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冬  王文献  文利  邹利光  孙清荣  戴书华 《肿瘤》2004,24(2):170-172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MRI定量指标与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2例,计算下列MRI定量指标:T1WI、T2WI上的相对信号强度(RSk)、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IGd)及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标记PCNA,对照MRI定量参数与PCNA标记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组与偏良性组之间,上述MRI定量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IGd)及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与PCNA呈正相关.结论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OGd)及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可以较好地反应星形细胞瘤的PCNA表达强弱和病理级别.  相似文献   

2.
人星形细胞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和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星形细胞瘤石蜡包埋病理切片.结果:VEGF在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程度不同,随组织级别增加,表达增强.VEGF高表达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低表达组.结论:VEGF与星形细胞瘤生长及恶性进展关系密切,VEGF高表达与高龄有关,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长、预后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2例脑星形细胞瘤瘤组织中VEGF表达、MVD ,并分析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病理分级、临床预后等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 (r=0 .6 3,P <0 .0 1)。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越高 ,VEGF表达越强 (P <0 .0 5 ,0 .0 1)。瘤周水肿越重 ,VEGF表达也越强 (P <0 .0 5 ,0 .0 1)。VEGF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大小、发生部位及男女性别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其血管生成、预后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PCNA、nm2 3 H1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MRI征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随诊资料完整和病理诊断明确的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术后行放射治疗的 5 2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组织切片中PCNA及nm2 3 H1表达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星形细胞瘤PC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级别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肿瘤组织的PCNA表达与瘤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CNA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 ,且PCNA表达与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中增强程度、最大横截面直径、信号不均匀性及瘤周水肿均明显相关 (P <0 .0 5 )。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中 ,nm2 3 H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与瘤周正常组织的表达有差异。PCNA表达与nm2 3 H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级和PCNA表达水平。结论 PCNA表达水平可反映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可间接推断瘤体的生物学特征和影像学表现 ,PCNA表达与病理分级结合 ,可作为有价值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HIF-1α、VEGF、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3例正常脑组织中HIF-1α、 VEGF、EphB4/ephrinB2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IF-1α、VEGF、EphB4/ephrinB2蛋白在星形细胞瘤表达水平及MVDs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大小无关.HIF-1α、VEGF、EphB4/ephrinB2两两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 VEGF、EphB4/ephrinB2过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关系密切,可能成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肿瘤的GFAP、Vim和MDR-1、EGF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101例颅内星形细胞肿瘤进行GFAP、Vim、和MDR-1、EGFR免疫组化标记,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标记能帮助区别星形细胞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FAP表达减弱,而Vim、MDR-1、EGFR的表达增强,恶性程度增加,术后生存率低(P<0.005).结论免疫组化标记对星形细胞肿瘤术后化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间变性和肥胖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更具恶性,易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uPA和VEGF在 6 4例星形细胞瘤、4例垂体腺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6 4例星形细胞瘤中均有uPA和VEGF的表达 ,且随恶性程度的升高 ,其表达也随之升高。在垂体腺瘤中低度表达 ,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uPA和VEGF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 .92 )。结论 uPA和VEGF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侵袭性和血管的生成等有关。uPA和VEGF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具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VX2肿瘤模型,研究大鼠脾VX2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上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SPIO在大鼠脾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只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静脉注射SPIO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采用T1WI(450/12 ms )和T2WI(4 000/128 ms ).结果:平扫SET1WI上肿瘤-脾脏的对比噪声比极差,所有病灶均不能很好显示.SPIO增强T2WI上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为55.04%;脾脏VX2肿瘤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PSIL为0.87%,与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79,P<0.001.脾VX2肿瘤的CNR较增强前显著提高,t= 6.963,P<0.001.结论:SPIO增强T1WI 上正常脾实质与VX2肿瘤组织的对比差,病灶的检出率低,不利于描述病灶的特征.SPIO增强T2WI 上脾脏-肿瘤的对比显著,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改善了病灶影像学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为星形细胞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脑组织、低(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CD105和VEGF、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组织中CD105标染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和VEGF、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和正常脑组织,P<0.01。高级星形细胞瘤CD105-MVD和VEGF、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低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VEGF高表达组及TGF-β1高表达组CD105-MVD显著高于低表达和阴性组(P<0.05),低表达组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TGF-β1与VEGF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CD105、VEGF与TGF-β1联合检测是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有价值的指标,以三者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将为星形细胞瘤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室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总结其MRI、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22例中室管膜瘤7例,脉络丛乳头状瘤、髓母细胞瘤各4例,生殖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下瘤各1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各2例.