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高原地区开展了燃用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在汽油机上进行了纯汽油与掺比为10%含水乙醇(95%浓度)/汽油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E10混合燃料的稳定性良好;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后,能保持发动机的原机动力性;在较低转速内,有效燃油消耗率有一定的上升,随着转速和负荷的提高,有效燃油消耗率的上升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当量燃油消耗率明显低于原机水平;有效热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怠速工况的CH和CO的排放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乳化理论研制E10含水乙醇汽油乳化剂,在电喷发动机上进行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HLB值理论配制的SPY乳化剂能较好地解决E10含水乙醇汽油的稳定性问题;发动机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后,动力性略有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略有升高,能源消耗率降低;怠速排放的CO、HC、NOx均下降,NOx下降幅度达到65%;多工况排放的CO、HC在低负荷略有降低,中高负荷时明显降低,CO降低9% ~ 17%,HC降低4%~9%;NOx在中小负荷时降低12%左右,大负荷时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汽油机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原地区开展了燃用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在汽油机上进行了纯汽油与掺比为10%含水乙醇(95%浓度)/汽油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E10混合燃料的稳定性良好;燃用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后,能保持发动机的原机动力性;在较低转速内,有效燃油消耗率有一定的上升,随着转速和负荷的提高,有效燃油消耗率的上升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当量燃油消耗率明显低于原机水平;有效热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怠速工况的CH和CO的排放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车用乙醇汽油对电喷汽油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电控汽油机参数未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实验研究了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对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控汽油机改燃乙醇汽油后,部分负荷时汽油机的功率和转矩有所降低,但全负荷时汽油机的动力输出不变;与普通汽油相比,乙醇汽油的燃油消耗率增加5%~10%,而且汽油机的经济区范围变窄;但能耗率会有所改善,在怠速工况下,乙醇汽油会降低汽油机的CO、HC和NOx排放;乙醇汽油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与空燃比控制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汽油机台架试验中以SQR481F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燃用E20W含水乙醇汽油与93^#纯汽油的性能与排放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汽油机未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汽油机燃用E20W含水乙醇汽油后,功率下降约4.7%-7.6%;在n=1500r/min、3500r/min、5500r/min时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平均分别增加了5.84%、4.25%及4.36%;当量燃油消耗率下降了1%-6.59%,HC、CO的排放在小负荷时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仅为1%;在中大负荷时HC为10%左右,CO为6%-13%,NOx的排放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力下燃用纯柴油和E10、E15、E20和E30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大气压力下的不同乙醇掺烧比例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均优于原机,气压低于90 kPa时,气压的上升对当量燃油消耗率的改善明显;90~100 kPa的各排放参数均优于81~90 kPa。在81 kPa时,随着转速、负荷的下降和掺比的增加,HC和CO明显上升,气压大于90 kPa后,随着转速、负荷的上升和掺比的增加,对HC和CO的影响不大,在大负荷工况的CO排放均优于原机;大气压力和掺比的变化对NOx排放的影响不大,大部分工况的NOx比原机有小幅下降;大气压力低于90 kPa时掺烧乙醇对降低碳烟排放有显著的影响,大于90kPa后对降低碳烟排放的影响减弱,碳烟排放随掺比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E30w含水乙醇汽油对电喷汽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QR481F电喷发动机上进行了E30w含水乙醇汽油与93#纯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与排放特性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喷汽油机未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燃用E30w含水乙醇汽油后,功率下降约3.4%~12.1%;有效燃油消耗率较93#纯汽油增加,当量燃油消耗率有所降低;CO和HC的排放量明显改善,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12.6%和22.4%,NOx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电喷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燃料的排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研究了不同掺混比的乙醇 -汽油燃料在多点电喷汽油机上应用时的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在汽油机参数未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 ,在试验的掺混比范围内 ,随着乙醇 -汽油混合燃料中乙醇含量的增加 ,THC排放改善了 30 %,CO排放在大负荷时有所改善 ,NOx 排放在中、小负荷时改善较明显。排放特性的变化不仅与乙醇含量有关 ,而且与电喷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策略有关。以质量计的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 ,但以燃料热值计的比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掺烧乙醇后大气压力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和变动规律,在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大气压力下燃用纯柴油和掺烧15%含水乙醇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压力的上升,动力性略有提高;气压从81kPa上升至90kPa时,燃油消耗率be的改善幅度较大,从90kPa上升至100kPa时,be的改善幅度较小,大气压力上升对低负荷区域的be变化影响较小,对中、高负荷区域的be有明显改善;气压在81kPa时,中、低负荷工况的HC和CO明显上升,随着气压的上升,HC和CO得到明显改善,高负荷工况时的HC和CO分别趋于原机水平或低于原机水平;气压变化对NOx排放的影响较小,但均比原机有所下降;气压低于90kPa时碳烟排放均比原机明显下降,大于90kPa后对碳烟排放的改善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0.
汽油机燃用乙醇和含水乙醇与汽油的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导了在摩托车汽油机中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结果,并与燃用汽油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汽油机燃用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当纯乙醇或含水5%的工业乙醇在混合燃料的比例为10%的时候,即使发动机的结构不变、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不作任何调整动的时候,发动机的全负荷输出不受影响,发动机的能耗率得到改善、HC和CO排放有所降低,但是NOx排放会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M15甲醇汽油和汽油在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和化油器式汽油机上燃用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发动机燃用M15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汽油发动机燃用M15甲醇汽油后,动力性、经济性均得到改善;相同工况下,燃用甲醇汽油的尾气中,甲醛含量高,然而随着发动机负荷增加,甲醛含量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低比例甲醇汽油在通用小型汽油机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T188通用小型汽油机未做调整的情况下,试验研究了燃用低比例甲醇汽油(M10和M20)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用小型汽油机燃用甲醇汽油后,随甲醇含量的增加动力性呈下降趋势;与93#标准汽油相比,甲醇汽油虽然油耗率有所上升,但能耗率相当;比较甲醇汽油与汽油的常规排放物发现,甲醇汽油对CO的降低有明显作用,对HC的排放有升高作用,对NOx的排放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汽油加氢改善发动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在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中加入部分的氢气进行燃烧,可对发动机的性能改善和废气排放物的降低起到良好的作用。本文就加氢后的汽油过量空气系数,点火提前角的变化,燃烧过程的循环压力变动,发动机的经济性及HC和CO排放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汽油燃烧过程中加氢比例的增大,混合气着火界线加宽。另外,由于氢气的火焰传播速度快,加氢后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缩短,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燃烧过程的循环压力变动减小,而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国六排放法规对汽油直喷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要求,针对某型车的排放开发目标,选择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后置式技术方案,并进行GPF结构设计。通过计算不同排气流量和温度下GPF结构参数与压差的相互关系,确定GPF载体壁厚和孔隙率。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WLTP循环的排放验证试验,结果表明,GPF的颗粒物转化效率可达78%,颗粒物数量低于排放限值30%,满足实际应用的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研究了电喷汽油机燃用不同掺混比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汽油混合燃料时,甲醛、乙醛、苯和未燃MTBE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特性,以及三效催化器对其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任何参数的情况下,随着MTBE掺混比的增大,苯排放明显降低,尤其在MTBE体积分数为20%时,约降低了50%,但排气中的甲醛、乙醛和未燃MTBE浓度却明显增加.三效催化器对于乙醛和MTBE的转化效率相对较低,而对于苯、甲醛的催化净化效率很高,其中苯的平均净化效率约为86%,催化后排气中甲醛浓度已低于检测限值.  相似文献   

