示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48例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分别按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原发肿瘤部位分组,分析三者与GIST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GIST肿瘤〈5cm组与≥5cm组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GIST的构成比三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Z=4.999,P〈0.001),≥5cm组恶性度较高;不同年龄组肿瘤良恶性差异无显著意义(x^2=9.423,P〉0.05);食管与胃、肠(包括小肠及结直肠)及胃肠道外(肠系膜、网膜和后腹膜)部位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GIST的构成比三者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意义(x^2=15.061,P〈0.01),其中食管与胃GIST多为良性和(或)潜在恶性,而肠和胃肠道外者以恶性多见(Z=3.127。P〈0.01)。结论肿瘤大小是预示GIST恶性度的可靠指标,胃、小肠及胃肠道外腹腔内是GIST最常见的原发部位,GIST的良恶性与原发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的饮食现状和消化道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不同食物类别对妇科肿瘤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食物摄入频率调查表、肠道症状发生频率表),调查 383例妇科肿瘤患者和 344例健康女性的饮食现状和消化道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383例妇科肿瘤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包括慢性便秘 137例 (35.77%)、腹泻219例(57.18%)、肠胀气153例(39.95%)、慢性溃疡95例(24.80%)和出血性症状78例(20.37%),高于健康女性。 妇科肿瘤患者的饮食类型主要为蔬菜、水果、谷类、豆类、畜禽肉类、蛋类6类,并且在食用频率上与健康女性存在显著差异(P< 0.001)。不同食物类别与消化道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01)。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经放疗后出现的消化道症状较为普 遍,以腹泻最为显著。不同食物类型对消化道症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已研发了大量的靶向治疗药物并进入了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各期临床试验均证实,以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着更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Optimal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 after induction therapy is unclear. Whole-brain radiotherapy and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arry increased toxicity in patients older than 60 years of age, which might outweigh the benefits in this group. Temozolomide (TMZ) has established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other disease states, with a favorable toxicity profile.Patients and MethodsWe report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in a series of 10 patients treated off-label with TMZ maintenance after completion of R-MPV (rituximab, methotrexate, procarbazine and vincristine) treatment for or primary diagnosed PCNSL.Results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as 57 months, 2-year PFS was 67%, and 5-year PFS was 33%.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63 months, 2-year OS was 88%, and 5-year OS was 57%. TMZ was generally well tolerated, with the most common toxicity of Grade 3 or higher being thrombocytopenia in 3 patients (30%).ConclusionThese outcomes suggest that TMZ might have activity for maintenan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CNSL, when more aggressive treatments are contraindicat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患者生存情况以及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具有完整病理及随访资料的132例原发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 132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22个月(1~83个月),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9%、96%、92%.肿瘤位于贲门19例(14.4%),胃底34例(25.8%),胃大弯38例(28.8%),胃小弯38例(28.8%),胃窦3例(2.3%).其中CD117+116例(87.9%),CD34+119例(90.2%),Ki-67+ 51例(38.6%).按照Fletcher分级,极低生物学风险者10例(7.6%),低风险者34例(25.8%),中风险者14例(10.6%),高风险者74例(56.1%).Fletcher风险分级极低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均为100%,低风险患者均为97%,中风险患者均为92%,高风险患者分别为96%、8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完全切除+伊马替尼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均为100%,完全切除未服用伊马替尼组患者均为99%,非完全切除+伊马替尼组患者分别为89%、6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解剖分区的胃间质瘤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解剖部位的胃间质瘤患者预后无明显不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和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预警蛋白质(LGT)多肽谱指纹的峰型和丰度对判断胃肠道癌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接受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技术检测的61例患者进行生存期与死亡时间的调查,并根据SELDI检测所获得的指纹图,以LGT指纹存在与否,分为无峰组、单峰组、双峰组、三峰及多峰组。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四组中死亡风险最大的状态。结果胃肠道癌患者经SELDI技术检测所获取的指纹图中,LGT呈阴性表达者,死亡风险低于单、双峰组,远低于三峰和多峰组。LGT三峰和多峰组死亡风险远高于单、双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ELDI技术检测胃肠道癌患者的血清LGT,出现三峰和多峰表达,提示病情即将恶化,该指纹标识为LGT阳性指标;单、双峰为疑似指标;LGT指纹阴性表达者,近期预后良好,死亡风险极低。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黏膜炎(GIM)是癌症患者进行化疗、放疗时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对黏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诸多用于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和循证医学的原则,MASCC/ISOO的黏膜炎研究组制定了预防、治疗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6.
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降解程序,参与维持细胞稳定.在胃肠道肿瘤早期阶段,自噬清除毒性损伤以对抗肿瘤进展;而肿瘤进展期则呈现细胞杀伤与细胞保护的两面性.在自噬与细胞凋亡之间亦存在拮抗与协同的双重作用.合理调控自噬有可能成为胃肠道肿瘤预防或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Claudins是一种表达于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研究发现其异常表达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有关.Claudim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1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PGI-DLBCL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中位发病年龄48岁(16~80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恶心、呕吐等;原发于胃29例(56.86%),小肠15例(29.41%),结肠4例(7.84%),直肠1例(1.90%),混合部位2例(3.92%).包块直径≥10 cm患者13例(25.49%).24例(47.06%)肿瘤细胞来源于生发中心(GCB),27例(52.94%)来源于非生发中心(non-GCB).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来源、原发部位(胃或肠道)和大包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Lugano分期Ⅲ~Ⅳ期、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和CA125增高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Lugano分期Ⅰ~ⅡE期、LDH正常、IPI评分0~2分和CA125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同单纯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 Lugano分期、IPI评分、LDH增高、CA125增高对于预测PGI-DLBCL患者的生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胃肠间质瘤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s)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胃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学做对照。结果26例GISTs中,位于小肠10例,胃8例,大肠6例,肠系膜和网膜各1例。其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学表现如下:(1)肿块多为外生性生长(19例, 73.1%),边缘光整,压迫邻近结构,肿瘤直径为5.1-23.5 cm,平均直径(11.6±5.9)cm;(2)肿块内部密度或信号不均匀,瘤内见坏死21例(80.8%),出血15例(57.7%),钙化3例(11.5%);(3)在增强后的CT和MRI图像上,不均匀强化者21例(80.8%),表现为肿块周边及内部斑片样强化,并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12例;均匀强化5例(19.2%);(4)远处转移见于肝(7例)和腹膜(4例),但不伴淋巴结转移;(5)病理学:梭形细胞型18例(69.2%),上皮细胞型6例(23.1%),混合型2例(7.7%);免疫组化染色:26例患者CD117全部阳性,22例患者CD34阳性。结论胃肠间质瘤典型特征为外生性生长,体积较大,瘤内可见条状血管影、出血和坏死;转移多见于肝和腹膜,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以梭形细胞型最多见,其次为上皮细胞型。CT和MRI是诊断GISTs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