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S100B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33例DEACMP患者血清S100B蛋白、GFAP水平,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动态检查DEACMP患者病情变化,并与32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DEACMP组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0.60±0.21) ng/ml]、GFAP水平[(226.58±90.05)ng/ml]明显高于急性CO中毒组[分别为(0.50±0.20) ng/ml,( 183.04±73.01 )ng/ml]和DEACMP组恢复期[分别为(0.51±0.16) ng/ml,( 183.25±81.76)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DEACMP组血清S100B蛋白和GFAP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有显著相关性(急性期r=0.466,P=0.006;恢复期r=0.365,P=0.037).(3)DEACMP组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GFAP水平无效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4) DEACMP组急性期ADL、HDS、IMCT评分[分别为(45.21±9.69)分,(8.26±6.31)分,(9.91±7.52)分]与恢复期[分别为(33.67±13.62)分,(15.91±10.83)分,(19.06±10.37)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DEACMP存在二次脑损伤,胶质激活在DEACMP脑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S100B蛋白、GFAP水平可能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患者和肽素、血清S100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DEACMP患者39例(DEACMP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36例(ACO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和肽素、血清S100B和GFAP蛋白水平;以及DEACMP组和ACOP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NI)和Rivermead行为记忆检测第三版(RBMT-Ⅲ)评分。结果急性期DEACMP组和急性期ACOP组和肽素、S100B和GFAP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DEACMP组与急性期ACOP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恢复期DEACMP组和肽素、S100B和GFAP蛋白水平均高于恢复期ACOP组和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DEACMP组与急性期ACOP组NIHSS、CDR-NI和RBMT-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恢复期两组NIHSS和CDR-NI评分均明显降低,RBMT-Ⅲ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恢复期DEACMP组NIHSS和CDR-NI评分均高于恢复期ACOP组,RBMT-Ⅲ评分均低于恢复期ACOP组(均P<0.05);和肽素、S100B和GFAP蛋白水平与NIHSS和CDR-N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RBMT-Ⅲ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和肽素、S100B和GFAP与神经功能损伤有关,能反映DEACMP患者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行为的影响及与血清S100B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各种感知觉刺激、视听刺激、主动及被动肢体训练等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采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删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分别在于预后3,6,12,18个月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干预组HIE患儿MDI评分从12个月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2个月:干预组(96.6±9.4)分,对照组(86.8±9.5)分,P〈0.01]。于预组HIE患儿PDI评分从6个月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6个月:干预组(91.6±9.2)分,对照组(82.2±11.0)分,P〈0.01]。两组HIE患儿随着月龄的增长.血清S100B蛋白的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在出生后两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较高,且没有差异(P〉0.05);从3个月开始,干预组患儿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降低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3个月:干预组(1.29±0.15)ng/L,对照组(1.40±0.14)ng/L;6个月:干预组(1.06±0.21)ng/L,对照组(1.26±0.22)ng/L,P〈0.05,P〈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够改善HIE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血清S100B蛋白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11月—2006年2月新乡市5所医院收治的DEACMP患者33例(DEACMP组)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32例(ACMP组),并将同期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健康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检测3组受试者的血清醛固酮水平;并采用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动态评估DEACMP患者的病情变化;分析血清醛固酮水平与IMCT、HDS、ADL评分的关系。结果 DEACMP组急性期血清醛固酮水平高于ACMP组和正常对照组,ACMP组血清醛固酮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恢复期血清醛固酮水平〔(135±43)ng/L〕低于急性期〔(163±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患者恢复期ADL评分较急性期减少,而HDS、IMCT评分较急性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EACMP组血清醛固酮水平与HDS评分及ADL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DEACMP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显著增高;其动态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变化基本一致,故动态检测血清醛固酮水平可以作为判定DEACMP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病例组)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及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根据脑梗死灶面积大小≥5 cm^2和〈5 cm^2分为大面积组(21例)和小面积组(19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和脑梗死灶大小的变化,并观察病例组脑梗死灶面积与NSE、S100B蛋白水平的关系。