16.
生产低硫、低烯烃和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是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Ⅳ阶段)》标准,要求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不大于18%,芳烃体积分数不大于35%,硫含量不大于50μg/g。我国成品汽油约80%来自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FCC汽油中的硫含量占汽油中硫含量的90%左右,FCC汽油具有较高的烯烃含量(质量分数为30%~55%)和较高的硫含量(150~1500μg/g)。FCC汽油中的硫主要以噻吩和噻吩衍生物等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分析FCC汽油馏分中烃类组成对汽油辛烷值的贡献,以及硫化物分布情况;从热力学角度对氢转移、异构化和芳烃生成等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及结果进行初步预测。建议在深度脱硫的前提下,更多地保留高辛烷值的烯烃组分,并使烯烃高选择性地向芳烃转化,以维持产品汽油的辛烷值。  相似文献   

17.
增氧剂DMC对汽油理化特性及电控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碳酸二甲酯(DMC)作为含氧燃料添加剂,分别按一定的体积比添加到90^#铅汽油中,分析其对汽油主要理化参数的影响规律.此外,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考察了燃用不同掺混比的DMC/汽油混合燃料时,电控汽油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DMC/汽油混合燃料的研究法辛烷值(RON)随着DMC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加,当达到试验最大添加比例4.7%时,燃料的研究法辛烷值为93.3.混合燃料的雷德蒸气压有所降低,而馏程与基础油相比,基本保持不变.燃用DMC/汽油混合燃料,汽油机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和能量消耗率上升.当达到最大添加比例4.7%时,汽油机功率下降最大值达到7.4%,相应的燃油消耗率和能量消耗率则分别上升11.4%和6.3%.  相似文献   

18.
对环岸可靠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计算研究,降低环岸的机械疲劳失效,寻求优化设计方案,提出提高活塞环岸结构可靠性的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if,0用应力疲劳分析理论和材料的s—N曲线,结合有限元分析,对硅铝合金活塞环岸的结构可靠性问题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