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HTK拦截器和战斗部破片的反导命中条件,建立了HTK与战斗部命中目标的允许脱靶量模型,对这两种反导方式拦截不同性能导弹目标的允许脱靶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仿真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拦截高性能的目标导弹时,HTK可比战斗部具有更易于实现的允许脱靶量需求.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构成空空导弹脱靶量的各种因素 ,探讨了导弹制导系统、引战系统和外测系统产生的脱靶量 ,并研究了脱靶量与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导弹自导命中精度的误差来源人手,以末制导雷达的“烧穿距离”为衡量指标,建立了HOJ模式和被、主动转换方式的命中随机误差计算模型,并对各方式的侧向命中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结论表明。被弹面小的高速中、小型舰艇实施有源压制干扰,对导弹HOJ模式的命中精度影响大,使导弹使用效果明显下降;导弹射击时,应尽量增大末制导雷达“烧穿距离”,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实现雷达被、主动工作模式的转换,以减少有源压制干扰对导弹命中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反辐射导弹在被动式单脉冲导引头的引导下对噪声源进行攻击的工作过程,主要分析噪声干扰对导弹跟踪的影响,计算导弹在受到噪声干扰时对干扰机的命中概率,并对结果及导致命中概率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确定了战斗部破片和HTK拦截器命中目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破片战斗部与HTK两种反导方式命中目标时的允许脱靶量模型,对这两种反导方式拦截不同性能导弹目标的允许脱靶量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对比,结果表明在拦截小型、高速、机动目标导弹时,HTK比破片战斗部具有更易于实现的允许脱靶量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的研究没有将烟幕对光电导引头的影响与光电制导导弹的杀伤效果关联起来的问题,提出了烟幕干扰条件下光电制导导弹命中概率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光电制导导弹为研究对象,将烟幕遮蔽对光电导引头的影响转化为对导弹散布误差的影响,运用射击效能的相关理论得出导弹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计算烟幕遮蔽条件下3种光电制导导弹的命中概率,为直观地评估烟幕干扰对光电制导导弹的影响效果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种非相干干扰对空空导弹毁伤压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两种干扰效果,首先建立双点源恒定干扰的雷达导引头干扰模型,再分析闪烁干扰作用模型,给出仿真条件下双机干闪烁干扰的干扰效果,得出两种干扰模式下导弹分辨角。在最大可用过载下对导弹的极限测边界进行了仿真,通过极限弹道计算出两点恒定干扰和闪烁干扰下的导弹攻击区域.说明闪烁干扰的优势所在。同时通过对最佳脱靶量的分析,给出闪烁干扰双机间最佳掩护距离。在假定导弹误差服从瑞利分布条件下,对两种干扰条件下单发导弹的毁伤概率对比评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电子干扰下的舰艇编队雷达探测距离及水平杀伤区。分析了有源压制干扰、无源干扰和分布式干扰下的雷达作用距离模型,给出了受雷达作用距离限制的舰空导弹杀伤区远界计算方法,并对电子干扰下编队协同防空时的雷达重叠探测区、导弹水平杀伤区及舰艇间距进行了仿真。分析表明:干扰情况下,编队的雷达威力范围下降了约30%,不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的舰空导弹水平杀伤区范围下降了约75%;抗击亚音速飞机类目标时,编队间距宜保持在16km。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制导火箭命中精度,基于制导火箭的控制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弹道仿真计算,得到了关于制导火箭的脱靶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误差因素对火箭脱靶量精度的影响,给出改进方案,使脱靶量满足设计要求.本方法在导弹研制过程中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行精确制导仿真,文中将目标体视为椭球体的几何体目标,建立了鱼雷攻击目标的脱靶量和命中角等命中要素的计算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统计仿真试验,得到命中概率、脱靶量均值、均方差、置信区间等统计结果.本方法对于提高鱼雷攻击效果的仿真统计精度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干扰条件下基于二次效应的导弹毁伤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近似实战环境中评估导弹毁伤能力,分析了现有的累计杀伤模型存在的不足,考虑到箔条干扰对导弹制导误差和引爆概率的影响,研究了多次打击条件下飞机二次效应对飞机易损性的影响,引入了飞机毁伤效果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干扰条件下基于二次效应的导弹毁伤能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实战条件下导弹毁伤能力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标强机动对中远程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标机动对导弹效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典型的目标强机动类型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并基于某型中远程空空导弹数学模型(气动模型、运动模型、导引率模型等),利用改进的二分法仿真计算了目标强机动下的导弹攻击区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发射条件下目标强机动对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表明:目标强机动能够有效缩小导弹迎头攻击距离,并且能够规避在导弹最大可攻击区和不可逃逸区之间发射的导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概率分析的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干扰环境的复杂性和抗干扰措施的多样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在电子干扰条件下的效能评估方法。运用概率分析方法,建立电子干扰设备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干扰成功的概率计算模型,以及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电子干扰效能评估模型,并给出了效能评估步骤。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为实现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效能的定量评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雷达与其对抗装备之间一直存在着如何干扰与抗干扰的矛盾.分析了冲淡、强源和质心三种方式干扰效果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捕获目标概率在导弹武器系统设计、试验鉴定、作战效能评估等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一种反舰导弹 捕获目标概率的仿真计算方法。分析影响反舰导弹导引头一次开机捕获概率的主要因素并给出其分布规律,建立导 引头搜索范围计算模型;基于该方法进行反舰导弹捕获概率的算例分析,分析各因素对捕获概率的影响。仿真算例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简便有效地计算反舰导弹捕获目标概率,可应用于反舰导弹性能分析、命中评估等场合。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防空导弹系统在噪声干扰下的雷达探测距离模型和导弹杀伤概率模型.通过分析各种空中噪声干扰方式,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近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三种方式下防空导弹系统雷达对攻击机编队的探测距离模型,并通过模型扩展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双重干扰方式下的雷达探测距离模型.通过分析防空导弹系统雷达探测距离与导弹杀伤概率的关系,给出了防空导弹在噪声干扰下的杀伤概率模型.通过算例,对所给出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两种舰艇机动模型及目标等效几何参数计算模型,给出了坐标转换在仿真中的流程图.基于某型导弹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命中概率及命中平面内两方向上的命中均方差.  相似文献   

18.
在有源干扰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反舰导弹在有源电子干扰下的突防概率, 分析了电子战系统的任务与特性.应用排队论与对策论的方法, 得出了有源干扰的系统效率, 从而得到反舰导弹在有源干扰下的突防概率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制导弹药末段目标截获概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骁  唐胜景  朱大林  郭杰 《兵工学报》2015,36(2):287-293
针对末制导弹药对地面目标攻击时是否加入中制导环节,研究其末段飞行过程中与目标的几何位置关系,采用快速计算与解析方法分析其打击地面固定目标时导引头对目标的角度截获。通过空中散布椭球和地面散布椭圆的近似计算得到视场角计算公式,进而建立一般的数学模型,并从统计概率角度,得到末制导目标截获概率,根据3σ原则判断是否加入中制导环节。同时研究了零控脱靶量与末制导修正距离,结果表明末制导修正能力满足零控脱靶量。仿真发现导引头开机位置距离目标逐渐变小时,视场角的置信区间先减小、后增大。计算了不同干扰因素对视场角置信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风对视场角分布的影响比侧风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