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常规康复治疗联合MOTOmed训练对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的疗效。方法:将42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随机分为MOTOmed训练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MOTOmed训练)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评估患侧肢体肌力。结果:MOTOmed组较对照组肌力恢复有明显差异。结论:MOTOmed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患侧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心肌酶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所致急性弛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麻痹前期可有皮疹。多呈单峰热,约86.67%的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患儿瘫痪1周后。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住院期间可见到明显改善,轻症者1-2个月后恢复。结论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86.67%),如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较脊髓灰质炎更为常见。皮疹、心肌损害比例高于脊髓灰质炎,可能由于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侵犯范围更广(包括皮肤、黏膜)有关。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早,预后好于脊髓灰质炎.可能是由于病理上组织炎症重于神经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3.
刘睿骞 《当代医学》2014,(20):92-9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6月1日~2012年9月3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者230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治疗总成功率为97.83%。3例(1.30%)肺出血患儿转入上级院后,临床治疗无效死亡;2例(0.87%)患儿入院后突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抢救无效。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者早期发现并及时行有效治疗,有助于增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轻患儿机体神经系统的损伤,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肠道病毒7l型(EV71)相关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患儿临床及MRI资料,并总结其临床及MRI特征。结果 14例患儿中,单上肢瘫痪1例、单下肢瘫痪1例、双上肢瘫痪2例、双下肢瘫痪1例、单侧偏瘫3例、四肢瘫痪6例,临床表现为相应受累肢体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典型MRI表现为矢状位脊髓长条形、横断位相应节段脊髓前角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本组中同时合并脑干脑炎6例,MRI表现为延髓和桥脑背侧长T1长T2信号灶。结论 MRI是评价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脊髓及脑部病变范围、程度及观察预后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损害部位常位于脊髓前角、延髓及脑桥背侧。  相似文献   

5.
杜宝静  李静 《医学动物防制》2010,(12):1106-1107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3例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病例,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积极给予CPAP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呼吸支持、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22例患儿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要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2010年3月1日~6月30日在清远市人民医院经粪便检测证实为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足口病1期15例,占34.6%,2期10例,占23.2%,3期14例,占32.5%,4期4例,占9.3%,41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治疗,大多获得满意效果,2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死亡。结论肠道病毒EV71具有明显嗜神经特性,易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感染,如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等危重表现,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病原学检查、颅脑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检查,行心肌酶、神经-肌电图检查。给予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鼠神经生长因子、弥可保等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预后。结果手足口病所致急性迟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22/28);麻痹前期均有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81.5%(20/28)的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81.5%(20/28)的患儿脑脊液压力或常规异常。咽拭子EVPCR和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有9例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患儿瘫痪肢体1周后开始恢复,75.0%(21/28)患儿急性期(2周)后肌力基本恢复。随访2个月89.3%(25/28)患儿肌力基本恢复。结论手足口病易合并中枢系统病变,EV71是引起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主要肠道病毒,其对脊髓前角细胞具有一定嗜组织性。经积极治疗后患儿肌力恢复迅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个别患儿可无皮疹或仅表现为疱疹性咽颊炎,呈自限性,7~10天可痊愈.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循环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目前手足口病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9.
陆韦  路健  罗菁菁  林巧  谭君梅 《广东医学》2012,33(6):766-767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并发症类型及与年龄、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重型(或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并发症分别为脑炎(或脑膜炎)(99.1%,其中脑干脑炎占95.7%),心肌损害(57.1%),支气管肺炎(31.0%),呼吸衰竭(21.6%),肺水肿、肺出血(15.5%),循环衰竭(25.0%),消化道出血(4.3%)。<1岁和>3岁患儿易发生1~2种并发症,1~3岁患儿易发生3种以上并发症。痊愈94例(81.0%),好转3例(2.6%),死亡6例(5.2%),自动出院13例(11.2%)。肺水肿、肺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主要是脑炎和心肌损害,还可并发消化道出血。1~3岁是手足口病重症的高发年龄段,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并脑炎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分,探讨HFMD对儿童智能的影响及其恢复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126例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出院后随访资料,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测试并与同年龄正常儿童作对比。结果发热126例、惊厥9例,易惊51例、肢体抖动82例、呕吐32例、脑干脑炎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24例,单纯肺水肿22例,转归:死亡8例,肢体无力8例,吞咽功能障碍27例,咳嗽功能障碍24例,肢体瘫痪2例,面瘫1例,眼肌麻痹2例,长期呼吸机依赖1例。101例出院前神经心理发育评分显示大动作、精细动作、发育商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患者1~3年随访结果 :大动作、精细动作、发育商明显改善(P<0.05),轻度肢体运动障碍5例、颅神经损害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HFMD并脑炎的神经受累特点是弛缓性麻痹,大动作、精细动作、发育商受影响,但大部分病例都可以完全康复,预后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求颈性眩晕的病因,确立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手法、针刺穴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手法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每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7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30%和60%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手法加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效果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后HCVRNA阴转远期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结果:干扰素治疗后,经过18mo-26mo的随访,Ⅱ-1b型HCVRNA持续阴转率为20.0%;Ⅲ/2a型为70.0%,两型疗效相差非常显。结论;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关,对Ⅲ/2a型的疗效优于Ⅱ/1b。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开始在部分大学进行自主招生的试点,明确提出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本文分析了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积极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试点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