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敏仙  李士通 《上海医学》2012,35(6):484-487
目的比较不同体温对老年患者术后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肌肉松弛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不保温、顺式阿曲库铵保温、罗库溴铵不保温及罗库溴铵保温组,每组20例。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或罗库溴铵0.6mg/kg,术中肌肉松弛药经静脉输液泵输注维持,持续监测肌肉松弛和鼻咽温度,记录患者的药物累积剂量,手术时间,静脉注射肌肉松弛药到第1个肌颤搐高度(T1)最大抑制的时间(起效时间),T1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肌肉松弛恢复指数),T1恢复至25%到4个成串刺激(TOF)比值(TOFR,即TOF中第4个肌颤搐高度与T1的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完全恢复时间),以及麻醉诱导时、T1恢复至25%时、TOFR恢复至90%时的温度。结果术毕两个不保温组的体温显著低于两个保温组(P值均<0.01)。顺式阿曲库铵不保温、顺式阿曲库铵保温组的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罗库溴铵不保温、罗库溴铵保温组(P值均<0.01),肌肉松弛恢复指数则显著短于罗库溴铵不保温、罗库溴铵保温组(P值均<0.01)。顺式阿曲库铵保温组的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罗库溴铵保温组(P<0.01)。给予同一肌肉松弛药的两个保温组间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肉松弛恢复指数和完全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两个不保温组(P值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保温有助于肌肉松弛的恢复,且应用于顺式阿曲库铵的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分别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将124例行全麻气管插管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罗库溴铵组,各62例,经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3 μ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顺式阿曲库铵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罗库溴铵组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后行气管插管,比较气管插管的总有效率及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后1、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变化,记录全麻诱导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及组胺释放情况.结果 罗库溴铵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为95.2%,与顺式阿曲库铵组(8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的MAP、HR明显上升(P<0.05),5 min后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罗库溴铵组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较短,恢复指数也明显低于顺式阿曲库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术的起效时间短,恢复迅速,是临床上较理想的肌松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预注不同种类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45例,ASA Ⅰ~Ⅱ级,分为3组,预注罗库溴铵组(Ⅰ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Ⅰ组预注罗库溴铵0.06mg/kg,Ⅱ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Ⅲ组预注生理盐水1mL,4min后给予剩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肌松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患者年龄19~65岁, ASA分级Ⅰ~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罗库溴铵组(R组,0.60mg/kg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0.10mg/kg顺式阿曲库铵)和联合组(RC组,0.30mg/kg罗库溴铵+0.05mg/kg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维持。采用TOF模式监测肌松情况,采用握力评价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体温等,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指数及术后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RC组肌松药物起效时间较快(P=0.000)。与RC组比较,C组和R组肌松药物持续时间较短,术后拔管时间长,术中额外追加肌松药物次数多(P<0.01)。3组患者肌松药物恢复指数、术后握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95罗库溴铵和ED95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使用时,缩短了诱导肌松起效时间,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肌松效果且术后肌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肌松恢复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实际应用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肌松恢复情况比较。方法全凭静脉麻醉下,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或罗库溴铵0.6mg/kg后气管插管,术中追加适量肌松药以维持术中TOF计数为1或2个颤(简称1或2)。手术结束,在TOF计数为2时,给予新斯的明0.05mg/kg和溴环扁吡酯(胃长宁)10ug/kg进行拮抗,拮抗后5min开始监测TOF反应,直至TOF比值(T4/T1)达到0.90时结束监测。结果顺式阿曲库按组最后一次追加肌松药到拮抗的时间为(17.1±8.3)min,罗库溴铵组最后一次追加肌松药到拮抗的时间为(16.4±11.6)min。结论显示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肌松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预注法对顺阿曲库铵与等效罗库溴铵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150例择期手术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每组50例。