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自拟处方,制成利咽丸治疗急慢性咽炎28例.取得满意效果。处方:黄柏10g.菊花12g,射千9g.牛黄0.25g,冰片0.25g,桔梗9g,山豆根9g,天冬10g,灯心草2g.制法是将上述中药粉碎,过6号筛加60℃炼蜜适量.制成6g重的利咽丸。早晚各1次.每次服1丸.慢慢咀嚼。28例中服药最长1个月.最短2天.有效26例(92.8%)。  相似文献   

2.
1990~1996年间,笔者以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年龄在16~36岁,发病后3~6天就诊。24例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38℃7例、38.1℃~39℃14例、39℃以上3例;一侧腮腺肿大8例,双侧腮腺肿大16例;发病后5天内合并睾丸炎者10例,5天以上合并睾丸炎者14例;一例睾丸肿大16例,双侧睾丸肿大8例。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柴胡15g、板蓝根209、僵蚕109、橘核109、川楝子10g、海藻10g、黄芩1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法:热甚者加大青叶10g、生石膏30g;睾丸…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采用病毒哇肌注合并口服加味龙胆泻肝汤等方法治疗带状殖疹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均为门诊患者,男ZI例,女15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9.5岁。疤疹发生于头面部5例,四肢部3例,躯干胸胁部28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者2周。二、治疗方法1.三氮哇核着(病毒哩)200mg肌注,一日2次,7天为一疗程。2.维生素BIIOO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I。100pg肌注,一日1次,7天为一疗程。3.中药:加味龙胆泻肝汤煎服,药用:龙服草、山振、黄羊、柴胡、车前子、泽泻、)g$子各10克,大青叶、板兰…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们用自拟瓜萎蒲苓汤为主,辨证治疗急性乳腺炎10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于下。1.临床资料:凡产后授乳期妇女,突发乳房疼痛肿块,或伴寒热、或伴同侧眼窝淋巴结肿痛,又排除其它乳房疾患者,为本病治疗对象。本组105例,其中初产妇84例,经产妇21例。22~23岁68例,24~25岁24例,25岁以上13例。病程1天27例,2夭46例,3天23例,4天以上9例、病变在单侧乳房56例,在双侧乳房49例。病灶在上内象限互9例,上外象限4o例.下外象限8例,下外象限31例,乳晕部7例.2.方剂组成。瓜萎、薄公英,获警各159,陈皮、贝母、白益各10g,半夏6g…  相似文献   

5.
许兴全  张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36-3336
2004年8月~2005年7月,应用复方蒲公英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6~70岁,其中急性支气管炎20例,急性扁桃体炎19例,急性咽喉炎15例,普通感冒6例。发病时间2小时~3天,初诊体温37.0~37.9℃者27例,38~38.9℃者21例,39℃以上12例。所有病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中性粒细胞部分增高。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蓝花参煎剂,即蓝花参水煎浓缩液治疗发热30例,有一定疗效,现简介如下。一、药物制备:蓝花参〔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学名为wahlenbergiamarglnata(Thunb·)A.DC.」以根或全草入药,水煎,浓缩,加适量防腐剂,装瓶。每瓶100ml,每ml含原生药0.5g,成人每次服15ml,每日3次,儿童剂量减半。二、临床资料: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55岁,15~50岁者21例,占多数。其中体温37~37.9℃者12例,38~38.9℃者15例,39℃以上者3例。原发病系上呼吸道感染者21例,急性扁桃腺炎5例,急性肠炎3例,疟疾…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3-of叫997-12it32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MAF方案辅助化疗,并与同期53例未化疗患者进行远期生存期及死亡率对比.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历选择结肠癌根治术后者3个月内应用MAF方案辅助化疗,并完成2个疗程者为化疗组;术后4个月以后化疗或未完成2个疗程化疗者为对照组.其中化疗组32例,对照组53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75岁,41~70岁者占80W68/85)。1.2临床分期及部位见表1.1.3化疗方案为varE合化疗方案,丝裂霉素omg第!天静脉推注,阿霉素40mg第1天静脉推注,氟腺呼院500mg,第1天至…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验证肠炎合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并与抗生素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治疗组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6个月4例,7~12个月51例.1~3岁45例。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7~12个月29例,1~3岁21例.2组主要症状与脱水程度比较:治疗组人院时体温<37℃39例,37~38℃39例,38~39℃15例,>39C7例。对照组入院时体温<37C13例,37~38C23例,38~39C8例,>39C6例.治疗组腹泻次数<10次44例,10~20次56例,对照组腹泻次数<10次25例,10~20次24例,>20次1例。治疗组人院有呕吐93例,无…  相似文献   

