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本文对宁夏银川黄沙古渡泵站多机组运行时的机组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机组数运行下的机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机组并行运行时,不同机组进口流速分布差别不大,额定流量工况下进口速度呈现非对称分布,大流量工况下进口流速均匀度明显提高,近似对称分布。大流量工况水泵出水管均存在大尺度的回流,额定流量工况只有少数机组出水管内存在大尺度回流。三台机组同时运行时机组的扬程小于两台机组运行时的扬程,说明开机数量越多,不同机组之间的水流流动相互干扰越大,相比于两台机组开机运行时,三台机组运行时机组的水力性能会降低。本文研究结果为泵站多机组并行运行时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承华 《上海电力》2003,16(6):542-543
由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研发的优化管理系统,在闵行发电厂8、9号机组上的应用与不断完善,使机组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不但提高了机组发电生产的经济性,而且为机组的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进一步完善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每次大修后对热力试验全部基准数据重新调整,以寻找更好的机组运行方式,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机组煤耗。  相似文献   

3.
热电厂供热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因热负荷的变化使供热机组一般不能在设计工况下运行,因而降低了机组的负荷率。文章对热电厂供热机组在热负荷较小时,如何调整运行方式,提高机组负荷率、提高经济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机组在线运行优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流程和功能模块,提出了机组运行目标工况的定义和实现方案。采用基于趋势提取的检测方法对机组历史运行工况数据库进行稳态判定,将运行不可控因素作为约束条件运用K-均值法将机组稳定运行工况聚类到不同的工况簇中,以机组供电煤耗作为评价基准对各工况簇中的工况进行寻优,将各工况簇中的运行最优工况组合起来作为训练样本,建立起机组运行目标工况的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实例验证后对模型进行分析讨论。实际应用表明,模型能够及时跟踪机组的运行特性变化,实时确定机组目标工况,对于提高机组经济运行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军电#8机组完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后,进行机组在各负荷下定压运行方式和滑压运行方式的试验,详细比较和分析了两种运行方式的经济性,从而确定了机组定滑定复合调节运行方式的拐点负荷,优化了机组在不同调峰负荷下的运行方式,同时对调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引进机组运行优化系统对火电厂节能降耗工作的意义,该系统可实现机组性能在线计算和耗差分析,为运行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有助于优化运行调整方式,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在线性能分析和组态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设计了一个用于火电厂在线性能分析和组态监测系统,该系统由运行监测、数据追忆、监测报表、运行指导等模块组成。它不仅可实现实时的在线监测,使运行人员及时了解机组的运行工况,还能够对现有的运行机组进行组态、及时测试,将最佳运行状态的机组投入运行。同时,组态系统可应用于不同类型机组的分析和机组的多种不同工况,使实际运和具备了灵活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望亭电厂11号机组技术改造,介绍了机组优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情况,通过机组摸底试验,优化调整试验和蕨试验,完成了运行优论管理课题,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进口火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德仁 《中国电力》1997,30(1):28-32
对“八五”期间我国100MW及以上进口火电机组的运行现状作了简述,着重介绍了“八五”期间我国进口火电机组的可靠性状况,并且与国产机组的运行可靠性作以对比分析,可供今后大型火电机组运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单元机组最优运行初压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使机组保持在最佳运行工况,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供电煤耗是市场经济对发电企业提出的现实要求。运行方式的选择是关系到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关于采用何种运行方式更有益于机组的经济运行,存在很多争议。该文在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优运行初压的概念, 并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在线确定单元机组最优运行初压的数学模型。以某电厂N600-16.7/537/537-Ⅰ型汽轮机的运行数据进行计算,确定了可行压力区间,通过穷举法寻优得到最优初压,并分析了厂家提供的滑压运行曲线的局限性。为火电机组的优化运行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水电站油压装置是作用于水轮机调节的重要设备之一,需保证油压装置处于正常状态,保证有可靠、稳定的油压,满足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油压装置控制系统是保证油压装置正常运行的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现地自动化元件、控制回路、控制器等,控制系统的故障往往给机组带来较大的隐患和事故。