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肺论治慢性肾炎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肿是慢性肾炎的一个常见症状,在治疗方面,多从脾肾论治。笔者在临床上从肺论治慢性肾炎水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认为此法为慢性肾炎水肿不可忽视的治法之一。1宣肺利水肺气不宣是引起水肿的重要因素。人体正气不足,则易于感邪,外邪内舍于肺,肺气失宣,水道不通,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几个问题:(1)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比率;(2)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分型、分期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微转移的主要因素;(3)探讨微转移的方式、顺序。方法对91例非小细胞肺癌清扫的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检测微转移的存在。另外收集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和Ⅱ期、Ⅲ期肺癌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SP法)标志,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阴性;Ⅱ期和Ⅲ期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阳性。91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总的微转移率为49%(45/91)。结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a期;有必要对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术后化疗;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主要因素;淋巴结微转移遵循肺门到纵隔的途径;腺癌存在跳跃式微转移。  相似文献   

3.
1 掌握呼出吸入之机,善调升降肺系的全部功能在于肺气.肺气一主宣发,一主肃降.宣发者有升发、熏蒸、四布之意.肺喜疏宣,而恶郁闭.肃降者有清静、通降、下行之意.肺之有喜肃降而恶上逆之性.二者功能并行不悖,共为肺气之机.若肺气应宣而反闭,应降而反逆,则可出现腠理闭塞,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逆上气,痰声漉漉等症.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肺气宣降二者功能失常,虽可同病相连,但非等量齐观.如寒邪束肺而见憎寒发热、汗闭肤干、咳嗽痰鸣、呼吸喘促等症,病机表现则以肺气失宣为主,治当宣肺透邪.若痰阻气道,热邪闭肺而见咳嗽、气喘、喉(?)、喉痹者,则以肺气失降为主.治当肃肺泄热.宣发肺气法一般有清宣法和温宣法两种,前者适用于风热闭肺,后者适用于风寒束肺.通降肺气法常用的有降气肃肺法和通腑肃肺法两种.前者有降逆平喘之功,后者有祛痰泄热之效.临床在运用宣通二法时,紧紧把握小儿“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时刻注意“宣肺应温清有度,肃肺须通降毋过”.尤其考虑到风温之邪传变最速,要在及早投入清气药,以防入气传营,实为上工之治.  相似文献   

4.
张哲  魏翔  徐利军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32-133,137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qRT-PCR方法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120例癌旁肺组织标本中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060)。miR-21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NM分期(P=0.0063)、癌细胞分化(P=0.0410)及淋巴结转移(P=0.0197)相关,与性别、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无关(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21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潜在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胡慰吾 《广西医学》2000,22(1):184-185
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 )为西医病名 ,属于中医水肿中风水的范围。其临床表现为颜面眼睑及下肢浮肿、少尿、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血液中红细胞降低等。中医认为其病理机制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以致风遏水阻 ,流溢于肌肤 ,发为水肿 ;或疮毒内犯 ,致津液气化失常 ,也可发为水肿。对这种病症 ,通常采用宣肺利水法以越婢加术汤进行治疗 ,如表症已解 ,水肿未退 ,再用五皮饮进行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用温阳利水法 ,以济生肾气汤加茅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急性肾炎获得较好疗效 ,尿常规恢复正常较快 ,是常法所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DPC4(Deleted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Locus 4,DPC4)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DPC4、bcl-2和VEGF的表达。结果 DPC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为50.8%(33/65),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7.8%(14/18),2者之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PC4与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但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DPC4的表达与bcl-2、VEGF均呈负相关。结论 DPC4基因的缺失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进展如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PC4基因的缺失可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并上调VEGF表达来促进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OPN、MMP-9和VEGF浓度水平。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OPN、MMP-9和VEGF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OPN的血清浓度以气滞血瘀组和气虚痰湿组升高明显,MMP-9的血清浓度以痰热郁肺组升高明显,VEGF的血清浓度则以气虚痰湿组较高。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OPN、MMP-9和VEGF关系密切,提示血清肿瘤标志物OPN、MMP-9和VEGF可能是肺癌"实邪"尤其是"痰邪"的物质基础,从而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行化痰散结之法治疗提供了一定意义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辩证治疗肾炎蛋白尿的经验任元真(附属弋矶山医院中医科)急性肾炎蛋白尿,多由风邪犯肺,肺失宣发和肃降所致。慢性肾炎蛋白尿多与脾肾两虚相关。笔者对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介绍如下。1宣肺利水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由外感风邪所诱发,致使肺气失宣,失降而不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历程和内容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从对卫气的研究入手,陆续将气候、环境等因素引入外感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中。肺气宣降的病理生理研究论证了中医理论中肺主皮毛、太阳主表、宣肺发表及肺失肃降、肺为水之上源、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的病理生理意义及其治疗方法的机理。探讨这些理论原则对防治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 Per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 Per2的表达,分析 Per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Pe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95.0%(P 〈0.05)。非小细胞肺癌中 Per2的表达缺失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及 TMN 分期相关(P 〈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 Per2蛋白表达降低,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基因和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和4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Survivin和Sk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患者Skp2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高低、TNM分期、是否伴随淋巴结转移、吸烟与否及Survivin表达有关(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urvivin与Skp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Survivin、Skp2过度表达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检测肺癌组织Survivin与Skp2的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治肺癌患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STAT3与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及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TAT3、WWOX在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P〈0.01),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肺正常组织(P〈0.01)。