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其与病例组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①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32.57±7.12)、(2.15±0.43)ng/mL]明显高于健康组[(7.34±1.98)、(0.34±0.07)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26、8.92,P〈0.01)。治疗2周后,病例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18.72±3.65)、(0.97±0.18)ng/mL]均较治疗前[(32.57±7.12)、(2.15±0.43)ng/mL]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脑梗死灶面积[(4.37±1.06)cm^2]亦较治疗前[(5.75±1.58)cm^2]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31、2.34,P〈0.05或P〈0.01)。②病例组脑梗死灶大面积组NSE、S100B蛋白水平[(38.56±8.14)、(2.38±0.49)ng/mL]明显高于小面积组[(24.30±6.17)、(1.83±0.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2.30,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与脑卒中灶面积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程度、面积、疗效评价和预后估计的血清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选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相关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DEACMP组和ACOP组急性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显著升高,而5-羟色胺显著降低(P<0.05),DEACMP组和ACOP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DEACMP组和ACOP组与其急性期比较,血清CRH、NOS显著下降而5-羟色胺水平显著升高(P<0.05).DEACMP组急性期常识记忆注意测试评分(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显著低于ACOP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ACOP组(P<0.05).治疗后DEACMP组恢复期IMCT、HDS评分显著升高,ADL评分显著降低(P<0.05).CRH与NOS呈正相关,与5-羟色胺呈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33例DEACMP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血清IGF-1水平,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动态评估DEACMP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与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后未发生DEACMP的患者(ACMP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DEACMP组急性期血清IGF-1水平[(136.10± 51.51)μg/L]低于正常对照组[(192.91±145.97)μg/L,P<0.05],DEACMP组急性期与ACMP组[(156.51± 93.13)μg/L]比较,ACM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恢复期血清IGF-1水平[(187.69±92.46)μg/L]较急性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EACMP组急性期ADL、HDS和IMCT评分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EACMP组中IGF-1水平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377,P=0.03).结论 IGF-1在DEACMP脑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保护作用,血清IGF-1水平可能作为临床转归、疗效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和C-反应蛋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6月至2005年10月诊断为MPP的住院患儿56例,其中急性期病人33例,恢复期病人23例,正常体检儿童13例作为对照组。住院24小时内取静脉血2ml,离心后取血清定量测定PCT,对各组PCT、CRP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PCT值分别为0.27(0.17~0.35)ng/ml、0.18(0.13~0.23)ng/ml,正常对照组为0.14(0.13~0.16)ng/ml。急性期PCT观测值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恢复期PCT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RP值分别为16.2(8~25.5)mg/L、8(8~8)mg/L,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急性期PCT、CRP仅轻度增高,恢复期降至正常范围。PCT测定有利于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肺炎;但不能区分病毒和支原体感染,需要进一步结合病原学检查(如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抗体等)及临床特点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100B蛋白水平与帕金森病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对符合人选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帕金森病组(35例),登记病史及进行详细查体,进行Hoehn-Yahr分期,并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fe,ADL)评定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收集与帕金森病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5名)。两组均测定空腹血S100B蛋白水平,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帕金森病组血S100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0998±0.0491)μg几vs(O.0503±0.0395)μgL]O=4.653,P=0.000);帕金森病患者Hochn-Yahr分期各期之间的血S200B水平相比较呈正相关(r=822,P=-0.000)。结论血清S200B蛋白与帕金森病人Hoehn.Yahr分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反映府睛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蛋白尿组27例、微量蛋白尿组29例、大量蛋白尿组30例)血清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8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CRP水平【(5.18±0.59)、(9.87±1.02)mg/L)]、尿IgG[(20.02±1.98)、(36.17±4.01)mg/L]、Alb[(70.46±7.12)、(260.31±24.08)mg/L]、TRF[(4.48±0.51)、(5.61±0.58)mg/L)】、α1-MG[(29.87±2.82)、(55.64±5.70)mg/L]、β2-MG[(2.57±0.31)、(5.28±0.62)mg/L]等各项微量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肾病患者尿中自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CRP及各项尿IgG、Alb、TRF、α1-MG、β2-MG等各项微量蛋白指标水平呈正相关(r=0.62、0.58、0.54、0.63、0.72、O.49,均P〈0.05)。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对观察其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变化。