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的吸痰装置是用玻璃接头连接橡胶管与吸痰管。吸痰完毕后将玻璃接头插入固定在床头栏的装有消毒液的玻璃瓶中浸泡备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临床上采用一次性使用连接管连接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一次性使用连接管每天更换1次。我院自2004年1月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空筒替代玻璃瓶盛放连接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李静  王荃  吴利群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1001-1001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长期需要吸痰的病人,由于吸痰管玻璃接头长期与吸痰管连接,容易造成污染,如果每次吸完痰拔除吸痰装置,又容易损坏吸引接头。为此,我科对80例长期吸痰患者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的方法进行吸痰,取得满意效果。1方法取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护理中,长期需要吸痰的病人,每次给病人吸完痰,分离玻璃接头前端无菌吸痰管后,其玻璃接头仍然长期连接吸引装置硅胶管,不方便放置,容易造成污染,且容易损坏玻璃接头。我科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连接吸完痰分离玻璃接头,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ICU机械通气患儿多,需要频繁给危重患儿吸痰.由于吸痰器连接管末端需连接玻璃接头,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玻璃接头摔碎的现象,给工作带来不便,甚至可能会给患儿带来伤害.另外,玻璃接头暴露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尝试利用使用过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预防吸痰器连接管末端的玻璃接头被打碎,每24h可更换1次,杜绝污染.此方法美观、方便,可行性很好.经200例监护室危重患儿的临床使用,效果显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吸氧、吸痰是常见的急救操作,临床上一直采用玻璃接头作为吸氧、吸痰的连接管,接口处有可能出现不紧密、不相匹配、不密封或漏气的现象.我科自行设计连接管接头,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于2008年12月开始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两种方法各使用46例次,发现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施源 《山西护理杂志》2011,(6):1495-1495
吸痰是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其吸痰管与吸痰装置由一个玻璃接头连接。连接管需每次使用后浸泡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7.
临床常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试管作为静脉采血所用的负压真空试管,除此作用外,我科还利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干燥试管橡胶帽保护吸痰连接管接头。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试管与橡胶帽分离,将吸痰连接管接头  相似文献   

8.
陈黎 《中国临床护理》2010,2(3):236-23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吸痰器使用完后,一次性吸痰管被丢掉,吸痰器清洗消毒处理后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吸痰管连接管接头暴露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要求。以往采用的是用无菌纱布包扎接头处,但纱布易污染,同时易脱落。因此,笔者采用消毒后的橡皮管套在连接管接头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吸痰是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其吸痰管与吸痰装置由一个玻璃接头连接.连接管需每次使用后浸泡消毒处理.吸痰管是一次性的,一用一更换.而玻璃接头为两端细小、中间稍大的玻璃管腔结构,不易消毒处理.若消毒处理不彻底,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何春梅  刘航  何蓉 《护理学报》2019,26(8):76-78
目的 通过研制吸痰连接管收纳装置应用于临床,达到规范临床吸痰连接管的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5个病区使用中的吸痰装置,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应用吸痰连接管收纳装置前后的效果,包括吸痰连接管的规范管理及连接管接头处细菌菌落计数情况。结果 应用研制的吸痰连接管收纳装置后,吸痰连接管得到了统一规范管理,连接管接头处细菌菌落计数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研制的吸痰连接管收纳装置解决了医学临床中吸痰连接管收纳问题,规避了吸痰连接管因置于空气中而引起细菌超标的情况,使得吸痰连接管更加洁净,收纳更加方便,利于操作。  相似文献   