9.
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使用目拟锯石煎液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疗效满意,下面仅就1992-01~1997-12收治的周例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6例上感高热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叨树,对照组45例.治疗组中男62例,女29例,年龄(4±32)岁,病程(1.7±1.2)d,体温38.5~39℃28例,39.1~49℃49例,40.1℃14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3.8±31)岁,病程(1.51±1.0)d,体温38.5~39℃17例,39.1~40℃22例,40.1℃6例。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1.2治疗方法口服银石汤.组成:双花、连召、石…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脓胸多继发于肺部感染或肺脓疡溃破,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易造成死亡。我院自1988年至1997年共收治小儿急性脓胸86例,对大量积脓采用排脓换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本组病例男49例,女37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在2个月至8岁,其中3岁以下28例问2.6%)。2.发病原因及脓液量;均继发于肺炎,其中脓气胸9例(10.5%)。脓液量少者32例(37%),中县29例(3%),大量25例(29%)。3.细菌培养:脓液培养阳性者36例,内含金黄色葡萄球菌31例(86%…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人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12岁。病程5个月~9年。间歇发作者7例,持续发作者23例。亲属中有遗尿病史者5例,遗尿次数最多者(每晚遗尿1~2次者)20例,21例病人夜间深睡不易叫醒。辨证属脾肺气虚者9例,肾气虚而下元不固者21例。所有病人经尿液8项检查均正常,并排除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固本汤:桑螵蛸6g,益智仁6g,乌药9g,覆盆子9g,炒内金10g,煅龙骨15g,炒白芍9g,山萸肉5g,泽泻6g,生山药10g。传统煎药法煎取药汁200ml,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用100ml,10天为1个疗程。3治疗效果治愈:治疗2个疗程后已不遗尿,睡中自己…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手术治疗病人大多不易接受。笔者在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自拟消乳增生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4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4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7~45岁。均经过近红外线乳腺投照仪检查或病理诊断为乳腺增生,病程为1~12年。乳房周期肿胀痛37例,非周期性肿胀7例,乳房块物呈颗粒状32例;硬结节或原状团块12例。 2 治疗方法 消乳增生汤组方:山甲6g,昆布10g,鹿角霜10g,柴胡10g,海藻15g,土茯苓12g,香附10g,夏枯草10g,王不留行10g,浙贝10g,蜂房3g,月经初期(来潮后3~5天)上方加巴戟天10g,菟丝子10g,仙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7年9月用头孢克肟(Cefspan)口服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0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4.37±2.16)岁;门诊98例,住院2例。本组咽炎9例,急性扁桃腺炎21例,支气管炎30例,支气管肺炎40例。其中发热37.5℃~38℃32例,~39℃22例,~40℃2例。均有咳嗽。肺部湿性罗音38例,部分病例肺部干性罗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8~10)×109/L38例,(10~15)×109/L57例;(1S~20)×109/L5例。胸片均提示肺纹理增多增粗,40例呈散在斑点状或小片状…  相似文献   

14.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汀 《天津药学》2003,15(1):34-35
目的:探讨高血脂症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自拟降脂汤,组方为石菖蒲15g,郁金15g,泽泻15g,茯苓15g,五灵脂10g,蒲黄10g,土鳖虫10g,水蛭10g,牡丹皮10g,黄芩10g,丹参30g,川芎10g,焦三仙30g,三七粉3g(冲),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结果:治疗68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胆固醇单纯增高18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88.9%;血甘油三酯单纯增高者30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二者均增高者20例,显效l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2.6%,血胆固醇平均下降22.1%,血甘油三酯平均下降38.2%。小结:本法通过运用清热祛痰,除湿活血化瘀的药物并随证加减,能够达到清除血中瘀滞,调畅气血,恢复脏腑功能,有效降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窦炎,中医称之为“具渊”,以往治疗上多以疏风解表,芳香通窍为主,疗效不甚理想。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补肺健脾,散寒利湿法治疗慢性鼻窦炎3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文55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4-56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11年;对照组ZO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58岁,病程最短者1.5年,最长者9年。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固本止流汤;药物基本组成为:人参10g、黄芪309、白术15g、防风15g、桔梗15g、河子10g、茯苓15g、泽泻10g、意米209、甘草10g、苍耳子15g、辛…  相似文献   

