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梅  张华 《吉林医学》2013,(26):5485-5486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减少输液室护理纠纷发生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以培训前的患者为对照组,以培训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9%(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精神科护士长在护理查房中的作用。方法每天早会后由护士长带领白班、下夜班的护士巡视每一位住院患者,对危重患者进行严格的床头交接班,一般患者进行病人活动院子内的集体交接班,并结合现场指导护理工作。结果各项工作得到很好落实,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通过护士长带领护士查房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自律性以及专科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将2010年9月-2011年8月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总结,其中90%是因护患沟通不良引起;分析患者和当事护士情况,发现护患沟通不良主要发生在病情特别危急的患者(尤其是急性特重型创伤和呼吸衰竭患者),或当班护士多为低年资护士和新入科护士.根据我科护士人员结构情况和临床工作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强化专业技能和沟通技巧培训,保证护患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达到减少护理纠纷,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病员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探讨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探寻减少护患交流障碍、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对策.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主要包括护士沟通技巧不足、就医环境嘈杂、护士职业倦怠、人力资源不足等.通过加强对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加强病区管理,减少探视及陪护,实行弹性排班制等措施,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沟通能力,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杨世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56-2057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精神科护理活动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护患沟通技巧。结果:护患关系得到极大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提高,护患纠纷逐步下降。结论:倡导正确的服务理念、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供精益求精的护理服务,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士参加沟通技巧的培训后护患沟通的效果。方法制定标准化培训课件,采用集体授课、现场模拟、案例分析、培训后跟踪、考核评价的形式,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及沟通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沟通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沟通技巧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减少了护患矛盾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方法: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保护性约束、安全检查、护理文书、护患沟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保护性约束、安全检查、护理文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结论:必须加强护理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沟通技巧和综合知识,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当代医学》2010,16(10):124-124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护患沟通是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患沟通中护士要灵活应用沟通技巧,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合理的需求,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忠民 《吉林医学》2012,33(14):3089-3090
目的:探讨精神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意义。方法:通过多年的精神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践总结在护患沟通中采取的沟通形式和技巧的体会。结果: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有效增强护士与患者的信息交流,协调关系,相互信任,提高工作效率。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士应努力提高沟通交流技巧的应用能力,发展和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信息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护患关系。结果:掌握好这门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结论:护士重视语言修养无疑能提高护理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1.
王连平  郭利  杨荣娟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933-2934
目的:探讨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依据法规、诊疗常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结果: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实现了护理零投诉。结论: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2 年1 月~2012 年12 月间,对我科的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并与2011 年同期进行比较,比较危重症患者发生继发感染的几率,死亡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比较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2012 年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患者发生继发感染的几率和死亡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患者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2011 年同期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有良好成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引发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增强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方法 分析临床护理中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法律意识淡漠,技术操作不熟练及与患者沟通的缺乏等是诱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结论 重视学习,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记录,把握沟通技巧等可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打破传统护理理念,实现贴心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良好护患关系.方法 对病人做基础护理时,实施贴心护理,并对患者满意度及护患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贴心护理后,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切身体会患者,让护士切实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共建和谐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加强护士的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急诊护理业务水平大幅提高.方法:根据急诊工作中的相应特点,找出沟通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流程.结果: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0.4%上升至92.7%,良好的护患沟通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中.结论:急诊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能有效地改善医患间的关系,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加,促进医院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的2011年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患纠纷情况与未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的2010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1年患儿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2010年,并且护患纠纷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确保护理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的培训,制定告知程序,掌握沟通技巧,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实施护理告知,即告知内容和方式,包括入院告知、疾病告知、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出院告知等.结果: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结论:通过有效地实施护理告知,强化护理人员对告知制度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告知技巧与沟通能力,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李霄  董红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80-3081
目的:加强临床护理人员与死亡家属的有效交流,减少护患医患纠纷。方法明确交流目的对象掌握灵活的交流技巧。结果:增强了医护与患者家属的感情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论注重居丧者的护患沟通十分重要,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减少门诊护理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为常规组患者安排未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干预,为观察组患者安排接受过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干预,观察不同护理沟通方式对减少门诊护理纠纷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护理后,其护理纠纷发生率更低于常规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门诊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前,需加强对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以减少护理纠纷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与急症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急症患儿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急诊患儿家属的心理特点,采取良好的沟通技巧,并实施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沟通。结果经过有效的学习与培训,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明显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有效的分析和改善沟通技巧,使患儿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提高了护患间的支持与解理程度,有利于开展儿科护理工作,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