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方法 (NBNA)评定疾病状态下新生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四平市妇婴医院193例出生3~7天、10~14天、24~28天的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测定,分析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评分的变化。结果:NBNA评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均下降,并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评分略降低,而新生儿肺炎、低血糖症、低钙血症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应用NBNA评价疾病新生儿,可以发现疾病造成的轻微脑损伤,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使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和评估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大脑发育异常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测定(neonatal behavior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量表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甘肃省民乐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儿3 035例,在出生后3 d进行行为神经能力测定和评估,分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NBNA异常率(评分≤35分)足月单胎新生儿为19.67%,足月低出生体重儿为75.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出生体重(OR=17.39,95%CI:10.36~29.20)和较大孕周(OR=1.12,95%CI:1.02~1.23)可增加NBNA异常风险,而母亲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使风险降低(OR=0.41,95%CI:0.21~0.81)。结论低出生体重是引起单胎足月新生儿NBNA异常的重要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高将减少NBNA异常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对新生儿重度窒息脑损伤程度的早期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5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5~7d、12~14d、26~28d进行3次NBNA评分。结果NBNA评分在重度窒息新生儿中得分明显低下,5~7d<35分40例,占74%,12~14d<35分22例,占40.7%,26~28d<35分10例,占18.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时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高,缺氧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NBNA评分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本院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评分,探讨其在窒息新生儿中的评分特点。方法选择母孕期无明显异常的窒息和无窒息新生儿各65例和58例,分别于出生后2~3 d进行20项NBNA评分测试。结果无窒息组、轻度和重度窒息组2~3 d NBNA评分分别为(37.3±1.5)分、(30.6±2.4)分和(25.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重度窒息组与无窒息3组间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和一般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BNA评分对窒息新生儿的评估有重要意义,根据评分特点可以针对性进行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拉梅兹分娩法对新生儿体重及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冬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50-1951
目的:观察孕晚期实施拉梅兹分娩法健康干预措施,对出生新生儿体重及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100例孕妇于孕晚期(孕7个月)实施全方位健康干预:系统练习拉美兹分娩法,产时配合产程运用。对照组100例孕妇常规孕期检查、健康教育、导乐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出生新生儿的体重、Apgar评分、生后7天NBNA评分。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3234±3456)g,Apgar评分全部>8分,7天NBNA评分(39.4±1.2);对照组新生儿平均体重(3758±3275)g,Apgar评分示重度窒息1例,轻度窒息8例,7天NBNA评分(37.3±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晚期将拉美兹分娩法作为健康干预措施,能促进产程进展,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促进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发育,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抚触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65-4566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方法:60例窒息新生儿按照患儿在生后第7天有无接受新生儿抚触分为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生后28天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的差异。结果:生后28天抚触组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6.5±0.86VS35.40±1.40,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急性期过后进行抚触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改善神经系统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简称NBNA),对婴儿出生时羊水混浊者进行筛查,对评分异常者进行分组早期干预和治疗.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出生后羊水混浊但出生时无窒息或轻度窒息的新生儿,在生后3天用NBNA法评分筛出小于37分者,按羊水污染的程度:Ⅰ、Ⅱ、Ⅲ,分成3组进行早期干预.同时也按羊水污染程度Ⅰ、Ⅱ、Ⅲ分成3组进行早期药物治疗.并于30天后再行第2次NBNA评分.1.2 干预方法1.2.1 早期干预治疗组采用方法 ①每日让新生儿看直径7~8cm的红球,使注视或目光随红球移动3~4次.②每日使新生儿和妈妈,母婴四目对视讲话累计30分钟.③每日让新生儿听铃声或头随铃声转动了3~4次.④每日让新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本院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行为评定分析,探讨其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母孕期无明显异常的窒息和正常足月新生儿各65例和58例,分别于出生后2~3、7和28 d进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测试(NBNA). 