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发明详细说明本发明是关于聚氯乙烯或氟橡胶与含腈基橡胶(以下简称丁腈胶)的并用体(以下称为主并用体)的共交联方法及其交联产物的组份。这种并用体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由来已久。使用前,采用一般二烯类橡胶的有效硫化体系,单单时丁腈胶进行硫化。众所周知,与纯丁腈  相似文献   

2.
超细全硫化胶粉/PA66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虽然可以有效改善PA66的韧性,但是所带来的强度、刚度、热变形温度的损失大大影响了材料的实际应用,采用3种新型的超细弹性体———超细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以下简称UFAPR)、超细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以下简称UFNPR),超细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腈橡胶(以下简称UFXPR),增韧增强PA66,对PA66及其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等做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胶粉的加入降低了动态损耗模量峰的位置,使其向低温偏移,材料的韧性得以提高;同时损耗峰的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晶度提高,从而导致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动态硫化对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P/EVA)共混物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使PP/EV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获得显著提高;通过对交联剂BIPB用量和助硫化剂S用量的合理控制可制得综合性能优异的PP/EVA动态硫化共混物;动态硫化可细化分散于PP基体中的EVA颗粒粒径,改善EVA的分散效果。最终制得的抗冲PP料主要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丁苯橡胶(SBR)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的形态演变,采用能量分散X射线谱(EDX)对动态硫化产物的微观相态结构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分散相尺寸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橡胶相在交联的同时逐渐被撕碎成分散相,在动态硫化至8min(t90)时,橡胶相呈现出稳定的类球状形貌,其粒径约为3~6μm;在动态硫化过程中,分散相的尺寸随动态硫化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且改善了TPV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动态硫化丁腈橡胶/二元共聚氯醚共混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丁腈橡胶(NBR)/二元共聚氯醚(ECO)共混胶,研究了动态硫化温度、时间及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对动态硫化胶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动态硫化胶和常规共混胶在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动态硫化温度为150℃.动态硫化时间为NBR的正硫化时间时,NBR/ECO共混胶中内聚能密度大的ECO为连续相。与常规共混胶相比,动态硫化胶具有低压缩永久变形及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6.
天然橡胶/聚丙烯共混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丙烯的牌号、橡塑共混比、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丁腈橡胶/聚丙烯(NR/PP)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牌号为EPS-30R的PP,有效硫化体系、酚醛树脂硫化体系或HVA-2硫化体系制得的胶料性能较好,与Vitacom 9001的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7.
用流变学、动态力学和形态学来研究不同硫化方法对全同立构聚丙烯(iP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物的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影响。与那些静态硫化胶(V1)和非交联橡胶(V)相比,当用硫黄作为弹性相的交联剂时。动态硫化胶(指的是文中V2和V3)具有较好的性能。因而,当样品进行动态硫化时,共混物的弹性、力学性能和流变学特性有明显的改善。扫描电镜(SEM)形态分析也证明了,当共混物进行动态硫化时,两种聚合物分子链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促进形成热稳定的三维网络,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由于耐硫变换催化剂具有变换效率高、能耗低及寿命长等优点,为许多氮肥厂的变换工段所采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按照催化剂使用说明书对催化剂进行重新硫化或对复活催化剂硫化升温时,活性的恢复并不理想,往往被弃置而更换新催化剂。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也耽误了生产。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旧催化剂对硫化的要求不同。新催化剂在最终强化阶段最高温度≥350℃、出口硫化氢含量>15g/m3(标态)下动态或静态(即闷炉)维持6 h即可满足硫化要求。但对于旧催化剂来说,这一条件很难恢复原有活性,这与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关。 催化剂失活主要有以下2种原因: (1)热交换器内漏导致半水煤气直接与低变催化剂接触或在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偏高条件下使用导致温升过高,活性组份发生不同程度的硫酸盐化。 (2)由于床层温度过高,汽气比高,H2S浓度低造成催化剂出现反硫化。 对后者,硫化时只要温度略高于380℃进行就较易恢复活性。但对硫酸盐化钴钼系催化剂的重新硫化,根据我们的经验要在适宜的H2S浓度下硫化较为有利。由于低变催化剂的失活是多种原因综合而成,因此无论是使用旧催化剂还是复活催化剂,欲使其重新硫化,在下述条件下操作是较为适宜的: (1)较好的强制硫化温度为400~480℃; (2)变换炉出口H2S浓度>30g/m3(标态); (3)上述两条件下动态或静态维持6 h以上,最好在8 h。 实例1:山东禹城化肥厂低变炉一段使用我公司的复活催化剂,采用静态(闷炉)强制硫化8h,最高温度为480℃,硫化后床层温升为35~40℃。  相似文献   

