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峰 《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21-22
目的 观察交通心肾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PSQI得分较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的心肾不交型女性更年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针刺神门、三阴交、安眠、照海、申脉、四神聪、心俞、肾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耳针治疗,取耳穴的肾、神门、交感、内分泌,均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及效率,并于治疗前后判定中医证候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睡眠效率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心悸烦躁、疲乏健忘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积分(除疲乏健忘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显效率为32.1%(18/56)、总有效率为82.1%(46/56),治疗组显效率为54.5%(30/55)、总有效率为94.5%(52/5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女性更年期失眠症在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等方面改善明显,比单用体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后,针刺组PSQI得分较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任亚东 《光明中医》2013,28(3):536-537
目的观察针刺申脉、照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13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采用针刺泻申脉补照海,配合耳穴贴压心、肾、神门,辨证后随证配穴;对照组常规选取四神聪、神门、安眠穴为主穴,随证加减配穴。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睡眠障碍改善有效率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86.76%,对照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2.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评定试验组治疗前为16.13±3.32,治疗后为7.76±2.45;对照组治疗前为15.97±3.05,治疗后为10.28±3.01,两组间治疗后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针刺申脉、照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眼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卫健脑针法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调卫健脑组和常规针刺组各100例。调卫健脑组穴取百会、大椎、申脉、照海及耳穴缘中、神门;常规针刺组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均每日针1次,针刺15天。治疗前后统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计分,并评价疗效。结果:调卫健脑组总有效率89.0%(89/100),常规针刺组为65.0%(65/10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卫健脑组PSQI治疗前后差值为-9.15±5.68,常规针刺组为-5.64±5.73,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  相似文献   

6.
《广西中医药》2017,(6):14-17
目的:观察针刺脐环穴结合温针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脐环穴结合温针涌泉穴治疗;对照组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心俞、肾俞穴,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且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脐环穴结合温针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7.
针灸配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加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加耳穴治疗(体针取穴:百会、神门、安眠、四神聪、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耳针取穴:神门、皮质下、心、肝、脾、肾)。对照组20例,采用复方枣仁安神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法与八脉交会配穴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疗效和匹兹堡睡眠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镇静安神法组、八脉交会穴组。镇静安神法组针刺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八脉交会穴组选申脉、照海。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针刺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的变化。结果:镇静安神法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八脉交会穴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两组间比较,镇静安神法组优于八脉交会穴组(P0.05)。结论:"镇静安神法"、八脉交会取穴法均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且"镇静安神法"对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部分指标的改善优于八脉交会取穴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64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百会、四神聪、内关、神门、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30 min/次,1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神门、心、脾、肾、内分泌、交感),3~5次/d。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00%(24/3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经络针刺结合耳针治疗失眠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路 《光明中医》2010,25(5):821-822
目的观察经络针刺配合耳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组采用经络针刺加耳针治疗(体针取穴: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安眠;耳针取穴:心、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等)。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d后开始下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运用针刺加耳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神门配合耳穴刺激对改善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刺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刺激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情况、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经检验P<0.01,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神门为主穴配合耳穴刺激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磊  黄荣高  陈进法  李璟 《中国针灸》2012,32(4):297-300
目的:比较多元时间针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时间针法组、常规针刺组,每组25例。两组取穴相同,均取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尺泽等,时间针法组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首先针刺上述穴位中属于该时辰气血旺盛经脉上的特定穴,再按照十二经循行顺序依次针刺其他特定穴;常规针刺组按常规从上向下顺序取穴。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6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和各分项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时间针法组PSQI总分低于常规针刺组(7.20±2.45vs 9.44±3.07,P<0.05);时间针法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积分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结论:多元时间针法治疗失眠症可明显改善睡眠,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侧耳穴贴压、双侧耳穴贴压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验证耳穴贴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耳穴贴压组(单侧耳压组)、双侧耳穴贴压组(双侧耳压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耳穴贴压组均取神门、交感、皮质下、心。单侧耳压组左右耳交替贴压,每侧3 d。双侧耳压组双耳均取上述耳穴,连续贴压6 d,休息1 d。常规针刺组取百会、安眠、申脉、照海、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行常规针刺,5次/周。3种疗法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变化情况。结果:3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及ESS量表得分(P0.01),但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耳压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与双侧耳压、常规针刺疗效相当,但其操作性、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优于双侧耳压组及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4.
赵志芬 《四川中医》2012,(2):114-115
目的:观察通过调理阴阳跷脉针刺法对失眠患者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例失眠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心肾不交型、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主穴取申脉、照海,配穴根据不同证型取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改善的情况。结果:以申脉、照海为主穴调理阴阳跷脉治疗失眠的方法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调理阴阳跷脉治疗失眠对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梅琴 《四川中医》2005,23(12):106-106
目的:总结针刺与耳穴结合治疗失眠症的体会.方法:随机选门诊失眠症患者32例,采用针刺配耳穴贴压方法进行治疗,针刺以双侧大陵、神门、天柱、足三里为主,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耳穴贴压心、脾、肾、神门,每3天更换一次.结果:痊愈2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针刺配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放松训练加耳穴压籽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放松训练加耳穴压籽治疗(耳针取穴:神门、内分泌、心、肝、脾、肾),对照组30例,采用体针治疗(体针取穴: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安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运用耳穴压籽加放松训练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王不留行耳穴贴治疗,选取耳穴的神门、皮质下、心、肾、肝、脾6组穴位,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临床治愈32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 33%; 60例患者临床症状评分、PSQI指数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压豆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泻阳跷补阴跷"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及疗区收治的5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针灸治疗("泻阳跷补阴跷"针刺法穴位:申脉、照海+基础穴位:百会、印堂、安眠、神门、三阴交+辨证取穴),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痊愈6例,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习惯睡眠效应、睡眠障碍、使用催眠药物频率、日间功能7个项目的 评分均有所改善.结论 "泻阳跷补阴跷"针刺法能够调整阴阳跷脉,交通全身阴阳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辨证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证13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3例,采用针刺加耳穴治疗(体针取穴: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安眠;耳针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安眠药(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针刺及耳穴压豆治疗心肾不交型以及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疗的心肾不交型以及肝郁脾虚型不寐患者332例作为研究对象,心肾不交型270例、肝郁脾虚型62例,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6例。对照组行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行中药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系统评估中药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的临床应用潜力。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3%(110/166),治疗组为95.2%(158/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治疗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刺及耳穴压豆治疗能显著提高心肾不交型以及肝郁脾虚型不寐的睡眠质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