结果 2~3d新生儿行为评定评分,正常组、轻度和重度窒息组分别为(38.3±4.2)、(32.9±3.7)和(25.0±2.8)分;窒息时间<5、5~、10~ 13min评分分别为(34.3±3.2)、(28.3±2.0)、(23.8±2.7)分.不同窒息程度,不同窒息时间,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行为评定对窒息新生儿的评估有重要意义,对于窒息新生儿预后有早期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脐血瘦素、皮质醇含量影响及脐血瘦素、皮质醇含量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将该院妇产科2013年5月~2014年3月之间出生的新生儿120例,其中剖宫产组52例、产道正常分娩组68例,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样本中的瘦素、皮质醇含量,测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第5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比较两组以上测定指标的差异及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组的瘦素、皮质醇分别为(6.68±2.57)ng/ml、(194.27±61.37)nmol/L均显著低于产道正常分娩组(15.24±5.21)ng/ml、(330.42±153.64)nmol/L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在第3天、第5天的NBNA评分、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张力评分、主动肌张力评分、行为能力评分上均显著低于产道正常分娩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带血瘦素与生后第3天、第5天NBNA评分的相关性(r=0.636、r=0.551)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新生儿脐带血皮质醇与生后第3天、第5天NBNA评分的相关性(r=0.542、r=0.439)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出生后第3天、第5天新生儿瘦素和皮质醇具有的相关性分别为〔(r=0.326,P=0.041)、(r=0.026 0,P=0.047)〕,新生儿的瘦素和皮质醇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剖宫产分娩方式会影响新生儿脐带血瘦素及皮质醇的水平,同时瘦素与皮质醇水平变化与新生儿NBNA评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Apgar评分正常及Apgar评分异常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早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早期干预,并比较两种测试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对2007年3月~2008年5月769名在我院分娩新生儿(早产儿纠正胎龄为40周后)进行检测.结果 769名新生儿中Apgar异常30人,其中重度窒息7人,轻度窒息23人.NBNA评分7天≤35分为24例,14天复查评分≤35分14例,其中Apgar评分异常3例,均为重度窒息患儿.结论 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估计预后中有重要意义,重度窒息患儿NBNA评分明显比轻度窒息患儿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的概率也明显较高;但相当大部分NBNA评分异常的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正常,表明Apgar评分与NBNA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NBNA不仅可以发现新生儿由于窒息脑损伤引起的神经行为异常,还可以及早发现先天缺陷,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因此建议对所有新生儿无论Apgar评分正常与否均常规进行NBNA测定,以早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 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意义。方法: 将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 同时每例在出生后1 ~7d、12 ~14d、26~28d分别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后1~7d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值分别为33 .3±8 .83、32. 7±7. 34,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出生后26 ~28d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值分别为39. 03±2 .92、37. 72±2. 91,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1周内两组NBNA值<35分与>35分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6~28d两组NBNA值<35分与>35分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减轻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后遗症, 改善预后, NBNA对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 2 0项行为神经测定 ( NBNA)对新生儿窒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8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及远期随诊 ,定期进行智力测查 ,选择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NBNA评分无论是 7d评分还是12~ 14 d评价 <35分智能落后发生率均高于 >35分组 ,P<0 .0 1。窒息儿与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智能发育比较 ,NBNA评分 <35分组及 >35分组精神发育均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NBNA评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测定方法 ,对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效果非常好 ,通过研究窒息儿行为表现可预测预后 ,对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伤残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6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HIE患儿分别于生后5~7天、12~14天、28天进行NBNA加分法评估,定期随访至2岁,观察其与智能发育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的NBNA加分法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程度越重,NBNA加分法评分越低,行为能力6项是扣分主项,其中主要是对红球、对说话人脸和对咯咯声的反应,其次扣分的是主动肌张力中的直立位和头竖立;预后正常和预后不良两组之间NBNA加分法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分度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秀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085-3086
