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克服恐惧心理和急躁心理 ,是建立良好歌唱信息的关键 ,其次 ,培养想象能力和表现欲望 ,了解作品风格也是歌唱艺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集音乐、声乐技巧和形体表演等诸多因素为一体,以表达作品思想内涵的综合艺术形式。就声乐教学中作品的艺术表现要素——文学内涵与意境,风格与韵味,声与情,作品分析与处理,舞台表演与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彭捷 《科技资讯》2012,(29):241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由爱好、情感和表现力所构成,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在对学生的教育、感染、激励、启迪等方面上表现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学习声乐的热情,对作品的把握能力以及表现力和感染力,和在演唱作品时的态度,持久力和表现力等方面。本文就声乐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问题所提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代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学习和研究歌唱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规律。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声乐表演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现代声乐表演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方面往往被教师与学生所忽视。为此,笔者对声乐表演时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克服这些阻碍进行日常的心理训练和培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双重特点,对于演唱者的要求也极为苛刻,要求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运用演唱技巧,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融入歌唱作品中,这样才可以使得声乐演唱更加精彩完善。所以为了提高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内涵,演唱者需要对艺术作品的创造背景以及作品风格和作者本身想要体现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全位地去了解作品内容,使得在表演过程中个人情感和演唱技巧得以灵活运用,这样才可以将演唱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该文将对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可对声乐演唱表演者提供新的演唱思路和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表现作品,是高师声乐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分析与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文章认为应从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调式调性、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以及准确把握音乐形象和演唱风格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如何克服跨栏跑时的恐惧心理是跨栏跑教学中令师生头痛的一大难点。本文主要从跨栏跑恐惧心理的成因着手探讨克服恐惧心理的干预措施,旨在为跨栏跑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声乐学习中的"注意"心理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阐述了声乐学习中"注意"心理的特征及其表现,阐明了这一心理活动在声乐学习和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培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7,(5):110-113
声乐表演既包含对音乐作品的掌握,又需要通过歌唱去展现音乐作品。对作者思想情感和创作背景的理解、对乐谱的把握、对舞台上表演的控制以及对紧张心理的克服等都显得尤为重要。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把握好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并充分的把它运用到舞台实践当中去,是声乐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能力,是声乐教学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声乐表演活动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分枝,它是联结声乐作品、声乐表演者、音乐欣赏者的桥梁。本文主要探讨声乐表演活动的主客关系,让我们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声乐表演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并服务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和声乐表演活动。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20,(3):79-81
作为新古典民歌代表作之一,《牡丹亭》带有显著的新古典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融合了传统戏曲唱腔、民族唱法和流行说唱等元素,广受大众欢迎。基于此,本文在把握新古典声乐作品内涵及风格特点基础上,结合《牡丹亭》创作背景对作品艺术处理与声乐表现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新古典声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声乐演唱是一门集声音、情感、表演为一体的艺术。良好的嗓音条件、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文化艺术综合素质等都是声乐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文章对声乐学习者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能很好地表达声乐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和所要求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周莹 《科技信息》2007,(23):205
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是一种由音乐与诗歌结合形成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其特定的组成因素和文学艺术性,因此成为舞台表演,声乐比赛的重要曲目,还是声乐教学中重要的训练内容。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演唱好艺术歌曲的前提,如何结合美声唱法演唱中国的艺术歌曲作品,对我们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其木格 《科技资讯》2012,(14):242-243
所谓的"二度创作"就是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对一首声乐作品而言,词曲作家仅仅完成了铺面的艺术表现,要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用声音和情感准确,传神表现出来,则要依靠表演者的"二度创作"。音乐欣赏者对作品及词曲作家创作意图的理解,正是通过表演者的创造性表演来完成的。因此表演者"二度创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做好"二度创作",首先要了解作品,把握内容;其次,要把握作品的风格;最后,提高修养,增长所需知识,实事求是,一切从演唱者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5.
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声乐演员如何唱好,声乐教师如何教好声乐,他们两个是既有联系,又不完全雷同的领域。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这就为声乐演员与声乐教师的角色转换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歌唱演员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歌唱发声技巧和表现方法、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外,他们还应当在演唱上有完整性。能正确表达作品的内涵、思想感情,具有良好的乐感。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台风和大方,从容的仪表,因为歌唱演员的工作重心在舞台。通过歌曲的“演…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表演艺术中,除了即兴表演以外的所有表演艺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它的出炉需要两道工序:一是创作;二是表演。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学习和运用二度创作,将是声乐表演重要的环节,只有掌握好这一环节,演唱者才能打动观众与听众,声乐演唱的艺术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演员如果能够理解和把握好作者的意图,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个作品就是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作品。因此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艺术的表演环节太重要了。对于声乐艺术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7.
浅谈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科技信息》2007,(21):152-153
声乐演唱中,我们需要在作品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声乐演唱中表现美的动力源泉,它能够促使演唱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素质,更好的促进音乐发展,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演性的高度融合。认识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对我们演绎声乐作品,提高自身音乐修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声乐作为一门艺术,是表演者通过对歌唱语言的运用,将人们心中的情感完美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而声乐课程则是将音乐、情感及语言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追求演唱技术,忽视曲目的艺术性,导致学生在声乐表演中只是进行机械的歌唱,出现艺术与技术脱节的现象。本文就如何正确处理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技艺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演唱者通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作为演唱者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实现"二度创作"的功能,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其前提是准确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关键是正确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而歌唱表演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普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60-162
歌唱能力是歌唱者的重要素质,也是声乐表演想要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一个成熟的歌唱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驾驭声音的能力、处理歌曲的能力、情感表现的能力、心理控制的能力和舞台表演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