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试论煤矿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学成  樊炳辉 《机器人》1995,17(2):123-127
本文从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政策和我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出发,论述了我国研究和开发煤矿机器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把煤矿机器人作为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重点之一的战略决策的合理性;并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就煤矿机器人应具备的特点及如何研究和开发煤矿机器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80年代中期,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冲击着全世界,在这个浪潮中,机器人技术起着先锋作用,工业机器人总数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推动汽车工业形成全球规模的产业。在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方面,美国国防部提出了自主地面车(ALV)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提出了自主机器人计划。日本通产省组织开展了在极限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计划。当时,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和应用的水平都较低。 鉴于上述国内外形势,我国将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列入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  相似文献   

3.
日本振兴工业机器人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昭和46年)3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机电法”.规定了工业机器人制造业的应用对象行业和种类,初步奠定了产业基础,为日本机器人的振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宋涛 《机器人》1996,18(5):302-310,315
本文从机器人关节力矩和末端夹力的受限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个操作能力的概念,研究了单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能力,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讨论了作者提出的树型可重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通过变化自身结构来改变其操作能力,以适应任务的变化,通过一个仿真实例说明了这种树型可重构机器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危险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用机器人代替自己完成那些枯燥、繁重、危险的工作。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机器人不是简单代替人工作,而是去做一些完成不适合人直接干、干小了和干不好的一些工作。比如:机器人可以进入病人体内进行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轮式机器人最优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齐国光  郭木河 《机器人》1996,18(1):21-27
轮式机器人高速行驶时的最优控制问题,是室外移动机器人的着急技术。本文从分析车体动力学模型和典型道路模式入手,仿真讨论了最优控制的主人函数及其求解方法。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仿真研究,进而讨论了实现实时控制表检索和着急字确定的方法,并提出了次最优的正弦函数控制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圾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硬件的普及,机器人的市场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的机器人仍存在着许多局限,具体表现为可移植性弱,本地计算成本高,服务应用较少等.云机器人的提出,将机器人的计算能力从本地迁移到云端,不但提高了机器人的计算能力,降低了机器人硬件成本,而且能使资源的分配更为均衡,为解决机器人发展面临的困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云机器人的基础思想之上,提出一种基于ROS的云机器人服务框架.该服务框架使用开源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作为机器人运行的基础,增强了其对于不同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可移植性.同时,在框架的云端部分加入了机器人的服务管理系统和服务解析模块,能够方便快速地对机器人服务进行扩展和调用.在最后的实验部分,通过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对云机器人服务框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双臂机器人位姿的方向可操作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国锋  杨昂岳 《机器人》1996,18(2):108-114
机器人位姿的方向可操作性是指在当前位姿状态下末端执行器沿指定方向的传速性能和传力性能。本文提出了双臂机器人沿给定方向的广义速度和广义力的可操作性概念,定义了双臂机器人在给定方向上的线速度/角速度可操作性测度、力/力矩可操作性测度。文章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分析与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微机器人和精微操作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亚楼  卢桂章 《机器人》1992,14(4):53-59
本文综述了微机器人的深厚背景和广阔前景,探讨了微机器人发展和应用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和应用微机器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如今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方式已很难满足生产要求。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采用离线编程技术。离线编程技术需要机器人仿真系统的支持。逆解分析是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机器人控制和轨迹规划的前提和基础。针对KR系列KUKA运动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中运动学模型的建立主要采用Denavit.Hartenberg(D-H)参数法。D-H参数法相对成熟,在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最后给出了KUKA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的显式求解结果,以KUKA KR-16机器人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1.
在对机器人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以一个基于规则的二维路径规划系统为核心实现了一个小型机器人语言系统ROBOT-L,该语文除具有一般程序设计语言所必需的顺序,循环,分支结构和子程序概念外,还有规划系统所必需的各种机器人语句,由于我们将推理机功能用一个机器人语句来激发,使得ROBOT-L有一定的智能和实时能力,为实现机器人语言,我们构造了一个栈式虚拟计算机,并编制了与之有关的虚拟机指令格式和虚拟机  相似文献   

12.
具有环境自适应能力的多机器人编队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汝波  王兢  孙世良 《机器人》2004,26(1):69-073
对多机器人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时空表和时间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多机器人间的协调协作问题.针对编队问题的具体特性,提出了基于环境的记忆学习方法,使多机器人编队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自适应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实现了整个多机器人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各个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这里介绍的是美国以外的其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在美国大力研究的带动下,这些国家都比较重视研究地面军用机器人.就各国目前的研制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各国选择的基本上都是一条遥控机器人与自主机器人相结合的道路;二是在遥控机器人的开发中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比较简单的、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危险环境作业机器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三是在地面军用机器人研究领域,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关于第一点,首先是一些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强的国家均制定了自己近期及长期的发展计划,这些国家主要有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它们同时开展遥控及自主地面车辆的研制工作,不断将自主车研制中开发出来的技术用于遥控车辆,以促进遥控车辆的实用  相似文献   

14.
西瓜收获机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日本开发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用途的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有其本身的特点:一般是在室外工作,作业环境较差,但在精度上不象工业机器人要求那样高;农业机器人的使用者不是专门的技术人员,而是普通农民,所以技术不能太复杂,价格也不能太高.本文介绍日本京都大学从上述立场出发,开发的西瓜收获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尽量减少战争对无辜平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避免对军事人员造成过高的伤亡,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陆军作战概念,就是采用小型自主车或称之为昆虫机器人。现在这种概念已在武器中得到了应用(既有杀伤性武器又有非杀性武器),同时它也反映了民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正在进行的航空和航天系统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技术开拓未来--2005年国际机器人展(日本)巡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机器人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就国外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慧  尹朝方 《机器人》1991,13(5):36-41
本文从信息控制的角度出发将机器人语言定义为能处理某些特定的“外部设备”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并将机器人语言成份分为两大部分,即机器人核心语言和机器人专用语言。然后分别综述了机器人专用语言和机器人核心语言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介绍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UN/ECE)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有关世界机器人发展的最新统计数据◆2000年世界工业机器人 (包括日本 )市场年销售量为98 ,700台 ,比1999年增加了25 %◆2000年世界 (除日本 )多用途机器人年销售量为51,700台 ,比1999年增加了20 %◆2000年销售额达到5.7亿美元 ,比1999年增加了14%  相似文献   

19.
精密1号装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密1号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立项研制的一台SCARA结构的4轴装配机器人.它采用直接驱动技术,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和定位精度,配有高性能的视觉和力觉传感器.本文介绍了精密1号装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功能特点.精密1号机器人控制系统以Intel公司的iSBC386/12系列计算机和iRMXⅢ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为基础,采用上、下两级分布式计算机结构.控制系统除具有一般的机器人控制器的功能外,还具有用户多任务编程、可基于视觉和力觉传感器信息控制、离线编程和图形动画仿真等特性.应用这个系统控制精密1号机器人进行了装配作业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有200多个单位从事的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我国没有一台机器人产品问世,更谈不上生产应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将工业机器人开发列入了计划,由机械部等机构组织了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等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攻关,主要立足于国产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特别是把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就把机器人技术和用户紧密结合起来,使我国工业机器人在起步阶段就瞄准了实用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