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在治疗民航飞行员原发性高血压中应用的意义及前景. 方法 对民航某航空公司17例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的3类药物的5个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以此为指导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并复习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近年的研究进展. 结果 部分高血压药物相关位点的多态性预测了个体间药物降压疗效的差异.以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报告为依据,针对14例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选择了个体化的降压药物,地面观察期间未见不良反应,3周后血压控制均达标,顺利复飞.对于3例临床经验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以检测报告为指导,对其原有的治疗方案加以调整后,原有不良反应消失、血压控制达标. 结论 所检测的3类药物的5个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在民航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的降压药物选择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可提高药物治疗效率,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基因组为导向的个体化用药模式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抗高血压药物研究的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 对有关抗高血压药物的文献进行整理、结合本院实际用药情况,通过3个月门诊高血压病人的处方分析以及疗效调查,探索合理的用药方案.结果:目前, 66大类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单一药物只能使40%~60%甚至更少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对于重度和顽固高血压患者却力不从心,对于伴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常常顾此失彼.结论:6类抗高血压药物分别适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对于控制血压和改善预后是有利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伴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案例分析,阐明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密切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临床药师在1例韦格纳肉芽肿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监护患者用药全过程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针对患者病情变化提出合理换药。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真正做到药物治疗个体化,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治疗。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有效的药学监护手段,密切配合临床医师制订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对解决诸如韦格纳肉芽肿伴肺结核这样的疑难、复杂、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病优化联合用药的经验。方法对我所1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优化联合用药,注重靶器官保护,根据24 h血压波动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时间,合理应用长效、短效降压药物,根据药物的毒副作用个体化调整用药种类。结果全部患者的血压都达到了理想控制水平,基本无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个体化、优化联合治疗,能够达到平稳降压,改善症状,保护靶器官,降低病死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肝脏移植术后普乐可复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后应用普乐可复(FK5 0 6 )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  36例患者肝移植术后使用以FK5 0 6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 ,即FK5 0 6 霉酚酸酯(MMF) 皮质激素 ,其中 2 4例采用赛尼哌抗体诱导疗法。结果  36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3例 ,经甲泼尼龙 (MP)和OKT3单克隆抗体治疗后逆转。FK5 0 6的副作用主要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40 0 %)、高血压(13 3%)、血糖升高(2 6 7%)及肝功能不良(6 7%)。结论 普乐可复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由于治疗窗狭窄 ,它的用药剂量应根据药物谷值浓度进行调整 ,而且用药要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高血压的防治及有效控制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方法.如何有效、安全、合理地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特对我院门诊治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高血压患者今后的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38例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烧伤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8例中,治愈12例(31.6%),好转15例(39.5%),死亡11例(28.9%).死亡原因主要为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ARDS、心功能衰竭.本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严重,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高达68.4%,Ⅰ型呼吸衰竭为42.1%,脓毒血症为31.6%.22例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培养出致病菌4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2例(25.0%),肺炎克雷白杆菌10例(20.8%),大肠埃希菌8例(16.7%),肺炎链球菌6例(12.5%),嗜麦芽假单胞菌4例(8.3%),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结论 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必须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措施,根据病原学早期、合理、足量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并且积极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8.
