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ICU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随机抽取2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总体得分为(2.54±0.96)分。5个分量表得分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及“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得分居前两位。结论制定有效措施以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的不同压力源类型、压力程度、应对方式,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工作中的压力源、应对方式,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段维护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随机抽取泗水县范围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护士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用来收集护士的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量表,用来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应对方式。结果(1)护士工作压力源项目得分最高的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3.12±0.43)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3.31±0.61),得分最低的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为2.31±0.50,工作压力源中得分最高的是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3.01±0.63),得分最低的是与护理管理者发生冲突(2.57±0.41);(2)护士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是1.99±0.35,高于常模(1.78±0.52),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是1.25±0.61,低于常模(1.59±0.66),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积极应对方式中得分最高的是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3.01±0.61),得分最低的是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烦恼)抛开(1.81±0.74);在消极应对方式中,得分最高的是自己安慰自己(2.15±0.75),得分最低的是通过抽烟、喝酒、服药、吃东西等来解除烦恼(0.57±0.69)。结论夜班情况、工作量大、婚姻状况、职称是影响护士压力源的危险因素;护士在面对工作压力源时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较多;护士面对工作压力源时采取的消极对方式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工作压力反应情况及原因分析。方法:采用的问卷包括:工作压力反应量表和工作压力源评分量表。结果: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组(230例)工作压力反应项目的“睡眠状况不佳”、“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工作压力源的“护理专业与工作”、“工作环境与资源”、“管理与人际关系”评分显著高于在编护士组(105例),P均〈0.05。结论:军队医院中聘用护士的工作压力偏大,应加强职业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甘肃省各级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相关科室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简称知信行)现状,为提高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3—5月,选择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采用问卷形式开展调查,知信行得分满分以10分赋值。结果 共调查237人,获有效问卷220份,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相关的知信行正确率分别为55.83%、92.80%和77.78%,得分分别为(6.26±0.11)分、(9.28±0.08)分和(8.43±0.1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β=0.391,95%CI:0.165~0.618)和参加工作年限(β=0.467,95%CI:0.102~0.831)均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甘肃省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态度积极,但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的监测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轮班工作对睡眠和血压昼夜值、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期在我院工作的29例轮班护士为轮班护士组,以32例白班护士为白班护士对照组(白班对照组),两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和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与白班对照组比较,PSQI问卷评估显示,轮班护士组的大部分因子分及 PSQI总分[(8.67±2.16)分比(11.98±3.30)分]均显著升高(P<0.05~0.01);24h动态血压监测表明,轮班护士组的平均夜间 SBP [(106.51±12.94)mmHg 比(115.74±13.72)mmHg]和 DBP [(71.23±9.76)mmHg比(74.96±10.68)mmHg]均明显升高(P<0.05);平均SBP下降率[(7.84±1.52)%比(3.66±1.47)%]和DBP下降率[(6.55±1.39)%比(2.83±0.51)%],SBP杓型比例(59.38%比31.03%)和DBP杓型比例(68.75%比27.59%)明显减少,而 SBP非杓型比例(40.63%比68.97%)和 DBP非杓型比例(31.25%比72.41%)均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轮班护士存在明确的睡眠障碍,并有血压昼夜值和节律的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主要压力源及压力程度,为采取减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452名护理双师进行调查.结果 与工作负荷相关的压力源最为严重;排序前5位的压力源为要搞科研、提职称;没有时间为教学做准备;临床护理工作压力大、责任重;教学要求高、变化快;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不同年龄、护龄、技术职称、行政职务及婚姻状况对压力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1);护理双师中工作高度疲倦感的人占42.7%.结论 护理双师的压力不容忽视,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其主要压力源,根据护理双师的个体特征,采取针对性减压措施,减少主要压力源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该省2012年3月—2014年3月5所地级市3级医院的150名内分泌科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判定内分泌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后发现,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总分为(4.24±0.52)分,法律意识得分为(4.41±0.60)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为(4.29±0.55)分,临床护理能力得分为(4.27±0.54)分,领导能力得分为(4.18±0.59)分,专业发展、科研能力得分为(4.05±0.58)分。