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教料  胥芳  林佳新  杜辉 《机电工程》2003,20(5):121-122
介绍了水质多参数自动监测仪系统的结构,以及其每个参数测量的原理方法,并对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一般由传声器单元、噪声级分析器和微机 (含软件、打印机等) 组成,用于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测量。噪声统计分析,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测试仪器,在环境监测部门和厂矿企业应用较为广泛。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噪声测量仪器在测量前均应进行校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对噪声自动监测仪的校准,决不能象校准普通声级计那样简单,往往仪器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双路p H在线监测仪的设计方案,该监测仪采用C8051F02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采用算术平均滤波法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了对多路测量信号的采集处理。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解决p H值的非线性、滞后环节问题,完成自动加酸控制。可以通过4~20 m A的标准电流输出和RS485通讯方式传输数据,也可用GPRS,通过因特网把测量数据传到上位机,具有较强的工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基于β射线法的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β射线法的大气颗粒物监测仪是可测量大气中吸入肺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的专用仪器,用户可以交互设置参数进行连续在线测量。介绍了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方法,以期对装备保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环境中铅污染的现状以及现有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检测原理和现状,对国内现有各厂家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臭氧(O3)是城市环境空气中最为重要的二次污染物之一,对臭氧进行自动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要求。在长期使用臭氧自动监测仪过程中,常常可能因为仪器出现问题而影响到空气质量日报,本文以法国ESA公司O342M型O3自动监测仪为例,介绍了紫外光度法臭氧自动监测仪的原理和常见故障的维修。  相似文献   

7.
COD_(Cr)在线监测仪在印染废水污染源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ODCr在线监测仪在印染废水污染源监控中的实际应用.主要通过对市场上应用比较多的COD在线监测仪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的分析,确定了华懋(厦门)织造染整有限公司废水排放口COD在线监测仪的安装类型为CODCr在线监测仪,并通过对CODCr在线监测仪的验收监测工作,肯定了CODCr在线监测仪在实现对印染废水出水在线监控中具有运行稳定、分析速度快、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与实验室测量结果有良好的可比性等优点,适用于印染废水的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8.
表面贴装LED光电参数测试分选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LED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计算出被测LED的色度坐标、纯度、峰值波长以及主波长等参数.测试装置提供与分选装置的通信接口,通过它们之间的通信实现在线测试,并可根据测试的结果和设定值对被测LED进行自动判断分选.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测试速度快,单颗测试时间为100 ms;测试精度高,其中发光强度测量误差小于10%,峰值波长的误差在±1 nm内;主波长为620~760 nm的LED其主波长测量参数误差不大于1 nm,主波长为380~620 nm的LED其主波长测量参数误差不大于0.5 nm,白光的色度坐标误差不大于0.01.系统兼容性好,更换少量配件就可生产不同规格的表面贴装LED.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农田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阐述了其关键技术的设计.实现了在一定范围的农田内,对农作物不同高度的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连续测量和采集,为农作物产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并可实时指导农作物的生产管理,大大降低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臭氧浓度和水汽含量的测量原理.臭氧监测仪MICROTOPS II是测量臭氧浓度、水汽含量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便携式仪器,适用于野外和海上调查.臭氧监测仪为5个波段,其中3个紫外波段监测臭氧浓度,2个红外波段测量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还可监测在1 020 nm红外波段的气溶胶散射光学厚度.  相似文献   

