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酰胺11/聚酰胺1010(PA11/PA1010)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了PA11/PA1010共混物的力学与结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1010对PA11同时具有增韧、增强作用;当PA11/PA1010为70/30时,共混物开始出现两个结晶峰和低温熔融峰;共混物的结晶和熔融以PA11为主,兼具有PA11和PA1010的优良性能;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与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极大值。  相似文献   

2.
何彬  李迎春 《塑料科技》2008,36(5):32-35
以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HDPE/HDPE-g-MAH/聚酰胺11(PA11)共混物,讨论了增容剂HDPE-g-MAH对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g-MAH的加入使共混物熔体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增强,同时使共混物黏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减弱;随着HDPE-g-MAH含量的增加,共混物表观黏度先增加后减小,其含量为2%时共混物黏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在PP/PA6/POE-g-MAH三元共混增强聚丙烯熔体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纳米蒙脱土、PE对PP/PA6/POE-g-MAH共混体系熔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蒙脱土PP母料用量的增加,PP/PA6/POE-g-MAH共混体系熔体强度不断降低,而且降低程度比较显著;而随着蒙脱土PA6母料用量的增加,熔体强度先降后升;在PP/PA6/POE-g-MAH共混体系中加入5~20份的LDPE,不能有效地进一步改善其熔体强度,反而降低了熔体强度;加入10份以下的HDPE时,熔体强度改善效果也不明显,但当HDPE的用量较多时(20份时),其熔体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可达纯PP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将聚酰胺6(PA6)与市售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共混,制备PA6/ABS共混物。研究了ABS树脂的用量对PA6/A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苯乙烯及丙烯腈共聚物(SAN)和ABS粉料熔融共混制得不同胶含量的ABS/SAN共混物。研究了不同胶含量的ABS/SAN共混物对PA6/A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在PA6/ABS/SAN共混物中引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SAM)树脂取代部分SAN树脂,研究了SAM树脂的加入及引入顺序的不同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BS树脂的用量在50%~60%左右时共混物性能最佳。随ABS/SAN共混物胶含量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逐渐降低。随SAM树脂替代SAN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先降低后增加。但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降低明显,而SAM树脂的引入顺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使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尼龙11(PP/PA11)共混物的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PP/PA11共混物为假塑性流体,在不同温度下,其非牛顿指数为0.4~0.6,其表观粘度随着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当增容剂质量分数为5%时,表观粘度达到最大值,增容剂的加入使体系的粘流活化能减小,熔体的流变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尼龙1010含量的聚乳酸/尼龙1010 (PLA/PA1010)共混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PLA/PA1010共混物的结晶行为、断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加入PA1010后,改善了聚乳酸的结晶能力,特别是当PA1010质量分数为10%时,对促进聚乳酸的结晶比较有效。当PA1010质量分数为10%时,熔体黏度最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最好,充分显示出PA1010较好的熔体流动性。共混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PA1010质量分数达到10%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最佳值;分别为13. 43%和3. 84 k J/m~2,与纯PLA相比分别提高了52. 79%和19. 63%。  相似文献   

7.
以尼龙(PA)6为基体树脂,含磷超支化聚酰胺(HBPA)为改性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PA6/HBPA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及热重(TG)分析研究了HBPA含量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HBP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逐渐接近于1,熔体向牛顿流体转变;熔体表观黏度下降,加工性能得到改善;熔体黏流活化能增大,对温度的敏感性变强。加入少量的HBPA能够提高PA6的力学性能,当HBPA质量分数为0.5%时共混物拉伸强度最大,由纯PA6的62.6 MPa增加到72.4 MPa,当HBPA质量分数为1%时,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最大,分别由纯PA6的228.3%和19.8 kJ/m2提高到284.7%和24.5 kJ/m2。LOI测试和TG分析表明,HBPA可通过促进凝聚相成炭,提高PA6的阻燃性,当HBPA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物的LOI最大,达到28.4%。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种类的丁腈橡胶(NBR)与聚酰胺6(PA6)熔融共混制备了聚酰胺6/丁腈橡胶混合物(PA6/NBR),考察了共混过程中转矩值的变化,并研究了不同腈基含量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及耐溶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相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熔体黏度、体积溶胀率与质量溶胀率均显著提高,但拉伸强度下降。红外光谱分析表面NBR与PA6在高温高剪切作用下存在微化学反应,并且随腈基含量的增加,PA6/NBR共混物的平衡转矩值增大,拉伸强度明显提高,耐溶剂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密炼机上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11(PA11)/含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材料,分别采用旋转流变仪和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共混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A11及其阻燃共混材料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阻燃剂的加入降低了PA11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但与PA11没有发生相分离。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随阻燃剂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玻璃态阻燃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  相似文献   

10.
李驰  陈春银  王标兵 《塑料》2011,40(2):92-94,32
通过原位熔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酰胺11(尼龙11)/马来酸酐化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共混材料,采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PA11及其共混物融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在200~230℃下的非牛顿指数n为0.538~0.775.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表观黏度趋于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