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任娟  孙兴  阮佳  谭镭  詹雁  徐超群 《中草药》2018,49(17):4038-4044
目的制备马甲子总三萜固体分散体(TTPR-SD)并考察其溶出性能。方法以马甲子素和白桦脂酸的溶出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载体材料和不同制备方法对TTPR-SD中药物溶出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ay)分析药物的存在状态。结果采用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PVPK30为载体,药物/载体比例为1∶5,超声10 min,磁力搅拌温度80℃时,马甲子素和白桦脂酸在60 min的累积溶出率分别达到89.19%和80.49%;马甲子总三萜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PVPK30中,与载体以氢键的形式结合。结论马甲子总三萜制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其溶出性能。  相似文献   

2.
武蕊娟  宋联强  谭镭  詹雁  阮佳  徐超群 《中草药》2015,46(19):2834-2838
目的研究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的化学成分。方法马甲子乙醇提取物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MTT法对新化合物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从马甲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和2α,27-二反式对羟基肉桂酰氧基白桦脂酸(2)。化合物2对HepG-2细胞和He La细胞的IC50分别为20.34、14.83μmol/L。结论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马甲子素,属于白桦脂酸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化合物2表现出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9,(5)
目的测定马甲子总三萜中马甲子素、白桦脂酸的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饱和法测定2种成分在蒸馏水、40%乙醇、75%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乙腈、乙酸乙酯、正辛醇、0.5%吐温-80、0.5%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溶解度,摇瓶法测定两者在正辛醇-水、磷酸盐溶液、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pH值2.5、3、4、5、6、7、8)。结果马甲子素、白桦脂酸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在蒸馏水中,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也可提高两者溶解度。2种成分在不同pH值下的油水分配系数(lgP值)分别为812.83~1 412.54(2.91~3.15)、90.45~135.34(1.96~2.13)。结论马甲子总三萜中马甲子素、白桦脂酸为亲脂性成分,可用于胃肠道药物吸收。  相似文献   

4.
赖玲  杨昕  杨光  吴孔弦 《中草药》2006,37(4):532-534
目的优化酸枣仁中白桦脂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白桦脂酸和干浸膏得率为检测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白桦脂酸测定。结果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物中白桦脂酸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3倍量95%乙醇热回流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马鹿茸多肽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乙醇醇沉前药液相对浓度、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三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鹿茸粒度80~100目,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每次20 min;乙醇沉淀工艺为药液相对浓度0.5 g·m L-1(生药)、乙醇浓度65%、醇沉时间4 h。结论:经过验证实试验该马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白桦脂酸醇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白桦脂酸醇质体的处方工艺参数,考察醇质体作为白桦脂酸经皮给药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白桦脂酸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白桦脂酸和磷脂的质量比、磷酸盐缓冲液pH和乙醇体积分数对白桦脂酸醇质体处方工艺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径分析仪考察白桦脂酸醇质体的形态及粒径分布,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经皮给药特性,并与脂质体和10%异丙醇溶液比较。运用HPLC测定白桦脂酸含量,检测波长207nm,流动相乙腈-0.1%冰乙酸(70∶30)。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磷脂与白桦脂酸的质量比19∶1,磷酸盐缓冲液pH 7.4,乙醇体积分数30%;醇质体粒径94.3 nm,包封率86.3%;白桦脂酸醇质体12 h的累积经皮渗透量(108.33±10.26)μg·cm-2,分别是脂质体和10%异丙醇饱和溶液2.12倍和5.98倍。结论:醇质体作为经皮给药载体,能明显促进白桦脂酸的经皮渗透,效果优于脂质体,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及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柴胡消瘿颗粒的醇提工艺,为该制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干膏率和芍药苷、橙皮苷、柴胡皂苷a及柴胡皂苷d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醇提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柴胡皂苷类成分的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10 min,10%~25%A;10~25 min,25%~35%A;25~33 min,35%~45%A;33~50 min,45%A;50~55 min,45%~10%A),检测波长210 nm;芍药苷与橙皮苷的流动相乙腈-0.2%乙酸(15∶85),检测波长分别为230,283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干膏率35.98%,干膏中芍药苷、橙皮苷、柴胡皂苷a+d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944%,1.543%,0.08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为柴胡消瘿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2):346-347
目的:筛选优化马鹿茸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原料药材脱脂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比较超声与水煎煮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鹿茸脱脂后粒度80~100目,超声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8,每次40 min。结论:经过验证该马鹿茸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合理、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清燥救肺汤的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苦杏仁苷、绿原酸、甘草酸含量及得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经综合评分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工艺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3种指标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程序(0~50 min,207 nm;50~100 min,237 nm),柱温30 ℃,流速1.0 mL·min-1,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5%~10%A;30~55 min,10%~20%A;55~80 min,20%~35%A)。 结果: 清燥救肺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均匀设计法优化丹参中4种活性成分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丹参中迷迭香酸、隐丹参酮、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共4种活性成分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迷迭香酸、隐丹参酮、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对丹参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优选提取工艺条件。利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流动相甲醇(A)-0.