男性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发生于侧脑室最多,透明隔病变最少. 脉络丛乳头状瘤仅见于侧脑室内、室管膜瘤第四脑室多见、生殖细胞瘤蝶鞍多见、脑膜瘤侧脑室三角区多见,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室间孔区多见. MRI大部分肿瘤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钙化囊变多见,出血少见;几乎都有脑积水、半数发生脑水肿.结论 脑室内肿瘤有其临床症状特点及影像学征象,MRI及CT对脑室内肿瘤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o T  Wang J  Jiang X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5):377-37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资料完整的直肠癌术后疑复发而行MRI检查的病例34例,应用标准SE序列,行轴位T1WI、T2WI及矢状位T1WI序列扫描盆腔。2例行静脉GdDTPA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复发27例,主要表现为骶前及会阴区肿物,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矢状位T1WI骶前脂肪间隙不连续或消失。复发肿瘤侵犯膀胱8例,侵犯前列腺6例,明确骶尾骨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肿大3例。34例中,7例未见复发。结论MRI对发现直肠癌术后复发并确定病变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沈君  梁碧玲  陈健宇 《癌症》2001,20(6):638-64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conance imaging,MRI) 在评价骨髓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定性定量分析78例正常人群、44例骨髓病变患者(15例白血病、13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6例增生性贫血)的脊柱MRI汲骨髓穿刺、外周血检查资料,并将MRI定量资料与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骨髓穿刺或活检证实。结果:①白血病及淋巴瘤T1加权像(T1-weigted imaging,T1WI)低信号多于增生性贫血及正常人群(P<0.05),T2加权像(T2-weigted imaging,T2WI)高信号多于增生性贫血及正常人群(P<0.05);正常人群、白血病、淋巴瘤强化无差异(P>0.05);白血病弥漫性浸润多于淋巴瘤(P=0.000)。②T1WI白血病及淋巴瘤骨髓肌肉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 on T1WI,SIR1)低于增生性贫血及正常人群(P<0.05)。③增生性贫血SIR1与粒细胞和红细胞之比呈正相关(P=0.006),与骨髓中红细胞比例负相关(P=0.008);白血病SIR1与骨髓幼稚细胞比例负相关(P=0.048)。结论:MRI可显示脊柱红骨髓的分布;MRI定性分析可区分良、恶性骨髓病变;定量分析SIR1诊断价值有限;SIR1可评价增生性贫血的贫血程度,粗略预测白血病的瘤负荷。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干和脊髓损伤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ng T  Liang BL  Huang SQ  Xie BK  Ding ZX  Shen J 《癌症》2005,24(3):357-361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脑干和颈髓放射性损伤的诊断相当重要。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用于诊断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已有较多报道,但脑干和颈髓放射性损伤的MRI表现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鼻咽癌放疗后脑干和颈髓放射性损伤的MRI特征。方法:对6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6个月至5年内进行了MRI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T1-weightedimage(T1WI)、T2-weightedimage(T2WI)、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FLAIR);所有患者均做了MRI增强扫描。结果:6例为颈髓放射性损伤;54例为脑干放射性损伤,其中脑桥20例,桥脑基底部与延髓上段26例,中脑受累3例,延髓5例。病灶在MRI上T1WI表现为等信号和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者11例(18.3%),强化者49例(81.7%)。强化者有2种强化形式:均匀斑片状强化(21例,42.9%)和不均匀的既有环形又有斑片状的强化(28例,57.1%)。结论: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干和脊髓放射性损伤的病灶,结合病史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菲立磁增强MR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怀疑有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常规MR或CT检查诊断困难的患者行菲立磁增强MR检查.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增强前后T1WI及T2WI图像上病灶信号强度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其变化的显著性.结果:增强后肝脏实质T2WI信号明显降低,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变化不同.病变的检出量增加,显示更清楚.结论:菲立磁增强MR检查可明显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明磁共振成像(MRI)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对脑膜瘤与胶质瘤鉴别诊断准确度的评价方法。方法 按设计的统一标准,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胶质瘤或脑膜瘤患者114例,其中脑膜瘤患者50例,胶质瘤患者64例。在入院常规检查基础上,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血清VEGF、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检查。采用协变量(T2WI、VEGF)影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回归分析,完成鉴别诊断准确度评价。结果 VEGF对胶质瘤与脑膜瘤鉴别诊断的准确度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91.34 %;在考虑边缘清晰度等因素后,根据MRI T2WI信号特征,采用MRI与VEGF联合检测的分层鉴别诊断。根据临床意义,MRI检查T2WI为等信号时,VEGF鉴别诊断准确度更高,ROC曲线下面积为97.62 %,而低信号时为90.00 %,高信号时为88.34 %。结论 根据MRI T2WI信号特征联合检测VEGF含量,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可以提高对脑膜瘤与胶质瘤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杨锐  陈晓荣  赵年  闵朋 《现代肿瘤医学》2018,(14):2252-225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 DWI)在肾细胞癌(RCC)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RCC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MRI T1WI与T2WI序列诊断,同时给予DWI序列的ADC值测定与诊断价值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的MRI图像均显示清晰,病理确诊为RCC脑转移40例,RCC 100例。39例RCC脑转移患者的T2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36例T1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78例RCC患者的T2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72例T1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例患者肾实质ADC值是(2.21±0.32)×10-3 mm2/s,同时,患者肾脏实性肿瘤ADC值是(1.54±0.37)×10-3 mm2/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P<0.05);RCC患者的ADC 值为(1.26±0.21)×10-3 mm2/s,RCC脑转移患者的ADC 值为(1.59±0.30)×10-3mm2/s,RCC脑转移的ADC 值明显高于RCC患者(P<0.05)。将阈值设定为1.355×10-3 mm2/s,通过DWI对RCC患者的脑转移进行诊断,得出其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85.0%。结论:在诊断RCC患者的脑转移时,ADC值和DWI可以提供重要依据,两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星形细胞瘤中p53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孔琳  张有望  吴永和  郭小毛 《肿瘤》2002,22(4):315-31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脑脊髓放射性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 3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脑脊髓放射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共发现 4 5个损伤病灶 ,颞叶 30个 (占脑损伤病灶的 70 % ) ,脑干 13个 ,颈段脊髓 2个。其中 6例放射性颞叶损伤无临床症状。CT对颞叶放射性损伤的检出率为 87% ,对脑干损伤的检出率仅 2 9%。放射性颞叶损伤在CT图象上主要表现为指状低密度。MRI检查T1WI图象上放射性脑脊髓损伤均表现为低或等信号 ,T2 WI图象上为高信号或混合信号 ,颞叶损伤可伴有周围指状分布水肿信号 ,86 %病灶有增强效应 ,中间有不增强区。结论 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亦可无症状 ,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结合病史可做出诊断。MRI在诊断脑干、脊膜损伤上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