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多见于青壮年。笔者于 1 993年~ 1 997年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本病患者 80例 ,收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80例中男性 5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 3~ 56岁 ;病程 1~ 45天 ;左侧瘫 49例 ,右侧瘫 31例。针刺疗法 :主穴取患侧地仓、颊车、下关、阳白、合谷 (双 ) ;配穴取患侧迎香、四白、太阳、攒竹、翳风。每次取主穴加 1~ 2个配穴 ,采用 30号 1~ 2寸长毫针 ,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 ,地仓与颊车相向透刺 ,阳白、攒竹透向鱼腰 ,其余面部腧穴均直刺、浅刺 ,合谷直刺 0 .5~ 1寸 ,施以捻转…  相似文献   

2.
透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22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笔者自 1 997年 3月~ 2 0 0 0年 3月采用透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2 2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 ,男性 1 2例 ,女性 1 0例 ;年龄最小1 4岁 ,最大 59岁 ,平均年龄 37.8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30天 ;其中左侧瘫 1 3例 ,右侧瘫 9例。2 治疗方法  选穴 :以患侧阳白、鱼腰、太阳、下关、四白、颊车、迎香、地仓为主穴 ,配穴 :健侧合谷 ,耳后疼痛加翳风 ,鼻中沟歪加人中 ,颏唇沟歪加承浆。  操作 :面部相邻腧穴一律采用透穴刺法 ,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四白透迎香、下关透颊车、地仓透颊车 ;人中及承浆斜刺…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99例面瘫病人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60例,女39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9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2天. 2治疗方法 (1)针刺:选用13mm~50mm毫针针刺,面部穴位多用平刺,或透穴法,每天1次,每次8~12个穴位.主穴:翳风、风池、牵正.配穴:太阳、阳白、四白、迎香、地仓、颊车、合谷(健侧)、足三里(双侧)、太冲.特殊配穴:偏头痛取风池、百会、率谷;目合不全、额纹消失取阳白透鱼腰;耳鸣取听会;鼻唇沟变浅取四白、迎香;口角歪斜取地仓透颊车.针刺注意事项:①面瘫初期、针刺手法要轻巧且浅刺,(手法过重可加重症状或造成面肌痉挛).②针刺可健、患两侧交替治疗.(2)灸:取灸条剪为1.5cm长,轻轻安插在银针尾部,点燃,燃烧至火尽.每天1次,每次5~8个穴位.(3)梅花针:采用梅花针,轻轻叩刺穴位,以弱刺激为佳,隔天1次,每次3~5个穴位.(4)电针: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尾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常用6805-A电针仪,代替手法运针.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2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我科自 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此类患者 2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81例 ,女 10 4例 ;年龄 9~ 6 5岁 ,平均 2 8岁 ;病变部位 :左侧 16 8例 ,右侧 117例。1 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太阳、地仓、颊车 ,配穴取攒竹、阳白、下关、风池、合谷、承浆。常规消毒 ,用 2 8~ 30号毫针进行针刺。健侧颊车透地仓 ,患侧地仓透颊车。配穴风池、下关、合谷直刺 ,承浆针尖指向患侧、平刺。攒竹透晴明 ,得气后留针30min ,然后出针 ,针刺过程中以得气为准 ,要求达到患侧有收紧牵拉的感…  相似文献   

5.
张杰  刘雅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175-1176
目的观察针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主穴取阳白、鱼腰、颧、地仓、颊车,配穴依症状不同选取四白、睛明、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睛明施捻转补法,余穴施捻转泻法;阳白、太阳与地仓、颊车分别予电针,各穴均留针20min,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50例患者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治疗后患者面部各肌肉运动电位显著提高。结论针刺加电针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灸健侧针患侧治疗面瘫136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延辉 《中国针灸》2002,22(2):29-37
1 临床资料136例均为门诊初诊患者 ,其中男 76例 ,女 6 0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70岁 ;发病时间最短 1天 ,最长 2 0天 ,以 1周内就诊患者最多。2 治疗方法点燃艾条在健侧阳白、颧、地仓、翳风穴位上进行艾灸 ,穴位微红为度 ,每次 2 0分钟。针刺主穴 :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牵正透下关、迎香透颧 ,双侧合谷穴。辅穴 :太阳、承浆、四白、风池 ,翳风穴 ,每次主穴 4个 ,辅穴 2个 ,采用浅刺法 ,不捻转。然后在每个穴位上进行艾灸 ,穴位微红为度 ,注意不要烫伤皮肤。以上治疗每日 1次 ,每次2 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治疗 1~ 3疗程统计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在门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84例,其中67例作了电变性检查,现予总结如下:一、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针灸治疗为主,或内服本院自制的加味牵正片。针灸穴位:主穴:翳风、颊车、地仓、四白、迎香、阳白、合谷。配穴:太阳、攒竹、鱼腰、颧醪、足三里、人中、曲池。每次选用5~8个穴位,阳白、攒竹用于抬眉不  相似文献   