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3 min,30%A;3~5 min,30%~40%A;5~13 min,40%A;13~20 min,40%~58%A;20~22 min,58%~75%A;22~24 min,75%A;24~50 min,75%~85%A),检测波长286 nm(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和268 nm(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200 mL·g-1,提取时间10 min;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提取量分别为0.33,11.19,0.63,0.59 g·g-1,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加热回流法相比,活性成分提取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该超声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时间短、低毒、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车叶草苷为指标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检测波长548 nm。以浸膏得率和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总环烯醚萜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8,提取时间2 h,提取数2次。总环烯醚萜苷质量分数22.85%。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为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白花蛇舌草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及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提取量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利用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采用 HPLC-DAD测定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4倍量73%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平均提取量分别为2.529,0.435,0.215 mg·g-1,总评"归一值"实测值0.922 7与预测值偏差-1.24%。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预测准确度高,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制川乌白芍合煎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微波法提取制川乌配伍白芍中有效成分乌头总生物碱和芍药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法,优选出65%乙醇为提取溶媒,进一步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4个因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总生物碱,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并以其量及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以65%乙醇为提取溶媒,在微波功率800 W,微波辐射时间为0.5 h,固液比为1∶10时乌头总生物碱和芍药苷的提取量最高且浸膏得率最低。结论微波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此方法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结合引喘试验优化三子方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三子方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豚鼠组胺引喘试验比较水煎煮法和乙醇回流法对三子方药效的影响;以芥子碱硫氰酸盐、迷迭香酸提取量及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三子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合豚鼠组胺引喘药效试验验证最佳工艺。结果: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芥子碱硫氰酸盐、迷迭香酸提取量分别为7.26,5.63 mg·g-1。结论:结合药效学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三子方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王雪  焦连庆  于敏  尹春梅 《中草药》2015,46(7):998-1001
目的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五味子与丹参混合醇提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通过DAD检测器优选最佳测定波长。方法单独和混合提取采用90%、70%、50%乙醇回流提取。优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DAD检测器进行检测,综合加权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混合提取五味子和丹参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比单独提取更高;最佳工艺参数为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溶剂倍数为8倍量,每次1.5 h。结论五味子与丹参混合提取工艺简单、可行,有效成分提取率更高。不同物质同时测定时采用不同波长可有效消除干扰,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Box-Behnken设计优化黄芩超高压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选黄芩的超高压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压力、提取次数、液固比等因素对黄芩超高压提取工艺的影响;Box-Behnken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压力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2%,提取压力100 MPa,液固比100∶1,提取时间10 s,黄芩苷提取率102.65 mg.g-1。结论:优选的工艺提取率高、提取温度低、耗时短、能耗少,适用于黄芩的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秋鼠曲草花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槲皮素和芹菜素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式、料液比、提取次数及乙醇体积分数;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及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加入30倍量6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4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可为秋鼠曲草花部分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提供可靠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吴茱萸中去氢吴茱萸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去氢吴茱萸碱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药材粉碎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去氢吴茱萸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度90目,加18.73倍量65.22%乙醇提取0.82h,去氢吴茱萸碱提取率达6.97 mg·g-1.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吴茱萸中去氢吴茱萸碱提取条件是合理可行的,为吴茱萸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妇舒保凝胶中黄柏、苦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出固率和盐酸小檗碱、苦参碱的得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水煎煮法、乙醇回流法及乙醇渗漉法对黄柏、苦参提取效率的影响;选取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妇舒保凝胶中黄柏、苦参的提取工艺。结果:选择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总生物碱得率约2.47%。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良好,为妇舒保凝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双水相提取红梅消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指标成分,采用超声耦合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红梅消总皂苷,采用线性约束的混料设计,优化双水相体系中硫酸铵、无水乙醇和水的质量分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间的数学模型,预测红梅消总皂苷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优双水相提取条件为硫酸铵11%,无水乙醇37%,水52%;总皂苷提取率3.10%,与预测值3.14%的相对误差-1.27%。结论:线性约束的混料设计适用于双水相提取红梅消总皂苷工艺的优化,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