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坚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242-243
在我们一些中医医务人员中,有不少人说:"我们中医是辨证论治."当我们讲中医学的特征时,也每每只言"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而对"辨病论治",不愿提及,不去研究,有的甚至把辩病论治与辩证论治对立起来. 其实,中医单纯的辩证论治是不能真实地反应中医学的本质.那么当我们去说中医学的特征时,首先要明确是相对谁而言.凡说特征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其共性的东西.很明显,我们讲中医学的特征,是相对西医学而言,辨证论治是我们的特色,但前提是辨病论治是二者的共有.但现在我们只讲异,不求同,甚至于扬言中西医无法结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辨病论治不是西医的专利,也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冠心病方法。方法对冠心病分型、病理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祖国医学辩证论治,采用治标治本两法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王志意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05-1106
辨病与辩证,是诊治中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又可谓一体。中医学比较注重辩证而忽视辨病,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辨病;西医学注重辨病而忽视辩证(对症)治疗。为了正确理解辨病与辩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辨病与辨证的含义中医学有人称之为经验,实际上是指辨病而不辩证。所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证实,海洛因依赖者失眠症的患病率高达99%,失眠贯穿于吸毒及脱毒治疗的全过程,甚至有时成为戒毒成功的主要障碍,作者谈一下海洛因依赖者失眠症的中医辩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脉管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脉管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55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4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管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和病情进行对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脏躁是以精神忧郁、烦躁不宁、哭笑无常、呵欠频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神”的活动失常范畴。本病可见于多种现代疾病中。《金匮要略》对其予以形象地描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目前多宗《金匮》之论从心脾论治,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脏阴不足而产生干燥,躁动之象。笔依据中医学的“五神藏”学说,即将神的活动概括为神、魂、魄、意、志五个方面,分别为五脏所藏。认为五脏中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脏躁而非仅在于心脾。该病病机除脏阴不足外,五脏之气血阴阳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笔在临床对脏躁病运用了从五脏论治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验证,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辨证论治胸痹的文章很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觉缺少一个能够指导临床理疗方药的理论核心。作者通过对文献、人体生理、病理机制、治则、方剂、加减用药的研究,得出了病机在辨证论治胸痹病的核心作用,揭示病机辩证论治是贯穿胸痹病治疗始终的核心思想。并进一步阐释了病机辩证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时空性。病机辩证论治对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辩证施护是中医学的特点,通过学习祖国医学有关的护理内容,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医护理内容与西医护理有所差异。临床上中医用辩证的方法对各种症候病因、病理、病位、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而后进行辩证论治。护理在辩证论治中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生活起居、饮食调养、服药方法、针刺疗法等等都具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amsay Hunt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消除或减少后遗症.方法 将临床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用药物及物理治疗.其中治疗组以针灸辨证取穴及对症取穴.对照组不针灸仅采用药物及物理治疗,共治疗60 d.统计疗效.结果 与结论 针药结合、辩证论治Hunt综合征的疗效显著.针药结合、辨证论治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韩旭 《华夏医药》2006,1(3):204-207
《伤寒论》有着唯物的自然观和朴素的辩证法。在桂枝汤的证治上就有不少的体现,如在《伤寒论》的397条经文中,述桂枝汤正局主治的有7条、变局的5条、变法的7条、禁忌的3条、化栽选治变证的16条,治合病及太阴、阳明病的7条。以上凡45条,从桂枝汤正治变化的角度充分表达了张仲景丰富的临床辨证法思想。本文从”辨桂枝汤证既立足于整体,又着眼于局部”、”把桂枝汤证看成是朕系的疾病运动发展过程”、”桂枝汤症的常治与变治”及”真假桂枝汤证的辨证思想”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伤寒论》六经辨治的哲学观点。《伤寒论》根据人体正气损益,邪气进退,将桂枝汤的证候、包括病变部位、证候特点、脏腑所损、寒热所趋、邪正消长等,从整体的、运动的、朕系的角度来举网辩证,而不把桂枝汤看成是绝对的、局部的、静止的、孤立不变的过程,较好地避免了诊治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形成了理法方药比较完整的辩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对于疾病的系统认识和辩病论治理论的提出源远流长。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辩证论治的大力推崇.中医辨病理论进渐弱化。本文简要论述辩病理论的源流和辨病与辨证之间的关系,认为在21世纪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医辩病理论,将辩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风为内科四大证(风、痨、臌,膈)之一,又名卒中。这是古代医家根据自然界“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特性类比命名的。笔者谨察“瞳象”列入中风证侯,进一步探索中风辩证论治的科学基础,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测其中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辩证论治在治疗妇科病中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痛经、崩漏的临床辩治体会,深刻阐释中医辩治论治的重要性。结果在对痛经和崩漏治疗中,运用辩证论治收到较好疗效可以看出,在临床上对常见妇科病进行详细的辩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辩证论治在妇科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之得当往往能取得极佳疗效。  相似文献   

14.
齐卫 《中国实用医药》2009,4(5):205-206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证型和辩证论治。方法将本院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门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4例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和辨证论治。结果治愈93例,治愈率75%,好转26例占20.5%,总有效率95.9%。结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调理、温养、滋补、疏泄、清解等方法,取得良好的疗效。有着西医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辨病治疗与辩证治,病证结合,是皮肤科诊断治疗的重要方面,现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1 辨病治疗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无论中医西医,辨病治疗的含义大致相同,即根据患病部位的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病状(指症状、体征)特点,辨析诊断疾病,进行治疗以达治愈疾病目的,它是中西医结合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方面。辨病治疗在皮肤科有特殊意义,皮肤科疾病较其它科具有表露、直观、可见的特点。其体征多,往往表现  相似文献   

16.
感冒是常见的、多发病,一年四季皆有,男女老幼皆患。虽然本病多数为轻浅之疾,但临床诊疗工作中有时有两种情况应引起注意。一是不慎审病因辩证论治,却应用中西药专事发汗;二是忽视本病多可影响机体脏腑功能,传变它证,从而导致失治和误治引起不良后果。尤其是对于体弱之小儿,老人,可造成生命危险。根据个人临床实践,现就治疗感冒一病,浅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从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门诊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80例,根据临床症候进行辩证论治,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经3个月治疗后按照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总有效350例,总有效率92.1%。结论说明经积极的辩证施治,可以到达调整机体阴阳失衡,恢复内环境紊乱;治疗过程中谨守病机,从证论治;促进患者的月经周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一中一百余个医案中的发热病症的辩证和治疗进行分析。通过对医案的阅读和分类,以及用药的频率检索,来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仔细的阅读分析,对王泰林治疗发热病的治法治则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辩证方式汇通伤寒、温病两大流派的精华来结合辩证。治法善用清法、下法、和法。用药善用清热生津,芳香化湿,疏解气郁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在中年以后且随年龄增长而递增。是属于心血管疾病之范畴,易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目前衡定高血压的标准为WHO国际组织规范有两种:成人血压收缩压≤18.6kpa(140mmHg),舒张压≤12kpa(90mHg);一成人高血压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6kpa(95mmHg)。大多数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期论治的中医临证思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取病证结合、分期论治的中医临证思维方式,在辨病的基础上,根据水肿程度、激素用量、尿蛋白变化及水肿与激素用量相结合情况进行分期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