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75例(106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64膝)和对照组32例(42膝)。对照组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3mL,1次/周,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51.6%,对照组治愈率为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疗效显著,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疗效满意,并且结合注射玻璃酸钠组疗效更佳,证明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骆氏腹诊推拿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骆氏腹诊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状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63.2%,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愈显率48.6%,总有效率70.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后在生存质量各个维度的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三个维度的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健康效用值,均有极显著性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健康效用值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整体的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骆氏腹诊推拿法能显著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赵素萍 《河南中医》2014,(9):1823-182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降低,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行为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患者180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干预.结果:两组实施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综合干预一年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21±0.78)mmol/L、餐后2h血糖(8.09±1.18)mmol/L低与对照组的(7.21±0.98)mmol/L、(8.72±1.21)mmol/L;治疗依从性75.55%高与对照组的47.77%(P〈0.05).结论:说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7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2例)和对照组(362例),观察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则口服奥氮平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PAN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中医综合治疗(口服中药汤剂、针刺双侧足三里及TDP灯照射)。观察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22%,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显效率28.89%,总有效率为75.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能促进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效地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束永新  丁晨云  壮新军 《河南中医》2014,(11):2121-2122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血栓通冻干粉针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针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服用消心痛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脂临床控制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17.3%,51.9%,96.2%)均高于对照组(2.1%,22.9%,4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3.1%)高于对照组(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黏稠度下降明显(P〈0.05),红细胞变性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消心痛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味对胃癌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四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采取四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利于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芪汤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施治。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8%较对照组的69.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21.22%高于对照组的7.3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SF-36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在"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维度积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试验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11.
尤明辉 《河南中医》2014,(9):1818-18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上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9.6%,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在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可缩短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局部封闭联合蠲痹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局部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智滨  王娟  李进龙 《河北中医》2011,33(7):982-983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饮食、运动干预,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痰活血法干预。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5%,对照组总有效率4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干预后2 h PG、TC及T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2 h P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法可明显改善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且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玉妹 《河南中医》2014,(11):2204-2206
目的:观察采用解毒止痛汤联合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解毒止痛汤内服治疗,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科学饮食指导、个体化心理干预、音乐调理、亲情支持等方面。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NRS积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NRS积分分别为(7.01±1.22)、(4.28±0.93);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NRS积分分别为(6.94±1.25)、(1.95±0.81);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疼痛NRS积分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尤为明显,该组患者的疼痛NR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止痛汤联合护理干预癌症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治疗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全组患者均采用一般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明显减轻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孙继彬 《河南中医》2014,(9):1741-174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7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JOA评分则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孙松涛  何勇  翟伟韬  肖涟波 《河南中医》2014,(10):1941-1942
目的:观察益气补血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133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65膝)和对照组58例(68膝),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补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治疗组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4周、术后12周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血汤治疗TKA术后贫血疗效显著,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刘娜 《亚太传统医药》2014,(18):117-118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31±3.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87±4.5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理气健脾消胀方结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