8.
孔繁忠 《河北中医》2002,24(10):766-766
198 5~ 2 0 0 1年 ,笔者采用针刺为主治疗面神经炎 5 2 5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 5例均系门诊患者 ,根据《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1 ] 确诊为面神经炎。其中男 342例 ,女 1 83例 ;年龄最大 83岁 ,最小 8岁 ;病程最短 1 2h ,最长 2年 ,多数为 2个月以内。1 .2 治疗方法 以局部取穴为主 ,配以远端穴位。主穴 :地仓、颊车、太阳、下关、翳风、风池、迎香、阳白、四白。均取患侧。配穴 :合谷、外关、后溪、太冲。以上穴位交替配伍应用 ,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留针 30min ,每日 1次。 1 0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TDP)照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35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5例 ,女 19例 ,男 16例 ;年龄最小者 17岁 ,最大者 6 5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15天。2 治疗方法取穴 :患侧取翳风、牵正、阳白、鱼腰、颧、迎香、地仓、颊车、承浆等穴 ,合谷取健侧[1] 。操作 :翳风、牵正、颧、合谷均直刺 0 5~ 1寸。阳白透刺鱼腰 ,迎香透刺地仓 ,地仓透刺颊车 ,承浆透刺地仓[2 ] 。针刺配合TDP照射 ,距离以有灼热为度。留针 30分钟。每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3 治疗结果痊愈 (面容…  相似文献   

10.
电针加灸治疗面瘫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瘫 ,即面神经麻痹 ,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 :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 3年来我们采用电针加灸法治疗面瘫 5 0例 ,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 0例病人 ,男性 2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最小1 2岁 ,最大 74岁 ,而以 1 9~ 43岁为多。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年半。而以发病 1周者占多数。2 治疗方法  取穴 :主穴 :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四白透迎香、合谷。  配穴 :偏头痛配头维 ,太阳 ;流泪者配睛明 ;乳突痛配翳风 ;鼻唇沟歪者配人中 ,颏唇沟歪者配承浆。  针法 :合谷取健侧 ,余穴取患侧 ,中等强度刺激 ,进…  相似文献   

11.
温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面瘫3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自 1 986年以来 ,应用温针灸与单纯针刺对比观察治疗 360例面瘫患者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60例面瘫为住院及门诊病例 ,分两组 ,温针灸组 2 4 0例 ,单纯针刺组 1 2 0例 ,其中男性 2 0 2例 ,女性 1 5 8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72岁 ,以2 0~ 40岁居多 ,左侧面瘫者 1 68例 ,右侧面瘫者1 92例 ,病程最短者半天 ,最长者 1年半 ,以 2~ 5天居多 ,经中医辨证属风寒者 1 62例 ,属风热者1 34例 ,属瘀血内阻者 64例。2 治疗方法  主穴 :风池、阳白透鱼腰、太阳、地仓透颊车、下关、合谷。  配穴 :眼睑闭合不全及额纹消失者取睛明、…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十年来 ,采用以深刺下关穴为主的方法 ,治疗面神经炎 1 8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   1 88例患者中 ,男性 1 1 2例 ,女性 76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6岁 ;病程最长 30天 ,最短 2天 ;其中来诊前曾贴膏药的 46例 ,割治的 2例 ,用火针的 3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主穴取患侧的下关穴。配穴 :阳白、鱼腰、四白、攒竹、颊车、承浆、迎香、地仓、合谷 ,每次选取 3或 4个配穴。2 .2 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 ,患侧朝上 ,医者侧立于患者身旁 ,常规消毒穴处皮肤后 ,取 30号 1 .5寸长毫针刺入下关穴 1~ 1 .5寸深 ,得气后 …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6年来采用电针配合黄鳝血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 7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5 7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32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岁以下 5例 ,2 0~ 4 0岁 4 1例 ,4 0岁以上 11例 ;病程 1周以内4 5例 ,1周以上 2周以下 8例 ,2周以上 4例。2 治疗方法 电针 :取双侧合谷、患侧风池、翳风、牵正、地仓、颊车、太阳、阳白、鱼腰、攒竹、颧 ,人中沟歪加人中穴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味觉减退加廉泉。各穴以 30号毫针 ,局部常规消毒 ,刺入后平补平泻 ,其中双侧合谷、患侧风池、翳风可强刺激。患侧面部穴位要浅刺…  相似文献   