11.
海水重金属元素现场分析仪器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用于海水中痕量重金属在线分析的检测仪器的硬件实现。仪器集成了1个多通道高精度开路电压测量系统和用于溶出伏安法测量的多路恒电位计,仪器内嵌软件可控制仪器自动完成全部测量过程,为全自动在线测量提供完善解决方案。仪器具有精度高、全自动测量、可扩展性好及可靠性高等特点。对完成的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仪器指标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小视场绝对辐射计视场测量及修正项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云三号A星和B星上搭载的太阳辐射监测仪由于视场较大而引入较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风云三号C星太阳辐射监测仪采用小视场绝对辐射计来跟踪太阳测量.本文研究了小视场绝对辐射计视场带来的修正因素.计算了C星太阳辐射监测仪由视场光栏和主光栏确定的视场大小;基于此视场计算值,给出了仪器辐照度测量值随光源入射角变化的理论曲线;并且利用实验室搭建的视场测量装置,对此变化曲线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测量曲线与理论曲线的相对偏差平均为1%~2%,接近测量装置的极限精度,从而验证了视场计算值的准确性.利用计算视场评价了在轨测量时辐射计与冷空间背景的辐射交换修正项,结果显示,小视场会对太阳辐射测量产生2.023 W/m2的冷空间背景修正,相对太阳辐照度测量精度要求,修正项计算标准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 COD在线自动监测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Elox100A 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测量原理、分析流程和主要特点。仪器采用羟基自由基(OH)氧化水中有机物,通过计算电流变化测得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值)。与国标方法进行线性回归校正后,仪器测量值与国际方法测得的CODcr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一种用于测量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的在线尿素自动监测仪,并通过信号传导实现远程监控。该仪器设计包括液路控制模块、化学反应控制模块、光电检测模块、信号处理与自动控制模块。实验表明该仪器达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自动化程度高,可以用于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的自动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15.
在大气污染自动连续监测系统中,飘尘监测仪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大气环境地面自动监测中使用XJC—1型飘尘监测仪较多.根据多年实际应用,对该仪器输出信号保持时间提出一改进措施,现介绍如下. 1.问题的提出 XJC—1型飘尘监测仪的输出电压、电流信号在采用连续工作方式时,保持时间约为5分钟.在采用单次工作方式时,保持时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粉尘浓度的测量要求,分析了光散射法测量原理和优点,根据在现场应用光散射法监测仪进行测量的结果,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与应用效果,以期对提高光散射法监测仪的测量精度和推广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COD在线自动监测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羟基自由基(OH)氧化水中有机物,通过电流变化计算出COD值,并与国标方法进行线性回归比对校正后,仪器测量值与标准方法CODCr值具有较好一致性的新型COD在线自动监测仪。  相似文献   

18.
弓成虎  方伟 《光学精密工程》2010,18(7):1476-1482
介绍了载于FY-3A气象卫星用来监测太阳辐照度变化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IM)的工作原理,描述了该监测仪的系统组成和工作模式。SIM由3台相同的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SIAR)按一定角度排列构成测量三通道,3个通道可单独或同时进行测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查验和校正。分别介绍了太阳辐射监测仪的3种工作模式,即通道自测模式、太阳辐射测量模式和冷空间测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其执行的在轨运行任务进行了分析说明。讨论了程控设计要点与实现,给出了SIM采用各测量模式获得的遥感数据。FY-3A太阳辐射监测仪从2008年6月开始执行在轨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测量模式合理,运控参数有效,全部软件功能均已实现,测量得到的太阳辐照度与同国际同期卫星SORCE/TIM的测量数据在0.2%以内相符。  相似文献   

19.
<正> 红外线监视系统是法国Sopelem SA公司最近研制生产的新产品。该系统工作时,利用两组红外线光束和一套高速电子微型组件完成测量工作。在工件以每分钟通过300件的传送速度情况下,能够连续地对零件进行测量,以监视来自自动加工机床以及进入自动装配线的零件各个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无论是金属或非金属零件均能应用这种系统进行测量。由于该系统是按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列车发电车监测仪的设计.监测仪主要完成发电车电参数的监测,其采集的电参数有发电车3个机组中每个机组的3个电压、3个电流、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设计中要采集的参数比较多,如采用A/D来采集,硬件和软件上都比较复杂.系统中采用了3片电能计量芯片SA9904B对这些电参数进行测量,即满足了系统要求,又简化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数据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