目的:探讨脐血乳酸值(LD)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新生儿行为神经功能(NBNA)测定的相关因素,预测新生儿预后。方法:阴道和剖宫产无窘迫无窒息组310例为对照组,有窘迫无窒息为Ⅰ组,有窒息为Ⅱ组,分别测定新生儿脐血乳酸和行为神经功能(NBNA)测定。结果:新生儿窒息组脐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Ⅰ组,三组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NBNA评分对照组与Ⅰ组比较P>0.05,无显著意义,对照组与Ⅱ组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新生儿脐血乳酸水平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呈直线正相关,脐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功能NBNA评分在胎儿窘迫无窒息组无直线相关,在新生儿窒息组呈直线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罗晓帆  王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850-4851
目的:探讨足月小样儿非匀称型是否合并脑损伤及其早期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出生的非匀称型足月小样儿200例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100例,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在出生后不同日龄检测各组新生儿并将得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生后2~3天,干预组和未干预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后27~28天,未干预组NBNA评分与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出生时易合并有脑损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和监护,减少足月小样儿发生。对已出生的足月小样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轻脑损伤,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指导对窒息新生儿的处理。方法:选取足月窒息新生儿49例和足月正常新生儿29例,应用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TSAH-100型测量新生儿出生后2~8h,第2、3、5、7、10天脑组织氧饱和度。根据出生12h的血气分析,新生儿分为窒息伴代谢性酸中毒组、窒息无代谢性酸中毒组及对照组。结果:窒息无代谢性酸中毒组和窒息伴代谢性酸中毒组的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在出生后2~8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窒息无代谢性酸中毒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脑组织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5、7、10天脑组织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窒息伴代谢性酸中毒组的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在出生后第2、3、5、7、10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顺产组与剖宫产组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窒息新生儿存在窒息缺氧后早期脑血流高灌注。窒息无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缺氧程度轻,恢复快。窒息伴代谢性酸中毒对新生儿脑组织rS02的影响可在第10天仍未恢复,提示这些新生儿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窒息新生儿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孕期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并在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建档的新生儿及其母亲160对。进入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分系统,收集母亲孕期保健相关资料。将系统中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总评分作为评价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的指标。结果孕周与NBNA得分成正比,正常足月儿NBNA总评分35分时,孕周每增加1周,其NBNA评分增加0.4l分(95%CI:0.23~0.81)。同时,新生儿母亲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OR=0.39(95%CI:0.20~0.79)。而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不利的因素(偏回归系数为正值,其OR值1)为母亲生育年龄,OR=1.23(95%CI:0.95~1.52)。结论妊娠期的因素包括多维度、多方面。在孕周、母亲文化程度为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有利因素,母亲年龄大可增加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新生儿出生后2~7 d分别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和瞬态声耳声发射检查,将两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NBNA听行为能力评分与TEOAE通过率呈正相关关系;②未通过TEOAE筛查的听力障碍患儿,存在NBNA满分的现象;③高危儿有NBNA及听行为能力低分而听力正常的现象。结论:NBNA用于听力筛查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运用NBNA听行为能力评分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NBNA评分在新生儿窒息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新生儿窒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及远期随诊,定期进行智力测查,选择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进行跟踪随访.结果NBNA评分无论是7 d评分还是12~14d评价<35分智能落后发生率均高于>35分组,P<0.01.窒息儿与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智能发育比较,NBNA评分<35分组及>35分组精神发育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NBNA评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测定方法,对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效果非常好,通过研究窒息儿行为表现可预测预后,对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伤残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窒息新生儿中应用的评定价值.方法:对105例窒息新生儿和105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NBNA评分.结果:轻度窒息评分28d<35分者6例,重度窒息评分28d<35分者24例.经1年追踪随访有22例预后不良.而对照组无1例<35分.结论:NBNA在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及预测预后方面具有较敏感、特异性高的优点,是一项简便实用、行之有效的早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