14.
取患侧阳白、鱼腰、攒竹、太阳、丝竹空、睛明、四白、颧髎、迎香、下关、地仓、颊车、人中、翳风、牵正(经外奇穴)、合谷(健侧)、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患侧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丝竹空、颧髎透地仓、地仓透颊车,缓慢运针,平补平泻,配穴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太冲用泻法。留针30min,起针后,于患侧面部,用点燃的艾条施灸,每穴3~5min,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资料 210例患者中,男性101例,女性10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最短4d,最长20年。 治疗方法 1.针刺透穴法,取穴翳风、颊车透地仓,下关透颧髎,承泣透地仓,阳白透鱼腰(以上均取患侧穴位),合谷(双)。用30号毫针,消毒后快速挟持进针,用平刺法透穴,得气后留针15min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电针结合 TDP治疗面瘫1 2 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1 2 4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中的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93例 ,女性 31例 ;年龄 1 5岁~ 62岁 ;病程 3天~ 4个月。均为单侧面瘫 ,在左者 68例 ,在右者 56例。治疗方法选穴 :主穴 :翳风、地仓、颊车、牵正、颧、四白、攒竹 (以患侧俞穴为主 ) ;配穴 :人中沟歪斜者配水沟 ;鼻唇沟歪斜者配迎香 ;颏唇沟歪斜者配承浆、夹承浆 ;不能提额者配太阳、阳白 ;远道取穴合谷、足三里。面部穴位多用透刺法 ,如地仓透颊车、牵…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6个月;伴乳突压痛者32例。68例均为单侧周围性而瘫。2治疗方法针灸疗法:患者取仰卧位,选择患侧穴位。主穴:阳白透鱼腰、四白、下关、地仓、颊车、双侧合谷。配穴:乳突痛者加翳风、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者加迎香,人中歪斜者加水沟。面部穴位均斜刺,采用得气留针法,留针20~30分钟。年老体弱者与小儿酌情而定。留针期间主穴(除合谷外)施以温和灸,每穴灸3~4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出现温热感为度。1次月,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中医称此“口眼歪斜”,是临床之常见病。笔者采用透穴法针刺治疗面瘫300例,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0例,男173人;女127人;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2岁,20~40岁占75%;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7~10天占84%;左侧163例,右侧137侧。治疗方法选穴第1组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太阳、翳风、合谷;第2组阳白透眉中,太阳透率谷,地仓透颊车,配穴四白透承泣、翳风,均取患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4例,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4小时。治疗方法针刺加艾灸,选用0.38mm×25mm 毫针,主穴取患侧颊车、四白、地仓、合谷、翳风。配穴取阳白、迎香、颧骨、攒竹、丝竹空等,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痛临床特点是面部发作性的剧烈疼痛.现就目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中医治疗 1.1 针灸治疗 一般采用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方法,取穴特点多以近部选穴为主,配合远部选穴或辨证选穴,亦有根据全息理论以头针、耳针、足针、腕踝针、第2 掌骨桡侧取穴为主者[1].临床多取下关、颊车、地仓、颧髎、合谷、翳风、阳白,风寒盛加风池、风门疏风散寒止痛,风热盛加大椎、曲池清热散风.针刺取穴第1 支痛取鱼腰、下关为主,可配阳白、上星、合谷、内庭等穴;第2、第3 支痛取四白、下关、地仓、夹承浆、合谷、内庭等.其中头面部穴位取患侧,合谷、内庭取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