特殊疾病病种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68-146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特殊疾病病种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Excel软件对我院门诊特殊疾病病种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6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药。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3类药品用药频度总和为88.91%。用药金额居前3位的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3类药品销售金额总和为97.9%。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目前的高血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PCI治疗时代伴和不伴高血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转归的差别。方法  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4 9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9例 ,其中高血压组 (HT)4 1例 ,非高血压组 (NHT) 37例 ,两组患者除慢性胸痛发生率和右冠状动脉病变差别有显著性外 (P <0 .0 5 ) ,其他临床特征、心功能状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介入治疗情况相似 (P >0 .0 5 )。随访 6至 5 4个月 ,记录患者再次发生心绞痛、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重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在相同的随访时间内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重要不良心脏事件类似 (P >0 .0 5 ) ,但NHT组再次心绞痛发生率较高 (P <0 .0 5 )。结论 合并高血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PCI治疗和积极的药物治疗后 ,近中期临床预后情况接近不伴高血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临床药学对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结果:4种药物2000至2004年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1301例次抗癫痫药物监测中,达有效血药浓度的703例次,占总数54.1%;低于达有效血药浓度的515例次,占总数39.6%;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83例次,占总数6.3%.310例次甲氨蝶呤监测中,未中毒共有258例次,占83.3%;中毒共有28例次,占9.1%.结论:血药浓度监测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提示临床加强治疗药物监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实行个体化给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医护配合流程。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6月,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患者10例,治疗过程采取医护合作的方式,术前给予充分准备、术中医护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护理观察处理。结果 10例3D打印个体化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手术均顺利完成,出现的并发症包括2例气胸(其中1例粒子移位)、3例少量咯血伴血压升高,经过处理均得到缓解,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是一项新技术,完善的医护配合流程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并发症的有效处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实现精准粒子植入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1例(治疗组)与2004年7月-2007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治疗同样的患者65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治疗组良好(5分)21例,中残(4分)19例,重残(3分)24例,植物生存(2分)5例,死亡(1分)12例(P<0.01),预后较好(良好/中残)占49%(P<0.05),预后较差或差(重残/植物生存/死亡)占51%;对照组良好(5分)12例,中残(4分)9例,重残(3分)22例,植物生存(2分)3例,死亡(1分)19例,预后较好占32%,预后较差占68%.治疗组并发术后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N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18例N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SP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7.1%,18例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孕产妇无严重并发症,围产儿19例,死亡9例(占47.3%).结论:NSP以综合治疗为主,但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3.33%(P<0.05)。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27.08%;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3.33%(P<0.01)。与56例不稳定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测试结果比较,96例高血压患者SAS、SDS分值水平最低(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常伴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与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其焦虑、抑郁情绪相对较轻。临床医师治疗躯体疾病时要辨别心理障碍,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15.
马建 《西南国防医药》2004,14(5):578-578
20 0 1~ 2 0 0 3年在门诊治疗 12例无疹性带状疱疹 ,均为 6 5岁以上老年人 ,因胸痛就诊而误诊为其他疾病 ,用聚肌胞治疗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6 5~ 72岁 ,平均年龄 6 5岁。临床表现 :咳嗽伴胸痛 3例 ,心慌、胸闷伴胸痛 2例 ,腰背疼痛伴胸痛 2例 ,单纯胸痛 3例。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脑动脉硬化、突发性耳聋等多种慢性疾病。其中患两种以上疾病 3例 ,三种或三种以上疾病 9例。误诊情况 :误诊为呼吸道感染 3例 ,冠心病 2例 ,肌肉拉伤 2例 ,肋间神经痛 5…  相似文献   

16.
张桂芳  滑翔 《西南军医》2010,12(4):681-682
目的了解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药库两年中抗高血压药物的出库记录,采用用药频度排序法和用药金额排序法、药物利用指数分析及联合用药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用量呈增长趋势,其中90%左右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品种: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ACEI抑制剂是临床降压治疗的主要品种,交感神经阻滞剂用量逐年大幅增长。抗高血压药应坚持小剂量、“个体化”、合理联用。结论该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结构基本合理;开发质优价廉的复方抗高血压药对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CHF(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伴或不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各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DMA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分析不同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ADMA及NO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ADMA水平(3.8±0.8) μmol/L较对照组的(2.4±0.6)μmol/L显著升高(P<0.01);NO水平(36.2±10.6) μmol/L较对照组的(56.8±16.2) μmol/L显著降低(P<0.01).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相比,子痫前期、子痫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血清ADMA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NO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清ADMA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诊断,并且有助于判断子痫前期及子痫.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主要归因危险,大多数心衰患者均可能有高血压病史,降压治疗是预防心衰和治疗急性和(或)慢性心衰伴血压升高患者的主要策略,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减少伴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1].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已证实不会使心衰患者的预后恶化[2].本研究就氨氯地平对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0.
张建玲  李忠东 《人民军医》2012,(11):1081-1083
目的:调查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应用3类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即钙通道阻滞药(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B)的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607例,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对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CB类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额占上述3类药物总销售额的50.70%。统计的19种抗高血压药中,79%的品种DUI<1,21%的品种DUI>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少数抗高血压药物需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