16.
当归汤治疗习惯性流产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倒1,患者25岁,1997-02-01,因剧烈呕吐、头晕、阴道流血,到外院就诊,诊断为:孕3产0,妊娠42天,先兆流产.给黄体酮,维生素K3、维生素E、C、B6等药物治疗5天无效,到我院就诊,追问病史,自过前3次妊娠均于妊娠相同月份出现上述症状,经治疗无效自然流产.入院后给予当归汤,方剂:当归459、川芎4.5g、生黄芪2‘4g、白芍4.sg、荆芥穗2.4g、菟丝子3g、甘草15g、生姜3片,水煎空腹热饮,每日1剂。服药1天后,阴道出血减少,3天后,出血停止。继续服3无巩固治疗出院.产妇足月顺产1男婴,随访1年,小儿身体健康.例2,患者28岁,1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近期死亡原因,以期加强围术期处理,提高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931例肺切除后近期死亡的35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本组患者死因的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于术后24小时者11例(31.43%),术后2-7天者17例(48.57%),7例(20%)系术后8-14天发生,1例(2.86%),死于术中,11例(31.43%)于术后48小时内死亡,10例(28.57%)于术后3-7天死亡,7天(20.00%),手术后8-14天死亡,6例(17.14%)于术后15-30天死亡。死因分别为急性呼吸衰竭11例,应激性溃疡8例,急性心肌梗死5天,失血性休克3例,颅内转移3例,气管胸膜痰3例,为走神经反射亢进1例,颅内出血1例,结论:急生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和急性心肌梗死是肺切除术后近期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轻患者肺工除术后的死亡原因则主要是失血性休克,颅内转移及支气管胸膜瘘,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术期处理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各种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颜面或头颈、颅内外某个部位的疼痛或非疼痛不适。笔者从1990~1994年以来,自拟么味全书汤为主,在辩证基础上加减治疗该病10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46例,女54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72岁,50岁以上居多,占61例l病史最短3年,最长20年;有头部外伤史11例。2治疗方法:2.1处方:全蝎3~sg、白定、羌活、川穹各9~12g、白芍18~249、珍珠母30~509、延胡索12~159、地龙10~129、甘草3~sg。2·2加减法:有头晕、头胀,目眩,目赤,血压价高者,…  相似文献   

19.
杜泽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85-3485
多年来,笔者用自拟祛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7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类风湿性关节炎57例,其中男15例,女42例;年龄18—60岁,绝多大数为青壮年女性患者;病程1年以内9例,1—5年24例,5—10年18例,10年以上6例;最长为18年,最短为半年。1.2治疗方法:祛痹汤组成:制川乌12g、鸡血藤18g、黄芪30g、补骨脂12g、地龙15g、防己15g、威灵仙12g、秦艽12g、麻黄6g、细辛5g、蜈蚣2条。湿热型去麻黄,加金银花30g、黄柏15g、苍术15g、知母15g、泽兰12g、牛膝12g;寒湿型加桂枝10g、白芷12g;肾虚型加山茱萸15g、牛膝15g、肉苁蓉15g、鹿角胶10g、紫河车12g;关节肿大或畸形者重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三棱、莪术、蒲黄、五灵脂,并加大鸡血藤用量: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上药量临床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的轻重进行半减,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20.
马润俊  叶世鑫 《江苏医药》1996,22(12):859-859
我院自1981年至1995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362例,其中属延迟性牌破裂4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8~70岁,平均42岁,大多为青壮年。受伤时间3~7天30例,8~14天12例,15天以上6例(其中1例长达1年余)。致伤原因:跌伤19例,坠落伤14例,交通事故9例,拳击伤3例,钝器击伤2例,牛角顶伤1例。本组病例多表现为急性腹痛.内出血症状,腹泻或腹部肿块入院。脉搏≥100次/分20例,收缩压≤12kPa23例,(其中2例血压测不到),Hb<IO0g/L36例,平均80.6g/L(40~106g/L)。均行腹腔穿刺,40例抽得不凝固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