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谭敏 《小城镇建设》2007,(10):73-76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建设任务,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文章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切入点,以特定的经济发展和地域发展条件为背景,以珠三角典型城市中山市为代表,探讨了珠三角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的现状情况和地域特征,并从村庄整治规划编制、规范农村建设行为、加强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谢健 《小城镇建设》2004,(11):10-11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绝对贫困的农村的二元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农村凭借大城市的辐射,走上了苏南模式的发展道路;但远离大城市的温州农村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发展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与温州农村工业化进程相一致的则是小城镇的蓬勃发展。    小城镇建设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获得足够的建设资金,二是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三是如何解决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的城市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因…  相似文献   

3.
一、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文明建设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起着至关性的作用。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形成了农村环境的“脏、乱、差”、各项配套设施的严重不足、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农村教育程度普遍过低和农民意识不够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乡村分类主导下的基础设施配置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下,乡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短缺、设备落后老化、设施严重匮乏、相关的标准规范缺位等。本文基于对乡村地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乡村类型多样性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于不同类型的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有不同的要求,以期对村域范围内基础设施的选择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正>因受经济基础的限制,生产理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这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重视对农机具的推广,让广大农户转变自己的生产理念,认识到农机具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农机具使用以及推广进行分析。1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机具推广的重要意义1.1有助于促进农村生产模式的发展对于我国各地区的农村发展而言,新农村建设是非常丰富并且广义的,它不是简单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而是改变农村中的落后生产模式,继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如,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打破以往落后的生产模式。在这个  相似文献   

6.
以阳曲县为例,就纯农区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作了探讨,并根据阳曲县山区和平川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基础,以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为重点,针对性的提出几种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类型区划谱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的类型特征,在综合考虑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地形地貌、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农村村庄数量密度等多项因子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数据的叠合(Overlay)分析技术,分析并初步确定我国农村住区的类型谱系.指出: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可以划分116个基础样本类型,用于不同建筑气候区划、地形特征等条件下各地区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的分类指导;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具有迅速跟进和农村住房建设数量迅猛增长的趋势,建设标准分类指导的意义更为重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454个数据库样本类型,建立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类型数据库的基础数据.这项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各类农村住区规划、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较快,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地区间现代化建设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使得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客观性问题。农村地区作为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农村学生的教育性问题也逐渐突出。从农村问题学生的成因出发对家庭因素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改革已经迈过了三十个个春秋,在这其中,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发展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也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是实现全新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剂。一直以来国家都对新农村建设非常关注,也制定了不同的方面和形式的文件,新农村建设已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入手,研究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出现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手段以及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规划理论认为,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结构的演变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换句话说,城市的空间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证明,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城市规模的成长速度,而不仅是经济发达的程度.当城市发展速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合理的发展模式"会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11.
李斌 《中外建筑》2012,(8):62-64
结合四明山区优越的区位和自然条件,从四明山区农村的特点分析入手,通过村庄建设用地分类、建筑文脉、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研究,提出适宜余姚市四明山区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望对山区村庄整治规划与建设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设施共享、空间共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索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策略,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创新模式,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一种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强化了乡村规 划的引导作用,为乡村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 向。然而,尽管当前对于乡村规划实践的关注 较多,但针对乡村规划理论的探索较少,导致 乡村规划未能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乡村规划 更多地沦为一种市场资本单向往乡村渗透的 扩张工具。本文将核心—边缘理论引入乡村 规划理念的探索,提出强化核心、开放边界的 乡村核心—边界理念,使乡村在保留特质的基 础上适应时代发展。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 以厦门市欧厝村为例,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 合,在分析作业方式、文化认同、聚落形态三 方面凸显的问题的基础上,以乡村核心—边 界理念为指导,从产业、文化与空间三方面提 出较为系统的振兴策略,为类似的村落规划 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乡空间统筹下的厦门农村发展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唯山 《规划师》2007,23(2):8-11
城乡统筹及城乡空间整体规划是城市和农村"双赢"发展的有力保障,全面解决好农村建设发展问题,应当关注农村的主动城市化和被动城市化两种模式.厦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根据"以城带乡统筹规划"的基本思路,对城乡空间发展进行统筹布置,强调对非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农村发展实行整体规划,采取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并举的农村空间发展模式,实施农村"金包银"等建设工程,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边缘区乡村是一类介于城市与外围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边缘区乡村规划的特殊性,其发展规律无法遵循传统城镇建设发展规律。因此,城乡统筹的初衷应该从整体考虑、从宏观调控,按照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去寻找边缘区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思路,通过不同村域经济类型和不同区域地理类型两方面入手研究边缘区乡村居住空间形态,构建出乡村组合类型下的苏州市边缘区乡村居住空间导则,为塑造良好的边缘区乡村人居环境提供指导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三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劲松 《城市规划》2012,(1):33-38,45
城乡统筹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城乡统筹,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和农村支持城市的双重作用机制,使城乡成为一个有机互补的整体,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广东实践为样本,提出了城乡混杂——城乡分野——城乡融合的城乡统筹三阶段理论,并总结了三阶段从"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到"城乡互补、相得益彰"到"城乡一体、服务均等"的不同发展特征,以及相应的规划对策与改进措施,促进城乡发展最终形成以"三社区、三网络"覆盖全部城乡社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的"理想城乡"模式。  相似文献   

17.
苏南水网地区乡村地域特色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的地域特色是一定区域范围肉居民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殊表现。苏南水乡在其独特的水网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后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建设逐渐迷失自己的方向,导致乡村地域特色逐渐消逝,成为“干村一面”的城市向外扩张的一部分。通过对苏南水网地区乡村地域特色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并剖析目前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乡村特色缺失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旌,为我国的乡村地域特色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边村是城乡结合部中一种典型的聚居形态,尽管通常被归类为“乡”,却不同于远郊村。城边村因其区位条件特殊而具备多元化的功能,如承载城市的低收入者住宅、城郊仓储式商业、小规模无污染工业和都市农业等,这些职能对于稳定、完善和提升整体人居体系格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我国当前的城乡二元制度对城边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性缺乏足够的尊重与引导,对此本文认为对于城边村,要注重从实现整体人居体系城乡融合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要素自由流通的需求。城乡规划要突破土地制度的局限,多渠道满足城边村城镇基础服务升级的需求,多层次应对城边村土地资源入市的需求,从而确保城边村基本居住的权益得到不断提升,自由经营的需求得到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9.
以改善乡村环境和空间形态作为研 究的起点,通过中日乡村营造系统的对比研 究,提出基于人、地、村三方维系的乡村营造 新模式,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乡村营造过程 中人、地、村三方,探究其背后所存在的各自 特质以及三方维系,借鉴中日乡村营造的成 功案例,从建立乡村规章,及振兴乡村产业, 至优化乡村环境,归纳总结出现代乡村建设 所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营造准 则,以及具体的做法要求,为国内的乡村振 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历了30余 年城市建设高峰期,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带 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建设对城市郊区村 庄冲击很大,设施齐全的商住楼盘与相邻村 庄形成强烈反差,解决好农村发展问题刻不 容缓。文章总结广州市村庄规划历程,分析村 庄特点与规划设计工作内容以及广州城市化 进程中城郊村发展趋势,借鉴国外乡村建设 的经验,结合从化街口街赤草村村庄规划案 例,研究城郊村村庄规划工作中的问题并提 出建议,为村庄规划建设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