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束鹿凹陷在形成期以及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下,派生出大量的断层。断层的产状分为顺向断层和反向断层,断层的不同组合样式及断距的变化影响着油藏的分布。以凹陷西斜坡为例,在斜坡的构造背景下由反向断层所组合的组合样式更有利于油气在下倾方向聚集成藏,而顺向断层在小断距且砂体发育的地层的下倾方向不易成藏,油气更易于聚集于上倾方向的圈闭中。  相似文献   

2.
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和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对油气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条件及聚集规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在系统阐述油气侧向倒灌运移所需条件和聚集规律的基础上,从油气运移所需动力条件和聚集分布部位上探讨了二者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所需条件不同,油气垂向倒灌运移所需条件是上覆源岩具有超压和发育输导断裂,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古超压约为5 MPa,大于所有遇到的各种阻力之和,且发育有大量SN向展布、断裂密度为0.5~1.8条/km的输导断裂;而油气侧向倒灌运移条件是受到上覆区域性盖层的阻挡,油气不能通过断裂穿过区域性盖层向上运移.垂向和侧向倒灌运移油气聚集规律也不同,垂向倒灌运移油气聚集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主要聚集在顶部储层中,而侧向倒灌运移油气则主要聚集在区域性盖层之下高的砂地比地层中;垂向倒灌运移油气主要聚集在输导断裂下盘,而侧向倒灌运移油气则主要聚集在输导断裂上盘.  相似文献   

3.
潍北凹陷断裂系统复杂且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前人较少涉及凹陷整体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成藏作用的研究。为此,基于地震及地球化学资料,系统研究了该区断裂的展布特征和活动特征,探讨了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根据断裂走向将潍北凹陷断裂划分为北西西向、北西向、利渔-灶户、北北东向4组断裂系统;4组断裂系统主要有断阶型、反“Y”字型、“Y”字型以及负花状等多种断裂组合样式,主要形成于凹陷拉张断陷期,并且受到走滑挤压的影响。结论认为,断裂系统中不同走向的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明显,深大断裂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北西向、北北东向断裂系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利渔-灶户断裂系统控制了凹陷最主要的含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4.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的西部,整体为SE倾向、NE走向的单斜构造.斜坡断裂十分发育,断裂走向多为NE或NEE向,与斜坡倾向大致垂直.断裂样式主要为雁列式阶梯状断裂和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构成的Y字型、反Y字型、树枝状组合断裂,反映所受拉张和张扭应力作用较强烈.斜坡由高阳、雁翎和西柳三个构造带组成,雁翎构造带多发育断块和小型断层鼻状构造,高阳构造带发育较大规模的断层鼻状构造,西柳构造带发育小型的地堑式断槽构造,断块和小型断层鼻状构造发育.斜坡发育期主要位于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喜马拉雅早期构造运动对斜坡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沙河街组中、下部沉积期属于深层古隆起构造背景上的继承性披覆发育期.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高邮凹陷古近系现今地层水化学、水动力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邮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对高邮凹陷古近系地下水动力的成因和演化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测了下一步有利勘探区.结果表明:高邮凹陷上含油系统南断阶和北部柘垛低凸起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深凹带发育泥岩压实水离心流;中含油系统大气水下渗影响范围变小,泥岩压实水离心流区向北偏移,影响范围进一步减小,越流泄水区范围扩大.油气的运移、聚集、成藏与地下水动力密切相关.南断阶、北部柘垛低凸起及局部隆起区在构造抬升剥蚀期,断裂活动、开启,大气水沿断裂带下渗,同时油气通过浮力沿断层再分配或者散失,油气不断运移调整、油气藏遭受破坏;而高邮凹陷内斜坡、永安-富民西部地区、南部断阶带真②断裂下盘及周庄-陈堡地区水动力条件优越,为较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6.
