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正>1病例患者男性,48岁,主因"呼吸困难1月余,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7年11月1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170/100 mmHg(1 mmHg=0.133kPa),未服药治疗,吸烟史20年,40支/d。无消化性溃疡及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查体:T:36.5℃;P:108次/min;R:20次/min;BP:180/120 mmHg,半卧,双侧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量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点外1 cm,未触及震颤,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8次/min,律齐,心音偏低,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反复剑突下隐痛1月,复发加重20min,于2005年1月31日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反复出现剑突下隐痛,无放射,约1~2d发作一次,持续数分钟至2h可自行缓解,多在活动时出现,伴心悸,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一直按胃炎"治疗。入院前20min,解大便后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伴双肩及双上肢放射痛,急诊入院。入院时检查:T:36.7℃,P:90次/min,R:21次/min,BP:130/6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9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化验检查:血磷酸肌酸激酶(CK):398U/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2U/L,肌钙…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性,49岁,因"持续性胸憋3 h"于2014年2月23日20:23急诊入我科。既往体健,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吸烟30余年,20支/日。入院时:血压95/68 mm Hg(1 mm Hg=0.133kpa),心率57次/min,心律齐,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入院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CK)733.7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7.86 IU/L,Tn-I 2.46 ng/ml;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1岁,因心悸、胸闷10d余,再发1h 于2003年5月20日入院。近10d来,反复于凌晨 出现心慌、胸闷,持续10~30min,可自行缓解。4 d前曾做Holter,示心脏广泛前壁、下壁、外侧壁急 性缺血损伤性改变。1h前上述症状再发,急诊入 院。平素身体健康,无特殊嗜好,有冠心病家族史。 入院体格检查:体温正常,P78次/min,R20次/ min,BP120/80mmHg(1mmHg=0.133kPa),心 界无扩大,HR78次/min,心律齐,心尖部心音低 钝,无病理性杂音,肺、腹等无阳性体征。血常规 示:WBC4.2×109/L,N0.7,L0.3,RBC6.1× 1012/L,Hb132g/L,PLT123×109/L。血清AS…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活动时胸痛1年余,加重半个月"于2011年2月7日入住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有吸烟史30余年,平均吸烟20~40支/日,否认外伤史。查体:血压120/65 mm Hg(1 mm Hg=0.133 k 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区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主因"胸闷3 d"入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无明显胸痛,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每次发作持续约数小时,无头昏、黑曚、晕厥、腹痛等,可平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 Pa),服用缬沙坦、非洛地平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90 mm Hg。神志清,双肺呼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支架术四联抗凝促发大出血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1,女,73岁.因反复胸痛1个月于2006年8月20日人院.入院体检:P 79次/min,BP 100/6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律齐,无杂音.ECG:V1~5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4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10个月、伴活动后气急1个月于1998年11月9日入院。其胸痛、胸闷常于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作,心前区呈压迫紧缩感,每次发作持续5~10min,而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曾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服用Isosorbid、Betaloc等药后仍反复发作,且于近1个月来出现活动后气急。而于1998年11月9日入我院诊治。入院后体检:T36.3℃、P80次/min、R20次/min、BP150/9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胸廓无畸形,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口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例1,男,41岁.因间断胸痛6年,加重8h于1999年7月18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无吸烟史.入院查体:T 36.4℃、P 84/min,R20/min,BP 130/90mmHg.神清语明,自由体位,呼吸平稳.口唇无发绀.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Ⅲ倒置,ST段V5抬高0.1mV;X线胸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心内结构无异常.肌钙蛋白T阴性.初步诊断,胸痛待查,变异型心绞痛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55岁。因"反复胸闷3年余"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良好,无糖尿病史。吸烟20年,每天10支左右;饮酒史10年,每周半斤左右。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6/74 mm Hg(1 mm Hg=0.133 k Pa),中等体型,自动体位,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59岁。吸烟多年,每日5~6支。高血压、高脂血症2年,未正规诊治。本次因"反复心前区不适,加重1周"就诊我院。心前区不适症状与劳累、休息无关,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8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4/66mm Hg(1mm Hg=0.133k Pa),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心前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胸闷待查: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9岁,因“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2周”于2006年12月4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既往长期大量吸烟史,20~30支/d,约40余年,脑梗死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入院时体查:T36.4℃BP120/68mm Hg(1mm Hg=0.133kPa),RR18次/min HR72次/min,神清,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脐周可触及搏动性包块,无明显压痛,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主动脉全层CTA:腹主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为6cm;心脏彩超:LVEF54%。生化肝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患者于1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主因"突发胸痛4 h"于2015年12月20日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260/110 mmH g(1 mmH g=0.133 kP a),规律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4年,未规律服药,血糖控制情况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69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4/82 mmH 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9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8岁。阵发性胸闷胸痛4年再发半个月入院。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胸痛,以胸骨后明显,呈压榨性,每次持续3~5min可自行缓解,症状间断发作,一直服用尼莫地平、倍他乐克治疗,近半个月来症状发作加重,伴头昏、乏力,无心悸气促遂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现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体检:T36.4℃,R16次/min,P52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无音,心律齐,无杂音,心率52次/min,心界无扩大,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Ⅱ、Ⅲ、aVF、V2~6T波倒置,V5、V6ST段压低0.1mV。入院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见图1:…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于2013年3月18日15:00突发心前区闷痛,向后背及左上肢放散,伴出汗,无明显胸闷、气短,每间隔15 min含服速效救心丸(10粒/次),共3次,持续1 h后缓解,未就诊。次日4:10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再次含服速效救心丸持续数分钟未见明显缓解,无恶心、呕吐、黑矇及晕厥症状,并于2013年3月20日9:30入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既往高血压病史6个月,最高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报告 患者:男,51岁,因咳嗽、咯血伴劳累后心悸气短1个月.于2004年1月3日早就诊.查体:T36.8℃,P 92次/min,R 20次/min,BP 150/90-mmHg,体型肥胖,口唇无发绀,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音强弱不等,律不齐,与脉率不一致,心率:98次/min,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7.
患者 60岁,男性,因"突发胸骨后疼痛3 h"于2006年10月15日11时30分入院.该患者入院前3 h无诱因突发剧烈胸骨后闷痛伴大汗,面色苍白,伴一过性意识障碍.门诊测血压80/60 mm Hg,予多巴胺静脉滴注后收入病房.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心绞痛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30余年,每日吸烟20~30支;饮酒史30年,每日250 g;无阳性家族史.入院时查体:血压90/60 mm Hg(多巴胺静脉滴注状态下),脉搏64次/min,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双肺无啰音,心率64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胸闷、胸痛4个月余"于2015年4月29日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2014年12月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休息10 min后缓解,经当地医院以食管炎治疗无效,具体用药不详。入院前1个月发病频繁。既往吸烟史20年(20支/d),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平时无服药史。2015年4月29日入院,体格检查示: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以"胸痛2 h"为主诉入院。入院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感,活动时加重,伴出汗、乏力,持续不缓解,遂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90mm Hg(1 mm Hg=0.133 k Pa),急性病容,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min,律齐,  相似文献   

20.
王明新  刘艳  薛霞  陈原  蒋敏  党从莉 《心脏杂志》2008,20(1):123-124
1 对象和方法 患者,男,60岁,因心悸2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平均为130次/min,脉律不齐,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界向左下增大,心率14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低钝.心电图示:心房纤颤、ST段在Ⅱ、Ⅲ、aVF压低>0.1 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