对两座水电站油压装置控制系统不同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解决了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建机组运行数据有限无法及时获得数学模型的特点,对协调控制系统的常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了机炉全协调控制策略。应用此优化控制策略对1台新建200MW空冷机组和1台新建600MW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逻辑进行组态和调试,在试运期间进行了负荷扰动试验和电网AGC试验。运行实践表明,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合理,适合机组运行特性,能够满足机组运行和电网的要求,为把新建大型火电机组纳入电网AGC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电网的运行水平,各电网纷纷要求所属(管辖)电厂单机容量在300 MW及以上机组和具备条件的单机容量200 MW及以上机组进行电网自动发电控制运行.文章简要介绍了供热机组实现AGC控制方式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结合AGC控制方式的整个实现过程讨论了供热机组AGC控制方式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炳灵水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在自动化系统程序设计、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元器件配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机组开停机动作可靠性较差,开机过程中风闸误投入等情况时有发生。高位油箱低油位报警信号、高位油箱过低油位停机保护均通过PLC开出,高压油顶起泵、润滑油泵无手动控制硬接线回路,给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较大的隐患。经过对PLC控制程序的修改,外部控制回路的改造完善,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基本满足了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张建江  罗志浩 《浙江电力》2010,29(11):35-38
介绍了1 000 MW机组旁路系统在机组启动、带负荷运行及停机工况下的运行方式与控制策略,针对旁路控制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可为同类机组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林正杰 《湖北电力》2009,33(1):52-53
汽轮发电机组真空严密性直接影响机组煤耗率、热效率以及机组安全运行。文章分析了真空严密性下降的原因,对300MW及以上机组在安装和运行阶段中,如何确保真空系统严密性的控制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背压式凝汽机组真空变化对1000 MW机组协调控制参数的影响,提出了真空变化对机组协调控制的修正方法;另外对于机组全过程滑压运行过程,项目实施中通过试验整定出各负荷段合理的主蒸汽压力定值,并通过背压修正,使汽机调门维持在经济运行开度附近,在兼顾AGC及调频能力的基础上获取了最优化的滑压曲线,有效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降低了机组煤耗,实现了机组全季节全程滑压运行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单机带孤网运行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受冰灾影响的桂林区域电网的安全供电问题,根据国电永福电厂2号机组单机带孤立电网运行的工程实践,提出火电机组单机孤网运行时采用DEH一次调频的频差修正回路进行频率控制的方案,以及机组孤网运行时控制系统的技术改进措施和电气、锅炉、汽轮机等专业的运行控制策略。通过对机组孤网运行的过程曲线跟踪分析,对一次调频死区进行调整,解决了汽轮机顺序阀运行方式时调门重叠度引起的汽轮机转速振荡问题。该机组单机带孤网运行的成功,使受到冰灾影响与广西电网主网断开的桂林网区有了安全保障,避免了桂林市全城停电。  相似文献   

19.
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与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红军 《电力设备》2008,9(9):68-70
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及自动发电控制(AGC)的控制策略,以及机组在变负荷率下的AGC试验(包括AGC试投、升负荷、降负荷)。还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与电网AGC调节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投入AGC后,AGC负荷上限值要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不断修正,才能真实反应机组运行的负荷上限。为了避免设置燃机最高可调负荷的盲目性和频繁性,确保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经常处在效率高的“基本负荷”模式下运行发电,建议由省级电力调度交易中心通过RTU装置直接将基本负荷指令送到具体的燃气机组:同时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各种负荷控制模式下的一次调频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汽轮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的经济性,介绍了某电厂东汽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低负荷运行优化的情况。按照机组的实际运行状况和自身特点,先通过高压缸调节门管理曲线优化,实现了顺序阀控制方式,然后进行滑压运行优化,得到了机组优化后的滑压运行控制曲线。通过优化前后的热效率对比试验,表明优化后的运行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