对照A组常规给予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对照B组给予0.9 mg/kg罗库溴铵,观察组则采用预注0.015 mg/kg顺阿曲库铵并在5 min后按照0.135 mg/kg给药剂量追加用药。对比三组肌肉松弛药物起效时间、心率与血压变化及临床麻醉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肉松弛药物起效时间为(79±21)s,显著早于对照A、B组[(179±42)s、(139±29)s](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肉松弛药物临床有效时间为(44.1±6.8)min,显著长于对照A组[(34.5±8.2)min](P<0.05);观察组与对照B组患者的肌肉松弛药物临床有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相比于同等强度剂量的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药物起效时间相对较慢,而通过预注法给药则有利于缩短药物起效时间,且具有更为优越的可控性,为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物的使用提供了更多选择,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静脉麻醉下顺式阿曲库铵同罗库溴铵联合应用时药效学的变化。方法将择期行耳鼻喉科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采用全静脉麻醉,研究期间维持同等麻醉深度(BIS值40~50)。分别给予2倍ED95罗库溴铵(ⅠA和ⅠB组)或顺式阿曲库铵(ⅡA和ⅡB组),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待T1恢复至25%(ⅠA和ⅡA组)或75%(ⅠB和ⅡB组)时追加1/2倍ED95顺式阿曲库铵。记录各组追加顺式阿曲库铵后,神经肌肉最大阻滞程度,神经肌肉阻滞达最大程度的时间(Tmax),T1恢复至25%(T25)、75%(T75)、95%(T95)的时间,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TR70)以及肌松恢复指数(RI)。结果ⅠA组最大阻滞程度(T1最小值0.6%)较ⅡA组(T1最小值5.3%)显著增强(P〈0.05);ⅠB组最大阻滞程度(T1最小值2.9%)较ⅡB组(T1最小值12.6%)显著增强(P〈0.05)。ⅠA组T25(22.8min)较ⅡA组(16.4min)延长39%(P〈0.05);ⅠB组T25(16.2min)较ⅡB组(11.6min)延长40%(P〈0.05)。ⅠA组T95(37.7min)较ⅡA组(30.9min)延长22%,P〈0.05;ⅠB组T95(30.5min)较ⅡB组(25.9min)延长18%(P〈0.05)。ⅠA组RI与ⅡA组相比,ⅠB组RI与ⅡB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库溴铵在肌松作用恢复期可影响维持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显著增强其阻滞程度,延长其维持时效,但对其恢复指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顺式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复合剂量用于眼科手术小儿患者时神经肌肉阻滞的时效.方法 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眼科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90例.麻醉诱导: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或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T1恢复至25%时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2 mg/kg维库溴铵.予首次剂量后2 min评估插管条件.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对尺神经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变化.记录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首次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重复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最后给药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最后给药到T4/T1=0.8的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自T1恢复至25%到T4/T1=0.8的时间).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组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组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剂量的肌松持续时间、肌松恢复指数、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肌松恢复指数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种药物都提供了良好的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明显短于维库溴铵,更适合小儿,尤其是<12个月的行眼科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中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肌松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行LC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n=60)和阿曲库铵组(A组,n=60),R组使用罗库溴铵0.6mg/kg,A组使用阿曲库铵0.5mg/kg进行气管插管。采用连续单刺激模式行肌松监测。观察项目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肌松药起效时间(注射完毕至T1〈5%)、作用时间(恢复至T1达25%)、插管条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流动力学皆稳定,插管条件良好,无统计学差异,罗库溴铵起效明显快于阿曲库铵(P〈0.05),作用时间两组类似(P〉0.05),罗库溴铵组不良反应少于阿曲库铵组(P〈0.05)。结论 罗库溴铵用于LC手术,起效快效果好,维持时间与手术时间较吻合,不良反应少,优于阿曲库铵,是LC手术较理想的肌松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诱导麻醉下顺式阿曲库铵对儿童早期插管及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60例2~10岁择期行腺样体吸割手术患儿按所给肌松药和剂量随机分为Ⅰ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Ⅱ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和Ⅲ组(罗库溴铵0.6 mg/kg),每组20例。以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和相应剂量的肌松药进行麻醉诱导,注入肌松药后1 min试行气管插管,采用肌松检测仪对尺神经进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的颤搐变化,记录各组1 min插管时TOF中的第1次颤搐(T1)值及起效时间(肌松药注毕至T1为最大阻滞的时间);评价插管条件分级。