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试从爱情观入手,从历史的角度,对“依附爱情”、“奉献爱情”、《致橡树》爱情,来展开论述.突出赞美了《致橡树》的爱情观,认为这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存、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惜自身存在价值的爱情观是全新的人生理想和全新的价值观念,是积极上进的,它表现了现代社会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
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萌芽,早期启蒙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三言二拍"集中体现了这一新思潮,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妇女观、婚姻观,特别是爱情观,并直接表现了这一时期爱情婚姻方面行为方式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爱情观不是精神恋爱,也不是单纯的同性之恋,其真谛在于节制。庄子的爱情观是一种超然的情感,他专注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爱情背后"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通过对比较柏拉图和庄子爱情观,分析中西哲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 一、“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在文艺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柏拉图式的爱情”这句话,不知底细的人或以为是“罗蔓蒂克”或以为是柏拉图本人的爱情.那么,究竟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呢?它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呢?下面,就此作一粗浅探讨.柏拉图式的爱情既非“罗蔓蒂克”又非柏拉图本人的爱情。而是人们根据柏拉图本人对爱情的论述而概括出的一种爱情观——柏拉图的爱情观.它指的是没有形体的爱情,即理念  相似文献   

5.
超越世俗的爱情观念——分析《平凡世界》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凡世界》中,作者路遥通过几个年轻人的超世俗的爱情观,反映当时人们精神领域的深刻变化,同时借以表现出作者对爱情的理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在恋爱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恋爱心理不成熟,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择偶时过分看重颜值而忽视内在精神,呈现出肤浅浮躁的择偶心态;另一方面,人格不独立,不能完全胜任恋人角色。这主要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这一问题,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同时用力,尤其要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开展切实有效的爱情观教育。让大学生明白爱情的实质,从而以一种成熟的心理收获一份真正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海岩的小说描写了当代女性的人生百态.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全都青春、美丽,想要脱离贫穷.海岩对这些性格迥异的女性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对"依附爱情"的纯情女性爱莫能助;对"生存理念至上"的女性痛下杀手;对"内心坚守"传统的女性极力维护.海岩的这种女性审美观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骨子里形成的矛盾爱情观密不可分.海岩小说既追求爱情的唯美,又毁灭极致的爱情;在情爱模式上,他选择打破常规却又让情爱结果回归现实;面对爱情既渴望青春的激情,又不得不让爱情回归平淡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重视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正确的爱情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恋爱是大学生比较现实的问题,但目前不少大学生却对爱情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本文从教育者的角度以理性态度审视这些恋爱问题,认真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爱情情感的心理特点,全面阐述了正确的爱情观的内涵,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恋爱与异性友谊的关系,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正确对待失恋。  相似文献   

9.
在众人眼里,池莉是描写世俗生活的高手,其作品中的一些下层人物、普通工人、市民生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池莉也因此被誉为"小市民作家",专为小市民代言,对她的作品的评价就是"世俗性",但笔者以为仅此而断定她为世俗作家有失偏颇。爱情,作为文学永远不变的主题,也将是评价一个作家创作内容的主要方面,而对于爱情,池莉并非世人眼中所说的世俗,相反,她的爱情观是理想化的。本文将从池莉作品中对于初恋的看法来谈其爱情观。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人们将网恋误认为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实这是对精神之爱的意义的忽略.分析了现代人与古希腊人爱情观的区别,指出柏拉图式的爱的精神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超越性(爱的迷狂)、人格性和善(美)的目的性,爱的本质在柏拉图那里其实就是生命或精神.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研究"课题组对武汉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对爱情观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关的师资和教材;现有的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手段单一。要加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就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探索高校爱情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起高校爱情观教育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英格兰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不同,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却有着较多的共同层面,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共同的,比如爱情、婚姻等。本文从英语谚语的角度探讨一下英格兰民族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吸收英格兰民族文化之精华。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戏剧进入元代以后达到成熟并取得了高度的繁荣,描写婚姻爱情内容的作品一直占据戏剧中的多数。从元到明再到清,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巨变,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发生着改变。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进步,而作为思想领域中的爱情观亦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陕北民歌中的女性爱情观.文中通过梳理陕北民歌形成的过程,分析陕北女性用民歌表达自己爱情的方式.通过对陕北民歌中的女性情感与表达特征研究发现,陕北民歌中的女子敢爱敢恨和独特的原始自然天性,为陕北民歌增添了无限生机,使得陕北民歌独具特色、经久不息、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5.
纵观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可以看到一条消解与坚守神圣爱情的线索.从早期表现理想爱情到表现爱情的虚无,直至最后表现对爱情的绝望,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一步步展示了神圣爱情的被消解.同时,作为一位富于责任感的作家,方方从未放弃对神圣爱情的坚守,她在爱情书写中表达着对爱情、生命的终极思索和关怀.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不少青少年存在理想主义、功利主义、颓废主义和纯肉欲的爱情观,产生的原因也不少。应从沟通方式、法制教育、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爱情观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7.
宋词所抒之情以男女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归纳起来,宋词中的爱情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夫妻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从这些词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婚姻恋爱情况。  相似文献   

18.
宋词所抒之情以男女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归纳起来,宋词中的爱情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夫妻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从这些词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婚姻恋爱情况。  相似文献   

19.
运用解构方法,审视《荆棘鸟》中的深层哲理意蕴: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类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压抑史,无拘无束的满足生命需求不可避免地会与外界环境、历史积淀发生冲突,因此,人的价值观、爱情观、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他所在的环境及历史积淀的束缚与限制,有时,这种既定情结、外界客观条件还会左右生命模式的形成,显示了历史积淀对生命意志的强大束缚。《荆棘鸟》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展示了生命模式与土地情结之间的冲突与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圣母崇拜与骑士文学的典雅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骑士文学中的典雅爱情在西方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并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圣母崇拜对于典雅爱情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圣母崇拜有利于塑造和培养骑士精神,骑士的典雅爱情中也处处显露出浓郁的圣母崇拜的宗教情结,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骑士精神的基督教特征:禁欲、贞洁、忠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