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是因过度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的一类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前者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受累坏死,后二者主要为肝外胆管细胞受累[1],3种疾病均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2]。因此合适的自身抗体检查,及时并准确诊断该类疾病,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部  相似文献   

2.
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多认为和自身免疫有关的肝脏疾病,临床常见的主要有自身免疫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这三种疾病的诊断都与自身抗体的检出有密切的关联,肝病自身抗体的检查对这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它们中的任何两种病的重叠综合征(OS)[1~3].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组不明原因、伴血清自身抗体、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肝脏慢性炎症及纤维化组织学改变的反应性肝病[4].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和血清学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群英  徐芸  李继昌 《临床荟萃》2007,22(24):1782-1784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一组不明原因的慢性肝脏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 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这3种肝病的重叠综合征。目前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重要的指标是检测到患者体内相关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这些特异性抗体同时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发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病和关节周围肿胀等,因此曾有人称之为狼疮性肝炎。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2002年1月~2005年7月本科共收治自身免疫性肝病10例,治疗药物主要为强的松,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组病因不明、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血清中常会出现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以上两种或三种肝病的重叠综合征(OS)。本文就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免疫学指标检测及应用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上述任意2种疾病主要特征同时出现的重叠综合征[1]。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环境促发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参与了AILD发病[2]。AILD以血清中出现相关自身抗体为发病特点。自身抗体多具有损伤性,可与靶抗原结合发生免疫应答,损伤其结构和功能,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关于自身抗体在新生儿体内分布状况的研究较少,已报道的抗体有抗Ro/SSA抗体、抗SSB抗体等,而新生儿抗线粒体抗体-M2(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M2,AMA-M2)阳性罕见。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新生儿自身抗体阳性及其造成的系统性损伤的重视程度。本研究报道1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Ro52抗体、AMA-M2、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 antibody,AHA)阳性的AILD新生儿,并进...  相似文献   

8.
周玉秀  刘恩令 《临床荟萃》2005,20(4):203-204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常以肝脏损害为主,伴有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被公认为原发性血管炎一种敏感的诊断指标,近年来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中也发现了ANCA,而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报道较少.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ANCA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金涛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40-384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免疫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与疾病相关自身抗体被发现[1].重视自身抗体检测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s)检出率具重要临床意义[2],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及其间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s,OS)[3]等,特点是在肝脏出现病理性炎症损伤的同时血清中可发现与肝脏有关循环自身抗体[4],自身抗体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肝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免疫介导型肝损伤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异常反应。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血清中高浓度循环自身抗体。相关研究和资料显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分型以及病程与相关指标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0例健康人和17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及未明原因肝损组)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分析各组自身抗体出现的阳性率.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可按所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类型的不同分为Ⅰ、Ⅱ、Ⅲ型,各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5%、8.3%、16.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抗线粒体抗体(AMA)100%阳性,其中M2型AMA的阳性率高达95.5%.未明原因肝损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率达80.0%,有20%未出现自身抗体,4.5%患者出现未知自身抗体.结论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的出现;注重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明确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分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肺病是病理性自身免疫反应诱发的一组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以及这经们中的任何两种病的重叠综合性(overlap syndrome,OS)。大多数患者都表现为慢性、进展性的病理过程,晚期多出现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由于患病率(orevakebce)在近年来有所升高,而本病的诊断、治疗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又有所不同,故而引起较广泛关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12年前提出的描述一类慢性胰腺炎的术语。本病作为独立的疾病已得到临床、病理、影像学医师的共识,实验室检查也有一些特殊发现。因此,医学检验人员适时地熟悉自身免疫性肝病和AIP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显然是十分必要的。1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表现常无特征性,明确的诊断有赖于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肝脏损害。见表1。1.1分类按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  相似文献   

13.
颜敏  瞿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99-2000
目的分析与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40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2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9例。对所有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自身抗体表达的检测,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进行对比。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表达情况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性最大。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采取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医生诊断与治疗该类疾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自身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培之 《临床荟萃》2005,20(4):230-232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肝细胞受累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主要因胆管细胞受累的自身免疫性胆管病,后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它是由于机体免疫机能失调而导致肝细胞或肝内、外胆管损伤的一类疾病.过去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比较少见,近年来由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发现我国人群中这类疾病逐渐增多,因此日益受到重视.自身免疫性肝病通常伴有与之相应的相关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的致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但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就自身免疫性肝病和与其诊断相关的自身抗体及检测方法和检测程序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于机体自身抗体存在而引起肝组织持续损伤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1]。由于我国的肝炎和肝硬化多因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所致,长期以来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认识不足,研究不够,以致误诊、漏诊不在少数,而延误了对患者的治疗。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新生儿肝炎疫苗接种以来,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逐步下降,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迅速发展。非病毒性…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海灵  孔丽  冯忠军 《临床荟萃》2009,24(17):1495-1498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cirrhosis,PBC)的临床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6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患者(其中AIH患者35例,PBC患者30例)的临床、生化、自身抗体及病理学特点。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不典型。AIH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PBC患者,ALT(249.3±291.5)U/L vs(86.2±58.4)U/L、AST(230.2±305.7)U/L vs(98.7±75.6)U/L、TBIL(101.5±66.4)μmol/L vs(56.3±70.7)μmol/L(P<0.01或<0.05)。AIH组自身抗体主要以抗核抗体(ANA)为主,阳性率88.6%(31/35);PBC组自身抗体以抗线粒体抗体(AMA)为主,阳性率90.0%(27/30)。AIH主要表现为界面性肝炎,PBC可见明显胆管周围炎和小胆管损伤。结论AIH及PBC的诊断可综合临床、生化、自身抗体、病理组织学特征,其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对ALD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清IgG、γ球蛋白增高,自身抗体阳性;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主胰管不规则狭窄及胆总管下段狭窄;病理学检查显示胰腺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改变。激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胰腺病变,预后良好。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实验室、影像及病理学检查有特征性改变,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病理性自身免疫反应诱发的一组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以及它们中的任何两种病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大多数患者都表现为慢性、进展性的病理过程,晚期多出现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由于患病率(prevalence)在近年来有所升高,而本病的诊断、治疗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又有所不同,故而引起较广泛关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12年前…  相似文献   

19.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肝脏疾病,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三大类。AIH主要有3型:分别是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的AIHI型,其中SMA是AIHI型的血清标志物,其主要靶抗原为F-肌动蛋白;以及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LKM1)阳性的AIHⅡ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为AIHⅢ型的标志性抗体,也是AIH中唯一特异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496-497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需要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患者,将此98例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49例)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组(49例),再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本次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来分别为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核抗体、抗核膜糖蛋白抗体、肾微粒抗体Ⅰ型、抗肝细胞浆Ⅰ型抗原抗体以及抗可溶酸性核蛋白抗体进行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自身免疫肝炎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检测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别组成员的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