②STAT3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1),WWOX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其表达更少或缺失。③STAT3蛋白与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①非小细胞肺癌中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提示STAT3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STAT3与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几个问题(1)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比率;(2)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分型、分期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微转移的主要因素;(3)探讨微转移的方式、顺序.方法 对91例非小细胞肺癌清扫的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进行MCK(AEl/AE3)免疫组化标志检测微转移的存在.另外收集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和Ⅱ期、Ⅲ期肺癌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SP法)标志,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阴性;Ⅱ期和Ⅲ期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l/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阳性.91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总的微转移率为49%(45/91).结论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a期;有必要对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术后化疗;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主要因素;淋巴结微转移遵循肺门到纵隔的途径;腺癌存在跳跃式微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microRNA-204(miR-20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及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miR-204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04 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化学合成的miR-204 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 肺癌细胞,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Bcl-2 的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 miR-204 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对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癌组织低于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miR-204 低表达与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miR-204 可抑制A-549 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Bcl-2 的mRNA 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miR-204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肺癌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miR-204 可能通过调节Bcl-2 的表达从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水痘心得青海省平安县小峡乡卫生院(810600)李财明水痘的发生是风温时毒引起,传染途经是从口鼻而入,口鼻是肺的通道,肺合皮毛,主肃降,外邪袭肺,通宣肃降失常,邪郁于肺,出现一系列肺部症状,肺气不降,影响邪毒的散发,挟邪外透肌表,而皮肤出现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Ⅰ(AnnexinⅠ)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Annexin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7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有40例为AnnexinⅠ高表达(50.6%),鳞癌为包膜表达,腺癌为包膜表达或包膜与胞浆均有表达,但以包膜表达为主。AnnexinⅠ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受侵相关(P=0.022,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AnnexinⅠ阳性表达患者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nexinⅠ在肺鳞癌,肺腺癌中的表达均上调,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肺癌早期诊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海 《安徽医学》2010,31(8):893-89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腺癌27例、鳞癌14例,腺鳞癌4例、大细胞未分化癌2例)以及20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中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EGFR(μg/ml)在肺部良性病变、肺腺癌、肺鳞癌、肺腺鳞癌以及肺大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分别为1.189±2.548、24.680±6.377、11.110±2.911、14.500±6.189及3.915±2.157,其中肺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另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EGFR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性别有关,是女性腺癌患者血清中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选择合适人群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志勇  周建龙  周娟  谢波  郑积华 《西部医学》2020,32(12):1749-1753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HTH〗方法 提取7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的总RNA,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长非编码RNA AFAP1-AS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正常肺组织相比,长非编码RNA AFAP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上调,并且与肿瘤的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肿瘤体积大于3 cm的患者相对表达量高,TNM分期越晚的患者相对表达量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表达量也明显上调。结论 长非编码RNA AFAP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腺癌新分类[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美国胸科协会(ATS)/欧洲呼吸协会(ERS)肺癌多学科协作组更新的非小细胞肺腺癌的分型标准]各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40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采用ARMS法对所有手术标本行EGFR突变检测。卡方分析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与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的关系。结果:纳入EGFR突变检测的240例患者中,大部分属于腺泡状(占89%)和乳头状(占56%)肺腺癌类型。EGFR在腺泡状、贴壁状、乳头状以及微乳头为主腺癌亚型的发生率高于非该亚型的肺腺癌(P<0.05);实性为主腺癌亚型EGFR突变发生率低于非实性为主腺癌亚型(P<0.05)。结论:不同的腺癌病理亚型EGFR突变发生率存在差异,其中腺泡状为主亚型、微乳头为主亚型、乳头状为主亚型和贴壁状为主亚型的突变发生率较高,实性为主腺癌亚型突变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