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尝试通过提高护士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胜任力,需加强对内分泌科护士胜任力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展开调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该省2012年3月—2014年3月5所地级市3级医院的150名内分泌科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判定内分泌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后发现,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总分为(4.24±0.52)分,法律意识得分为(4.41±0.60)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为(4.29±0.55)分,临床护理能力得分为(4.27±0.54)分,领导能力得分为(4.18±0.59)分,专业发展、科研能力得分为(4.05±0.58)分。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尝试通过提高护士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胜任力,需加强对内分泌科护士胜任力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上海市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危重症护理护士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胜任力和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上海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过新冠肺炎ICU工作的护士234名为研究对象。按原科室属性分为ICU组和非ICU组,采用ICU护士胜任力调查问卷和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34份,其中ICU组44份,非ICU组190份。2组ICU护士胜任力均处于良好水平,ICU组[(82.23±10.02)分]高于非ICU组[(71.14±11.36)分](P<0.05),ICU组的良好及以上水平达到70.5%,非ICU组仅56.9%,而ICU组处于合格及以下水平的护士占29.5%。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ICU组为(3.62±0.70)分,非ICU组为(3.50±0.65)分,ICU组在准备、救援和整体应对能力均显著高于非ICU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工作年限、是否具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经历和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级是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艾滋病定点医院内从事艾滋病工作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循证护理实践的影响因素,分析循证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行循证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水平调查问卷(EBPQ)及循证实践影响因素问卷(DEBPQ)对北京地坛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的艾滋病科118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18名护士EBPQ总分均分为(4.91±0.91)分,态度维度均分为(5.35±0.98)分,知识技能维度均分为(4.68±0.96)分。DEBPQ总分均分为(3.16±0.58)分,知识来源维度均分为(3.60±0.59)分,查找评价证据障碍因素维度均分为(3.07±0.68)分,应用证据障碍因素维度均分为(3.08±0.73)分,促进因素维度均分为(2.91±0.93)分,知识技能维度均分为(2.39±0.99)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循证实践水平与DEBPQ知识来源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呈正相关(P 0.05)。结论北京市艾滋病定点医院内从事艾滋病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循证态度得分较高,知识技能得分较低,循证实践的影响因素以缺乏相关循证知识技能、临床工作繁忙为主。建议加强对此护士群体护理领导支持变革的力度,制定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加强对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达到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的目的,促进循证护理实践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心内科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失眠的老年患者14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失眠原因调查,并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统计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观察患者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失眠的因素主要为疾病原因,占23.08%;其次为心理压力大、环境因素,分别占21.63%、19.71%。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少于护理干预前,睡眠时间长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前患者PSQI评分为(11.23±4.32)分,护理干预7 d后为(8.23±2.99)分,护理干预14 d后为(5.83±1.32)分,干预14 d后PSQI评分低于护理干预7 d后,护理干预7 d后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ICU)科室护士诊室血压(OBP)、动态血压监测(ABPM)数据及隐性高血压(MH)患病状况。方法:选择参加2011年解放军第463医院和沈阳军区总医院春季体检中ICU护士,63例及门诊科室护士63例,分别为ICU护士组和门诊对照组,两组进行1:1配对,配对条件为:相同性别、年龄及护龄、目前岗位从业时间、职称、文化程度和人体质量指数。两组均接受了OBP和24h—ABPM检测。结果:OBP测量值:与门诊对照组比较,ICU护士组的OSBP[(131.56±20.38)mmHg比(134.73±21.35)mmHg]和ODBP[(80.73±15.29)mmHg比(84.29±16.40)mmHg]显著升高(P〈0.05);24h—ABPM各类监测指标:与门诊对照组比较,ICU护士组的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同时,ICU护士组的MH患病率显著高于门诊对照组(28.57%比11.11%,X^2=6.047,P〈0.05)。结论:大医院ICU科室护士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监测各类指标显著升高,且隐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据老年综合评估(CGA)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3月~2013年3月心内科住院老年CHD患者9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8例,心内科专科护理)及CGA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根据CGA的特色护理)。于入院及出院6个月后应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进行评分及比较。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 CGA组干预后体力[(7.35±4.12)分比(10.86±5.06)分]、病情[(4.57±0.85)分比(8.75±4.54)分]、医疗状况[(4.72±0.82)分比(5.90±0.40)分]、一般生活[(3.85±1.45)分比(5.22±1.95)分]、社会心理状况[(3.67±1.52)分比(8.41±3.22)分]、工作状况[(0.70±0.64)分比(0.97±0.66)分]评分及CQQC总评分[(24.86±4.43)分比(40.11±9.05)分]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根据老年综合评估的特定护理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神经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相关知识和行为的掌握情况,为提高神经科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的认识及临床护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12月在镇江市市区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内科工作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是否接受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否学习过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指南等。