结果注入肌松药后1 min,Ⅱ组和Ⅲ组插管条件评分明显好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插管条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in试行气管插管时,外周监测拇内收肌肌松作用显示3组患儿T1并没达到最大阻滞,Ⅱ组和Ⅲ组对神经肌肉功能的阻滞程度明显快于Ⅰ组(P<0.05),肌松药起效时间Ⅱ组和Ⅲ组明显快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诱导麻醉下,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可用于快速诱导早期气管插管,肌松药注入后1 min行气管插管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将强直刺激后计数(PTC)作为肌松药物增药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风险分级Ⅰ~Ⅱ级,年龄>18岁.麻醉诱导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 (2ED95).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t0[注药毕至首个肌颤搐(T1)抑制至0的时间],t1(最后1次注药毕至PTC出现的时间),t2(最后1次注药毕至T1出现的时间),t3(PTC开始出现至T1出现的时间),T1恢复时PTC的值(PTC at T1),以及PTC恢复之前出现呛咳的患者例数,T1恢复之前出现呛咳的患者例数.结果 t0为(3.67±0.79)min,t1为(26.61±6.54)rain,t2为(39.44±5.94)min,t3为(12.83±5.26)min,PTC at T1为(11.8±2.6)次,PTC恢复之前无患者出现呛咳,T1恢复之前3例出现呛咳.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PTC与T1恢复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807,P<0.0001),回归方程可表示为t=13.085-0.629 PTC.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阻滞,PTC与T1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可通过PTC数值初步估计T1出现的时间,PTC是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监测指标,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肌松药的增药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蒋宇  程磊  邓鑫  詹利  郑立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1):1521-1526
目的评价深度肌松对腹腔镜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病人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分为中度肌松组(A组)和深度肌松组(B组)。A组在肌松监测下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维持中度肌松;B组在肌松监测下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维持深度肌松。2组病人术中容量管理均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入复苏室后继续进行肌松监测,在肌松监测仪指导下给予肌松拮抗药及拔除气管导管。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手术视野评分、平均气腹压及平均气道压,恢复指数、拔管时间及复苏室驻留时间,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评分,术后早期恢复质量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B组平均气腹压、平均气道压均低于A组(P < 0.01),B组苯磺顺阿曲库铵使用量、恢复指数、拔管时间均高于A组(P < 0.01)。B组病人术后各时间段肩痛评分均低于A组病人(P < 0.01),术后6、24 h,B组病人内脏痛及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A组病人(P < 0.01)。B组术后1、3 d的恢复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 < 0.01)。B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 < 0.01)。结论将深度肌松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能够在保证术野的前提下降低气腹压力,提高病人早期恢复质量,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为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靶浓度控制输注法(TCI)与按4个成串刺激监测(TOF)调控持续增长静脉泵入法,对罗库溴铵的药效学进行比较,探讨罗库溴铵TCI的可行性和优劣性。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罗库溴铵靶浓度控制输注组(Ⅰ组,15例)和按TOF监测调控输注组(Ⅱ组,15例),以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颤搐反应作为肌松效果的判定指标。Ⅰ组应用TCI技术,诱导时效应室靶浓度为9 mg/L,达最大阻滞时将效应室靶浓度调至4 mg/L,维持期依据临床指标调节靶浓度,同时记录TOF监测结果,但不作为调整肌松药用量的指标;Ⅱ组应用TOF监测技术诱导时采用单次推注0.6 mg/kg(2ED95)罗库溴铵,待肌松恢复至T1/Tc达10%时开始持续泵注,调节泵注速度使T1/Tc在10%~20%之间。记录2组神经肌肉阻滞监测的显效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并记录罗库溴铵在各阶段的用量,插管条件以及TOF监测情况。以全凭静脉麻醉(TIVA)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全部病例在肌松恢复期不予拮抗,使其自然恢复。当TOF恢复至T1/Tc≥75%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结果2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分别为(73.3±26.6)s和(88.7±36.2)s,没有统计学差异,但I组稍快于Ⅱ组。诱导用药量分别为(0.86±0.09)mg/kg和(0.60±0.00)mg/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的单位时间维持用药量为(6.48±2.28)μg/(kg.min),Ⅱ组为(8.23±2.35)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平均维持靶浓度为4.47 mg/L(4~5.5 mg/L)。维持阶段的TOF监测,I组T1/Tc(%)在0~2之间2例,在2~20之间7例,在20~50之间6例,T4/T1(%)均在0~25之间;Ⅱ组T1/Tc(%)均在10~20之间,T4/T1(%)均在0~25之间。停药后2组的肌松恢复过程无明显差异。2组的总平均用药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可安全用于临床,在效应室靶浓度为9 mg/L时诱导可以在70 s左右顺利进行气管插管,应用4.5 mg/L效应室靶浓度可使60%的患者维持满意的肌松效果。