方法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检查30例DEACMP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并与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治疗前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急性CO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DEACMP患者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P0.01),sICAM-1和sE-selectin浓度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 sICAM-1和sE-selectin参与了DEACMP的炎症反应过程,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患儿血清IL-3、IL-6、TPO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脉损害(CAL)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与KD患儿急性期、治疗后恢复期血清IL-3、IL-6、TPO水平。结果①KD患儿急性期IL-3水平为248.93±126.00pg/ml,与治疗后恢复期的148.20±45.26pg/ml相比,P〈0.001;与正常对照组的115.62±43.72pg/ml相比,P〈0.05。②急性期IL-6水平为230.20±118.52pg/ml,与治疗后恢复期的98.47±25.12pg/ml相比,P〈0.001,与正常对照组68.33±22.63pg/ml相比,P〈0.01。⑧急性期TPO水平为337.5±117.77pg/ml,与治疗后恢复期120.03±46.69pg/ml相比,P〈0.001,与正常对照组的109.12±53.89Pg/ml相比,P〈0.01。④35例KD患儿中7例伴发CAL,28例无冠脉损害(NCAL)。CAL组IL-3水平为276.51±119.20pg/ml,与NCAL组的213.58±108.75pg/ml相比P〉0.05;CAL组IL-6水平为262.67±119.20pg/ml,与NCAL组的202.32±93.36pg/ml相比P〉0.05;CAL组TPO水平为406.85±138.78pg/ml,与NCAL组的287.62±123.63pg/ml相比,P〈0.05。结论IL-3、IL-6、TPO在KD急性期水平增高,恢复期水平下降。提示:KD急性期炎性因子水平增加。KD患儿伴CAL组的TPO水平明显增高,提示TPO的水平增高可能与冠脉损害有关,可做为KD患儿伴CAL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作用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为防治HSP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4例HSPN、54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和尿液,用ELISA法检测血清、尿液MMP-9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PN组和HSP组患儿血清β2-MG,以双缩脲比色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1)HSPN组血清MMP-9为(259.32±78.38)ng/ml,显著高于HSP组(134.09±49.93)ng/ml(P〈0.05)和对照组(46.25±12.87)ng/ml(P〈0.01),HSPN组尿液MMP-9为(54.11±15.74)ng/ml显著高于HSP组(30.83±8.73)ng/ml(P〈0.05)和对照组(23.60±4.59)ng/ml(P〈0.01);(2)根据24 h尿蛋白含量将HSPN组患儿分成三个亚组:A组(尿蛋白〈0.15 g/24 h)、B组(尿蛋白0.15-1.0 g/24 h)、C组(尿蛋白〉1.0 g/24 h),C组患儿血清和尿液MMP-9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1)和B组(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SPN组血清MMP-9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呈正相关(r=0.564,P=0.031;r=0.676,P=0.026),尿液MMP-9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呈正相关(r=0.787,P=0.023;r=0.536,P=0.015)。结论HSPN患血清及尿液MMP-9增高,可能参与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彭萍  刘忠 《医学综述》2013,(21):4029-403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颅脑损伤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结果颅脑损伤组在损伤后24h内及第2、6、12日的S100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颅脑损伤轻、中、重型组中患者血清S100B水平在损伤24h内及第2、6、12目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血清S100B水平越高。颅脑损伤轻、中、重型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4.2%、73.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S100B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65,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反映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早期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血清标志物,为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姜文明 《中外医疗》2014,(33):67-68
目的: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A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B组)50例,正常对照(C组)30例,分别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意义。结果 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5.87±0.72)%, 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5.21±0.59)%, C组的糖化血红蛋白(5.14±0.52)%;A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分别为(2.81±1.21)ng/mL、(119.27±11.24)mg/L和(3.21±0.18)mg/L,B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分别为(0.81±0.24)ng/mL、(9.48±3.27)mg/L和(0.57±0.21)mg/L, C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分别为(0.59±0.23)ng/mL、(8.71±2.98)mg/L和(0.49±0.27)mg/L;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都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白介素(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急诊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与对照组,分别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1 h和术毕时血清S100B蛋白和IL-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中1 h和术毕时MAP和HR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异丙酚组的上升值较对照组低(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中1 h和术毕时血清S100B蛋白和IL-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异丙酚组的上升值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手术患者S100B蛋白和IL-1水平,减少脑细胞损伤,具有良好脑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