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观察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10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76.1%,以软斑、溃疡斑和混合斑为主;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37.8%,以硬斑和扁平斑为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IM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准确显示斑块的形态、大小、位置及管腔狭窄程度,对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fis,CP)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协同作用.方法:口腔门诊就诊的CP患者59人,由内科医师依据病史、物理和血清检测结果,按照MS最新诊断标准分组,其中MS组26人,非MS对照组33人.同一名牙周医师记录口内缺失牙,存留牙近中颊和远中舌2个位点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以这两项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改变.结果:MS组的AL显著高于对照组[(2.91±1.84)眠(1.97±1.74)mm,P=0.03],MS组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左侧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左侧IMT(1.00±0.45) vs.(0.80±0.26)mm,P=0.04,右侧IMT(0.87±0.44) vs.(0.78±0.31)mm,P=0.23;左侧斑块检出率34.62% vs.9.09%,P=0.02,右侧斑块检出率19.23% vs.9.09%,P=0.26].MS组FMD较对照组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7±5.06) vs.(11.82±7.00),P=0.02).随着全身情况和CP程度加重,IMT呈增加趋势,FMD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吸烟后,年龄是影响颈动脉IMT的重要因素(OR=0.016,95%C/0.01~0.02,P<0.01),在调整性别、年龄和吸烟因素后,CP程度(OR=-2.67,95%C/-4.70~-0.62,P=0.01)和患MS(OR=-3.36,95%C/-6.61~-0.10,P=0.04)均是影响FMD的重要因素.结论:CP和MS可能协同影响FMD,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评估360例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记录.结果 360例患者中,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为11.7%,抑郁障碍为18.6%.额叶组与非额叶组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同卒中类型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高(P<0.05).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组较无抑郁障碍组NIHSS评分高,BI评分低(P<0.01).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分别与卧MD评分、HAMA评分呈正、负相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卒中类型、NIHSS评分及BI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腹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普通饮食+假手术),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胆固醇饮食+颈动脉空气干燥术).分别饲养8周后,处死家兔对离体腹主动脉环进行舒张功能检测,评价各组家兔腹主动脉舒张功能.结果:乙酰胆碱(ACH)在10-8~10-5mol·L-1浓度范围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家兔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减弱(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家兔的腹主动脉舒张功能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SV)联合阿糖胞苷(Ara-C)对K56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SV和Ara-C单用或者联合处理K562细胞,对照组为K562细胞.药物作用24、48、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不同组别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细胞坏死比例.结果 SV联合Ara-C组与单药组相比细胞形态明显有核固缩现象,且可见凋亡小体形成,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抑制率也增大.其中15 μmol/L SV联合20 μmol/LAra-C的细胞抑制作用最为显著,72 h细胞抑制率为(72±1)%,明显高于15 μmol/L SV组的(45±2)%和20μmol/LAra-C组的(44±0)%(P<0.01),表现为协同抑制作用(24、48 h金氏Q值为1.24和1.19).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20、15和10μmol/LSV组K562细胞早期凋亡率AnnexinV明显高于对照K562细胞(P<0.01),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大早期凋亡率也增加(P<0.05).20和15 μmol/LSV组早期凋亡率均高于10 μmol/LSV组,而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凋亡细胞率(PI)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SV与Ara-C具有协同作用,增加了K56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15 μmol/L可能为SV体外最佳作用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脉络宁、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脉络宁、丹红注射液、胞磷胆碱分别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连用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静滴,脑蛋白水解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6%,两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胞磷胆碱、脉络宁、丹红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HBO组同时联合HBO.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MBI评分明显增加(均P<0.05),组间相比,HBO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NSE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采集外周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VEGFR、bFGF含量.以15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16/18)和77.8%(1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389.78±249.94)和(318.54±125.78)pg/ml,高于健康组的(132.91±26.66)pg/ml(t=3.141、3.024,均P<0.01);治疗后分别为(211.74±36.72)和(288.02±31.77)pg/ml,高于健康组(t=2.413、2.324,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4,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VEGFR水平分别为(2490.75±1695.9)和(2322.78±1105.87)pg/ml,高于健康组的(1134.98±378.45)pg/ml(t=2.914、2.783,均P<0.01);治疗后分别为(1359.71±390.24)和(1753.89±337.04)pg/m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2.447,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bFGF水平分别为(2.43±0.27)和(2.4l±0.33)ng/ml,高于健康组的(1.83±0.44)ng/ml(t=4.982、4.171,均P<0.05);治疗后分别为(2.09±0.17)和(2.11±0.31)ng/m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l、2.773,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1.282,均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有可能成为一种通过抗血管新生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浸润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川穹嗪注射液对颅脑外伤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颅内降压、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脱水、抗凝、神经保护等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川穹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ND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6.35±6.27)明显低于对照组(8.82±5.67),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57.58%,好转率90.91%,对照组显效率38.89%,好转率77.78%,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川穹嗪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抗凝解凝、扩张病变血管、减少患者脑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液黏度.1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液黏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cy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Hcy组(P<0.05),发病7天后脑梗死组Hcy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Hcy可能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恩必普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63例(恩必普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63例(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对两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或Barthel指数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均<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基础上加用恩必普软胶囊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为探讨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治疗和复发的预防效果,我们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以及心理行为护理对焦虑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护理,将6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1例给予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9 mo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9 mo末,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再次复发率为21.5%,对照组为47.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9.46,P<0.01).心理行为护理后MAMA评分(18.63±3.82)分,显著低于护理前(27.25±5.12)分(X2=7.01,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以及复发具有积极的效果:心理行为护理可改变焦虑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协调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3例,分为ACS组[急性心肌梗塞(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及ox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较UAP组患者增高(P<0.05).结论:TNF-α、IFN-γ、MMP-9和oxLDL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AS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并参与AS斑块由静止状态向活动状态转化继而斑块破裂的过程,且有相互促进作用.血清MMP-9水平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一个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帕罗西汀合并舒必利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就诊的8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采用帕罗西汀合并舒必利及单用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8、56天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95%,对照组有效率66.66%,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评分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伴精神病性的抑郁症采用两种方法均有良好效果,两组之间除第一周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第14天、第28天、第56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讨论:帕罗西汀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颗粒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益肾化瘀颗粒,每日1剂,分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癃闭舒胶囊,每次3粒(0.3g/粒),每日2次.12周为1疗程,观察1疗程.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指标.结果: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I-P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以治疗组最为明显(P<0.05);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平均减少52.73ml,对照组减少40.03ml,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相比,Qmax平均升高3.9ml/s,治疗前后Qmax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Qmax平均升高3.31ml/s,治疗前后Qmax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颗粒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50例不需立即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灌洗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NIPPV);灌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疗效.结果:血气分析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4天灌洗组WBC、中性粒细胞率、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灌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观察第7天X线示胸片炎性病变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洗组有创通气上机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不需立即行持续有创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联合BAL治疗较安全,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紧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二级、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治疗工作的护理人员236名(临床护士组)及女性后勤管理人员189名(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组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得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临床护士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任务不适、任务冲突、责任感、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性处理.结论 临床护士暴露于较高的职业紧张因素水平,增强个体应对能力可降低紧张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舒血宁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稳妥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2008年~2010年间收治的9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以确定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满意率57.78%,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95.56%,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稀土》2015,(4)
采用非暴露式气管灌注法对实验大鼠灌注不同剂量氟化钕微粒悬浮液,检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及血常规、血生化指标。低剂量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中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总蛋白值、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剂量组血糖浓度高于低、高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均高于中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上述三个性激素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氟化钕对大鼠血生化指标、部分血常规指标及性激素分泌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