停药后恢复指数为(19.6±8.4)min。由于仍未解决个体差异问题,尚不能完全取代TOF监测给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比较单次静脉注射2倍95%的有效药物剂量(ED95)顺式阿曲库铵对不同年龄患者的肌松效应。方法 将60例按美国麻醉协会(ASA)标准定为Ⅰ~Ⅱ级的患者分为幼儿组(3~7岁)、青壮年组(18~65岁)和老年组(≥65岁),每组20例。麻醉诱导期间单次注入2倍ED95顺式阿曲库铵,用TOF Watch加速度仪进行肌肉松弛监测,观察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结果 3组间气管插管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肌松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及体内作用时间均明显短于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肌松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对顺式阿曲库铵更为敏感,起效快,肌松阻滞维持时间和作用时间短,与成人的肌松效应相似;肌松恢复时间与年龄无关,2倍ED95诱导剂量对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的确诊CSP患者492例,其中高危组283例、低危组209例。根据是否行UAE治疗,将高危组分为高危UAE组(UAE+腹腔镜组)167例,高危非UAE组(化疗+腹腔镜组)116例;将低危组分为低危UAE组(UAE+清宫组)113例,低危非UAE组(化疗+清宫组) 96例。分别比较术中出血、住院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预测CSP再发风险。结果: 高危UAE组在术中出血[(36.5±14.8) mL vs. (76.5±39.7) mL)]、住院时间[(5.9±0.9) d vs.(9.6±1.3) d]、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7.9±8.7) d vs. (28.7±10.1) d)]以及月经复潮时间[(18.1±1.6) d vs.(24.3±1.8) d]的比较中优于高危非UAE组,而低危UAE组在术中出血[(93.2±43.3) mL vs. (284.8±110.5) mL]、住院时间[(10.2±1.4) d vs.( 30.7±9.6) d]、血β HCG降至正常时间[(50.1±17.6) d vs. (67.5±22.9) d)]以及月经复潮时间[(56.3±6.7) d vs.(65.9±9.3) d)]的比较中优于低危非UAE组,均P<0.05;高危UAE组住院费用[(20 140±1 520)元 vs.(13 510±1 013)元)]高于高危非UAE组,而低危UAE组住院费用[(10 095±962)元 vs. (3 890±457)元)]高于低危非UA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是CSP再发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407, 95%CI 1.176~5.092,P<0.05),采用包含UAE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可降低CSP再发风险。结论: UAE治疗CSP疗效迅速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再发风险低,在有条件的医院,特别是针对有再次生育要求的CSP患者,应将含UAE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颜娅  闫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106-107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中罗库溴铵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拔管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选取我院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共110例,随机分成罗库溴铵间断给药组(对照组)和持续泵注组(观察组),分别记录神经肌肉阻滞的最大阻滞时间及起效时间、恢复过程,并记录罗库溴铵的用药量。结果在用药后起效时间、肌松维持时间、用药量、平均泵注速率上,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观察组的肌松恢复过程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泵注肌松药罗库溴铵可为腹部手术提供满意的肌松条件,且停药后肌松恢复过程明显缩短是腹部手术“快通道”麻醉的理想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 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行阑尾切除术患者862例,其中LA组335例,OA组527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等情况。结果 LA组患者中,325例在腹腔镜下切除阑尾,中转开腹10例(3.0%)。LA组较OA组出血量少[(16.6±13.2) mL vs. (24.7±18.3) mL,P<0.001],切口感染率低(0.9% vs. 4.9%,P<0.001),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4.5% vs.11.6%,P<0.001),平均住院时间短[(4.4±1.9) 天 vs. (5.1±2.5) 天,P<0.001],住院综合费用高[ (7 806±1 406)元 vs.(4 871±1 308)元,P<0.001],手术时间长[(41.4±8.1) min vs.(38.8±11.7) min,P<0.001]。两组腹腔脓肿、肠梗阻及再次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A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9.55%,低于OA组的14.42% (P=0.035)。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BMI≥24),LA组较OA组有明显微创优势,而且手术时间缩短[(45.2±7.7) min vs.(49.0±7.6)min,P=0.004],住院费用不增加[(7 951±1 485)元vs.(7 717±1 705)元,P=0.396)]。结论 LA与OA同样安全可靠,在减少切口感染、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方面较OA有明显优势,但费用较高,手术时间稍长。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LA可作为阑尾切除手术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肌松时效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3~4级、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20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0.6 mg/kg,Ⅰ组,10例)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0.2 m/kg,Ⅱ组,10例).用四成串刺激(T口OF)监测拇内收肌颤搐反应,监测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