设计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以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知识部分作为认知评分,以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行为部分作为行为评分,评价护理人员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认知和行为评分的等级。评价护理人员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各维度的评分情况。结果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问卷92份,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92.39%。不同年龄、学历的护理人员在脑卒中吞咽障碍认知评分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年龄≥46岁者、研究生学历者的认知评分最高;不同年龄的护理人员在脑卒中吞咽障碍行为评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46岁者的行为评分最高。49.4%的调查对象吞咽障碍管理的认知行为得分差,85.9%的调查对象行为得分好。各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留置胃管护理、代偿手段与治疗、筛查和评估、营养风险筛查、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结论神经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管理行为的掌握较理想,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知识的掌握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7名实习生随机分成PBL组(n=55)和对照组(n=42)进入呼吸内科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总体印象优于对照组;PBL组总得分、选择题得分、填空题得分、名词解释得分以及分析题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79.25±8.63 vs 67.36±13.01;13.36±3.19 vs10.40±2.44;33.58±4.66 vs 30.98±5.72;17.44±2.59 vs 14.36±4.19;14.73±3.11 vs 12.14±4.95)差异显著(P0.05)。结论 PBL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教学成绩,值得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理论对急诊冠脉介入手术(PCI)患者护理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加以改进,在急诊PCI已有的工作流程基础上制订出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并引导护理人员根据PCI患者病情进行分层次管理,统计分析流程管理实施前后1年PCI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抢救成功率、护理人员接诊时间、手术等候时间、手术时间、医患矛盾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PCI患者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急诊秩序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30.96±4.23)分、(18.45±4.02)分、(19.98±4.11)分、(19.08±4.78)分、(15.96±4.25)分、(11.08±2.85)分和(112.45±24.15)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20.12±3.78)分、(12.98±3.12)分、(12.38±3.69)分、(11.36±4.25)分、(10.45±3.86)分、(7.12±1.52)分和(75.12±1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接诊时间、PCI等候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12±2.78)min、(12.45±2.89)min和(30.25±3.02)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5.25±3.12)min、(22.25±3.89)min和(35.12±3.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患矛盾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1.67%,低于实施前的17.24%和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率及护理人员满意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96.67%,高于实施前的91.38%、72.41%和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能有效改善急诊PCI患者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两种不同类型的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结核网络报告情况。方法 选择镇江、宜昌和汉中3个地市级定点医院,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每个地市按人均GDP水平分别各抽取3个县(区)级定点医院,排除被确定为结核病定点医院时间少于1年的医院,最终确定3家专科医院和5家综合医院作为调查点,通过核查定点医院门诊科室和住院部在2012年第4季度的工作日志,统计发现所有肺结核患者共659例,并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网络报告情况;以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和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统计,不同结果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被调查医院肺结核网络报告率为89.4%(589/659),其中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网络报告率分别为91.4%(374/409)和86.0%(21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专科医院结核病门诊、非结核门诊和住院部报告肺结核者分别占45.5%(170/374)、19.3%(72/374)和35.3%(132/374),综合医院结核病门诊、非结核门诊和住院部报告肺结核者分别占50.7%(109/215)、29.8%(64/215)和19.5%(42/215),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不同科室报告肺结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P〈0.01),未进行网络报告的科室主要为门诊科室,占61.4%(43/70)。结论 两种类型的定点医院肺结核网络报告总体情况较好;专科医院报告水平高于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医院重症监护科室女性护士群体血压夜间值及昼夜节律表现。方法:选择在辽宁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的47例女护士为观察对象(ICU组),白班对照组为同一医院门诊科室白班女护士51例。两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24hABPM数据分析显示:白班对照组比较,ICU组的平均夜间收缩压[nSBP,(103.29±11.94)mmHg比(115.86±12.29)mmHg]、夜间舒张压[nDBP,(72.11±8.96)mmHg比(74.37±8.45)mmHg]和夜间心率[nHR,(67.05±7.16)次/min比(72.69±9.30)次/min]均显著升高(P均〈0.05),夜间收缩压下降率FSBPF,(7.90±1.72)%比(5.75±1.2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nDBPF,(7.15±1.43)%比(5.39±0.84)%]和夜间心率下降率[nHRF,(6.04±1.15)%比(4.88±0.70)%]均显著降低(P均〈0.01),SBP、DBP和HR非杓型比例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大医院重症监护科室女护士存在明确的心率、夜间血压及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