9.
NBR/HPVC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丁腈橡胶(NBR)和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为主体材料,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一类性能优异的材料—丁腈橡胶/高聚合度聚氯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研究了共混方法,硫化温度,硫化体系,硫化剂用量,硫化时间等因素对动态硫化NBR/HPVC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超 《弹性体》2022,(1):16-21
通过无转子硫化仪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动态硫化特性及动力学,并考察了硫化体系及硫化温度对EPDM/PP动态硫化特性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动态硫化EPDM/PP过程主要由主硫化阶段及后硫化阶段2个一级动力学反应组成;通过对两段硫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拟合发现硫化剂BIBP、助硫化剂HVP...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动态力学谱(DMS)研究了树脂硫化丁基橡胶时树脂类型对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以2402树腊(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脂)和以WS树脂(对—特辛基苯酚甲醛树脂)硫化的丁基橡胶,其动态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在同样条件下,以WS树脂硫化的丁基橡胶,其Tg(玻璃化温度)随硫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在较高温区的宽温域内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氯化聚乙烯(CPE)和NBR中加入促进剂NA-22首先对CPE进行动态硫化,然后加入硫黄对NBR进行静态硫化制备了CPE/NBR共混物。考察了促进剂NA-22用量、CPE/NBR共混比以及动态硫化温度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是解决CPE与NBR相容性问题的有效手段;促进剂NA-22存在饱和点,用量以2份为宜;CPE用量增大,动态硫化共混物交联密度则略有升高;动态硫化温度提高(160~180 ℃),交联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聚乳酸(PLA)/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丁腈橡胶(NBR)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的形态演变,采用能量分散X射线谱研究了动态硫化产物微观相态的结构,并考察了动态硫化时间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态硫化反应的进行,NBR相在交联的同时增大了与树脂相之间的黏度差,并形成独特的双连续相结构。在动态硫化过程中,两相的尺寸均随动态硫化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小,并由此带来了TPV力学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锌(ZDMA)补强聚乳酸(PLA)/丁腈橡胶(NBR)热塑性硫化胶(TPV);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其进行增塑,考察了ZDMA用量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了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的形态演变。结果表明,在橡胶相中填充ZDMA可使TPV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提高;随着动态硫化反应的进行,NBR发生交联,同时增大了与树脂相的粘度差,并形成了独特的双连续相结构;随着动态硫化时间的延长,2相尺寸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橡胶小知识     
动态硫化动态硫化是开发橡塑共混材料的一项新技术,所得产物被称为“硫化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或“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两种材料先经高剪切,高效分散的混炼机械(密炼机,螺杆混合机)进行高温熔融,达到均匀共混后再加入硫化剂,然后在动态条件下实现“就地硫化”,从而获得“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获得两相完善的共混效果。与之相比,传统的机械共混只能完成共混,但无法获得硬度相对较低,而又具弹性体特征的橡塑共混体。所以,动态硫化也就是指,无数橡胶相微粒在塑料相中均匀分散,并就地硫化的共混工艺。这项技术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美国孟山都…  相似文献   

16.
正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是一种具有热塑性塑料加工特性和传统热固性橡胶功能特性的共聚物或聚合物共混体。TPE通常具有两相结构,即给予材料橡胶性能的弹性体相和作为橡胶相物理交联剂的较硬的热塑性塑料相。后者在高温下熔融,使TPE可加工。在众多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中,Fisher等人首先提出了通过动态硫化制备具有较好橡胶性能的热塑性硫化胶(TPV)。根据定义,动态硫化过程是指弹性体与热塑性聚合物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动态预硫化工艺温度对氯丁橡胶(CR)和氯化聚乙烯橡胶(CM)共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和交联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态预硫化温度的升高,共混胶的正硫化时间(tc90)先减少后增加,焦烧时间(tc10)、拉伸强度和交联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拉断伸长率逐渐减小。共混胶中CR相对应的玻璃化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对应共混胶中的交联键分布向CM相偏移。动态预硫化工艺可明显改善CR/CM共混胶的共硫化性能和物理性能,且预硫化温度在110~120℃时,共硫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动态硫化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状况;概述了动态硫化PP/EPDM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硫化体系及硫化原理;总结了共混体系的成份配置和工艺条件对PP/EPDM共混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简述了动态硫化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最后展望了动态硫化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混炼型聚氨酯橡胶(MPU)/聚十二内酰胺(PA12)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控制橡胶相中白炭黑的用量,研究该TPV的相态、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发现,动态硫化时,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加,扭矩流变仪的最高扭矩上升,动态硫化速度基本不变;在本实验所用白炭黑用量范围内,随着白炭黑用量的...  相似文献   

20.
在转矩流变仪中制备了动态硫化的硅橡胶(MVQ)/热塑性聚氨酯(TPU)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不同动态硫化制备工艺(M1、M2、M3、M4)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动态硫化温度和转子转速等工艺条件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1和M3方法制备的TPV力学性能较好,M3-TPV试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