11.
张琳  金艾黎  翁媛英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127-1128
研制一种吸痰连接管保护套,解决了吸痰连接管接头安全放置的难题。经临床应用,该吸痰连接管保护套是一种有效的吸痰连接管干燥保存用具,符合无菌技术要求,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操作简便、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工作中发现婴幼儿吸痰管较细,而普通玻璃连接管易破坏且较吸痰管粗,吸痰时不易操作,连接后易滑脱。为了给护理人员在婴幼儿吸痰的操作中提供更多的方便,我们巧用了剩余的排气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发现1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外筒经过剪切制作后,完全可以代替以往的玻璃吸痰器接头,应用于临床效果很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取l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外筒作材料,在无菌操作下,用剪刀在lml刻度处剪断,同时剪掉乳头,留下的部分外筒即为简易的吸痰器接头。穴见图1雪2使用方法将在无菌操作下制作的简易吸痰器接头断面一端插入吸痰器的橡皮管内,衔接处用胶布缠绕固定;另一端与吸痰管连接即可吸痰。吸痰操作完毕,把该接头插入盛有1:200的8.4消毒溶液瓶中浸泡消毒备用。3优点以往都是采用设备科从厂家购买来的玻璃接头。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玻璃接头一不小心就会落地摔破,且非常难于拔出。更换缺损的玻璃接头时很容易划破手指,造成误伤。由于内孔太小,清洁起来不方便,浸泡消毒效果差。经常更换,增加支出。尤其在抢救病人时,如果玻璃接头一旦摔破缺损,吸痰管无法及时与之连接,延误了抢救时机,病人的痰液堵塞,将会造成窒息死亡。改用简易的吸痰器接头后,我们察觉这种接头不但摔不破还极易拔出;它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完毕,灭菌效果达标。价格便宜,制作简单,节省了医院开支;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拉动吸痰器的过程中,因为接头不可能损坏,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安全的吸痰器接管保存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传统方法将接管置于装消毒液的玻璃瓶内;改良法将1根无菌吸痰管固定在吸引器或床头的适当位置,接头端游离,吸痰完毕后将玻璃接管接在该吸痰管的游离接头上.同一个患者用同一个吸痰器,2种接管保存方法每24 h交替进行.比较2种方法的接管滑脱污染次数,分别在玻璃接管、消毒液瓶,吸痰管接头上取样做细菌培养并做比较.结果 2种方法接管滑脱污染次数,玻璃接管、消毒液瓶、吸痰管接头菌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吸痰管固定和保护吸痰器接管,优于传统的将接管置于装消毒液的玻璃瓶内,此方法简便安全,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直接连接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以下简称吸痰管、吸引连接管)备用在吸痰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吸痰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吸引连接管连续使用,每次吸痰后更换吸痰管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每次吸痰后将吸引连接管管口端(连接吸痰管部分)浸泡在"84"消毒液瓶内备用。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成本损耗,观察组吸引连接管使用不同天数的细菌培养结果,连接备用的吸痰管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两组操作时间、成本损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连续使用1d~7d及7d以上的吸引连接管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接备用的吸痰管病人端细菌菌落数为0。[结论]吸痰病人采用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管备用切实可行,省时省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84"消毒液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李风清 《现代护理》2004,10(8):774-774
吸痰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但在吸痰操作中 ,因无菌吸痰盒 ,消毒吸痰管液 ,浸泡吸痰管桶 ,浸泡消毒镊子瓶 ,化痰液 ,吸引器连接管 ,玻璃接头等的分离放置在床边 ,使用不便 ,影响吸痰操作 ,同时也存在污染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对原有的吸痰装置进行改进 ,经 6个月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取 1.5cm厚木制板 7块 ,其中 5 8cm× 2 4 .5cm 1块 ,5 8cm× 17.5cm 1块 ,5 8cm× 14 .5cm 1块 ,5 8cm× 6cm 1块 ,14cm× 6cm 1块 ,2 4 .5cm× 16 .5cm 2块。 2mm厚三合板34cm× 16 .5cm 1块 ,2mm厚铁皮 2…  相似文献   

17.
吴黎华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878-878
在重症病人治疗中,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往往需要进行吸痰,吸痰管的接头一直无固定安放的好方法,传统的就是在床头系一支玻璃消毒试管暂时放置,有的就直接插在一个瓶子里,还有的直接放在床底下的瓶子里,这些方法都不符合保持无菌清洁状态,给病人带来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按预防医院内感染原则,我们针对此情况,设计了吸痰接头保护固定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邓永梅  胡云香  田洁  陶红艳 《护理研究》2011,25(34):3144-3146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直接连接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以下简称吸痰管、吸引连接管)备用在吸痰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吸痰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吸引连接管连续使用,每次吸痰后更换吸痰管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每次吸痰后将吸引连接管管口端(连接吸痰管部分)浸泡在"84"消毒液瓶内备用。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成本损耗,观察组吸引连接管使用不同天数的细菌培养结果,连接备用的吸痰管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两组操作时间、成本损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连续使用1d~7d及7d以上的吸引连接管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接备用的吸痰管病人端细菌菌落数为0。[结论]吸痰病人采用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管备用切实可行,省时省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84"消毒液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吸痰连接管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对40例需吸痰患者吸痰连接管(各20份样本)分别采用传统消毒法与改良消毒法。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两种消毒方法吸痰连接管消毒后第1-7d细菌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结论改良吸痰连接管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其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而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节约患者住院成本,优化了护理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报道一种新型计量吸痰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根据吸痰的力学及材料学原理,设计一种新型计量吸痰器:包括计量筒、入口端连接管、出口端连接管、侧孔。使用时将计量吸痰器连接于一次性吸痰管上,吸痰完毕待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后再行管道冲洗,以备2次使用。经临床使用,认为该装置能准确计量每次吸引痰液量,效果良好,操作方便,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