断层在东辛浅层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浅层主要有平行状断块、环状-放射状断是、羽状断块、帚状断块四种断块模式。断层的输导性主要受断层级别、断层活动的周期性以及断层产状的控制。二、三级断层向下多断至沙三段烃源岩,向上可断至东营、馆陶组、明化镇组,为主要的控油断层;断层活动周期性控制油气垂向周期性运移;东辛浅层断面形态有同向断层、反向断层、地堑状、地垒状和“Y”型断层。断层的封闭性主要受断层性质、落差大小、断面形态及断层两盎地层接触关系、断面能否形成较大排替压力的低渗带等多种因素控制。可以根据断裂充填物、断移地层的砂泥比值、断层面倾角陡缓、是否存在孔隙流体超压、压力系数的垂向变化、断移地层内垂向地温梯度的变化以及泥岩涂抹分析来综合判断断层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中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最大的富烃凹陷,近年来在白云凹陷东北部获得了多个商业性轻质油气藏,勘探前景良好,但对其原油运移、聚集成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油气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以及油气成藏综合研究,探讨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气藏分布特征,研究了原油的输导体系及其运移和聚集特征,建立了原油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是原油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顺源型油源断裂和向源型油源断裂都具有良好的输导性能,由物性较好的珠江组下段砂体组成的构造脊1和2为原油侧向运移的优势路径; 原油主要聚集在反向断裂控制的翘倾半背斜圈闭中,具有“内气外油”的差异聚集特征; 原油成藏具有“断-脊输导、断-盖控聚、差异聚集”的特征。白云凹陷东北部展现了以断裂为依托,沿构造脊找油的良好勘探方向,对白云凹陷及其邻区的深水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砂侧向分流输导是目前南堡凹陷油气勘探中的"瓶颈"问题,为了系统查明油源断裂向两侧储层侧向输导油气的条件及能力,利用274口探评井数据及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了储层连通性界限及有利断-砂配置类型,指出南堡凹陷优势的断-砂侧向输导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1)垂向输导通道为成藏期活动开启的油源断裂;2)上覆存在高品质封盖层;3)断-砂配置类型为反向正断层(上盘)或顺向正断层(下盘);4)储层砂地比值大于20%,即具有较好物性和储层连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指数(T),并应用其对南堡凹陷中浅层16口井83个断-砂配置侧向运移输导油气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指数大于2时有利于油气从断裂向储层侧向分流运移.应用NP1-5井进行验证,吻合程度较高,表明该方法用于评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徐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3,(5):17-23,55,128
为研究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在松辽盆地升西—徐家围子向斜区葡萄花油层和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断裂输导、封闭与油气分布之间关系分析方法,研究升西—徐家围子向斜区葡萄花油层和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控藏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由于油运移方式不同,2个地区断裂输导油和聚集油作用存在差异性,升西—徐家围子向斜区断裂对葡萄花油层油运移起垂向输导作用,杏北地区断裂对扶余油层油运移起侧向连接输导作用;升西—徐家围子向斜区葡萄花油层油主要聚集在油源断裂上盘,即断裂密集带内,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主要聚集在反向断裂的下盘,即断裂密集带两侧,且反向断裂断距越大,越有利于油聚集.该研究结果对认识松辽盆地凹陷区下生上储式和源外隆起区上生下储式油气成藏规律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断裂在方正断陷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在断裂发育及系统划分基础上,采用断裂系统与油气分布之间叠合分析方法,研究方正断陷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与分布控制作用及模式.结果表明:方正断陷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与分布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Ⅵ类断裂系统为东部油气运移提供输导通道,其下盘断鼻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2)反向Ⅰ、Ⅳ类断裂系统为西部油气聚集提供遮挡条件,并且其封闭能力控制油气聚集.断裂系统控藏模式包括:(1)Ⅵ类断裂输导下盘在断鼻构造中控藏模式;(2)反向Ⅰ、Ⅳ类断裂下盘遮挡圈闭控藏模式.研究结果对认识方正断陷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指导该地区油气勘探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震前后地气耦合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预测一直是地质学界的一个难题,通常只从地质学单方面来研究地震问题.地球是一个系统,单从地球内部寻求和解释地震问题,很难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内部的物质转换、能量传输、信息交流,而这些物质、能量、信息最终又通过地表物质等媒介传入大气,大气又通过地表物质将其物质、能量、信息传入地球内部.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传输过程中,通过地表温度的变化与地球内能释放的模糊函数分析进行地震的长期预测,通过地表物质、能量、信息传输媒介的模糊函数分析作中期地震预测研究,通过地震云和未来震中周边的晴天突然降水做震前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2.
改革破除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却又出现收入的贫富悬殊,并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形成了各方面利益关系和社会的不和谐。当前,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当务实之急是:整合社会成员多元利益,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实现利益资源的共享;缩小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抑制不合理的贫富悬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推进改革、实现教育培训重点的战略性转变中,学校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政治、学术、文化氛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4.
自由观念虽从西方传人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自由的理论。它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观点中: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道家提倡的是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它们两家的基本观点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后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是一项动态规划,在进行时,应首先明确规划的目的、任务、范围和深度,然后经过全面调查,收集资料、认真研究,找出症结,故此进行分析、综合,提出几种规划方案,进而通过实施可行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论证提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背景下,剖析奥运会与世博会在社会演进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主要从世博会与奥运会的历史功效、现代世博会与奥运会的地位比较、两大盛会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城市效益以及赛事举办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了阐释与分析,并针对新时期两大盛会的宗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后勤服务社会化与物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上,提出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的定位和作用及对其质量的要求 ,论述了要从四个方面加强编辑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际联合办学的实践,对加强高校与社会的横向联系,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层次的联合办学的意义、形式及成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总结。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研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科学、物理科学的本质是探索自然和宇宙,回答它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即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本文亦旨在此处做尝试、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