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吉祥天母为藏传佛教"八仇凶神"之一,属于出世间护法神①,是诸神中与大黑天并列的重要女性护法神。由于与达赖喇嘛的密切关系,清代有大量的造像实物存留。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期收藏了一尊具永乐款的吉祥天母造像,样式为一面四臂,有摩羯首空行母持缰绳驭骡,与清代流行的一面二臂像式完全不同。为此笔者考察了现今存留的主要吉祥天母像,并试图对其造像样式作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软实力"一词是近年来在国际关系领域中极其流行的关键词之一,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是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无形的精神力,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信誉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软实力"理论对当今国际政治的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婷 《大观周刊》2013,(11):159-159
我国的原始美术与人类同时诞生.所以说.美术是人类发生最早的事。裴李岗文化地区出土的陶器足壶、双耳壶等均为手工制作.多采用泥条盘筑法,陶质比较疏松,表皮易剥落,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泥质陶多素面,有的略为磨光;夹砂陶则掺以细砂或蚌壳末。部分饰有篦点纹、弧线篦纹、划纹、指甲纹和乳钉纹等.也有少数很浅的细绳纹。磁山文化陶器采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制成.部分陶器的内壁凹凸不平,器形也不规整,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附加堆纹、剔刺纹、划纹和乳钉纹等.以绳纹最多。磁山文化地区出土的兽头骨梭和石雕人头像等石雕.比较粗简。  相似文献   

4.
符少华 《湖北档案》2004,(12):22-22
"创新"最早出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著作中,之后便成为普遍流行的学术用语,并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中广为传播。现在"创新"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大力弘扬的观念。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档案管理领域保持蓬勃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相似文献   

5.
"水田"纹服饰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服饰类型,一般被认作是中山白狄的传统服饰。通过对出土的穿有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的梳理比对,可以发现"水田"纹服饰分布广泛,除以纹饰为共性特征,在服饰结构、纹饰布局、形制款式方面又具有地方特色。这类服饰是华夏文化与北部戎狄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早期形成时可能受到白狄文化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服饰文化的一个支脉,且穿着人群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同时,本文全面收集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穿着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存世品作为比对材料,对此类服饰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探索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玉器表现的服饰形象的局限性问题略作思考,并在服饰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周兰 《兰台世界》2012,(25):93-94
一、时尚流行的体育运动蹴鞠又称为"蹋鞠"、"蹴球",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苏秦列传》,当时苏秦游说齐宣王时曰:"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又据汉代刘向《别录》中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太平清话》中也说:"蹋鞠始于轩后。"两汉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民间较为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之  相似文献   

7.
"山寨"一词最早应追溯到深圳的IT行业中,其利用有限的技术条件和规模模仿出品牌手机样式,生产出质量不错且又价格低廉的新颖手机,很快赢取消费者青睐.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推广,"山寨"这个词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大众广泛应用.在当下,山寨文化已经成为了带有草根、民间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流行的"XX门"类词语,无论是结构形式还是语义特点,都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融入汉语后,"XX门"类词语出现词群化趋势,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大量流行,这与"XX门"类词语的知晓度、易读性以及符号时尚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节目是目前非常流行也较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在西方国家,电视访谈类节目被称为"脱口秀"(talkshow)。而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访谈节目。如今,从中央电视台到地  相似文献   

10.
刘绍东 《兰台世界》2014,(6):147-148
作为我国现知最早流行于世的博戏,六博之戏相传为老子所创,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和道具。并且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以及对出土文物的参考得知,六博之戏最早在商代出现,且广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两汉时在民间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1.
山东长清神宝寺是北朝至隋唐时期泰岳地区一处重要的佛教寺院,创建者、创建年代记载明确.隋唐时期寺院得到空前发展,隋文帝时曾指定皇孙任寺院檀越,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达到发展顶峰.作为泰岳地区的重要寺院之一,神宝寺与灵岩寺、神通寺关系密切,在寺院营构、佛教宗派等方面有相同之处.特别是与灵岩寺近在咫尺,相互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享祚38年的隋代,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朝代。文教倡明,礼乐盛行,表现在书法艺术上,不仅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余风,而且开创了唐朝楷书的先河。馆藏为数不多的隋代碑刻,整纸旧拓,是隋代文化艺术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3.
《隋书》记载韦协曾任秦州刺史,新刊布的《韦协墓志》则作“泰州”.结合《韦协墓志》《旧唐书》《薛氏墓志》等资料来看,隋代确实设置有泰州,《隋书》韦协传的记载有误.隋代泰州可能设立于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罢废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下辖有蒲坂县;它的设立、罢废与周边州县一样,是当时政区统一调整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目录中,"诏令"之书曾长期被作为"文集"而著录于集部。然而,从《旧唐书·经籍志》开始,"诏令"开始由集部向史部移动,至《新唐书·艺文志》在史部起居注类附设"诏令一家","诏令"最终成为史部的组成部分。"两唐志"诏令文献类目的调整变动,是唐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在目录编撰上的体现,是宋代档案文献思想进步的产物,对于后世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于朕朕 《兰台世界》2020,(4):129-133
汉初,高祖先后封英布、刘长为淮南王,国除后为九江郡。曹魏时又有淮南王之封,西晋时为淮南郡。东晋南朝由于侨置郡县,淮南郡出现名实不符的现象。十六国北朝也有淮南郡的设置,且名实相符。隋唐及以后,淮南郡改为寿州。唐时淮南道为十道之一,唐末演变成淮南节度使。宋时,淮南或为一路或为淮南东西两路。此后元明清至民国,“淮南”二字不再作为正式政区名称。从“淮南”政区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二级制与三级制的循环、分封到郡县的逐渐确立、同级政区幅员总是由大到小、政区设置多受前朝影响等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东晋墓志虽然出土数量不多,但制作情况较为复杂,文本层面以外的物质信息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分析刘媚子砖志和张镇墓志,对墓志制作过程中涉及的书法稿本和旧碑改形问题能够提供帮助。结合"刻石为识"的结语和出土位置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土于墓室填土中的刘媚子砖志具有稿本性质;通过对张镇墓志正面上方残存字画进行复原,并结合碑石的形制和材质,能够与洛阳地区汉碑相关联,发现其可能由南渡汉碑磨平重刻而来,这与吴郡张氏在王敦之乱前后的际遇可相互印证。东晋作为南方使用墓志的肇始阶段,其墓志形态多样,文辞、书法、刻工等均未制度化,因此东晋墓志的研究更需要跳出文本研究的既有路径,在物质层面做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陈祥谦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39-142
《古今类序诗苑》是唐人操诗歌专门之选的最早总集之一,因从未有过具体研究,故在梳理南朝及初唐诗歌总集的基础上,从编纂目的、体例、时间、集名等方面入手,以廓清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是为续刘孝绰《诗苑》,慧净《诗英华》是再选《古今类序诗苑》及《诗苑》与萧统《诗苑英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藏书蓬勃发展,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藏书家们颇具人文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藏书对外开放,允许借阅,并补充官藏,这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宋元丰改制后,馆阁归于秘书省的领导之下,致使秘书省职官的设置、职事、选任及编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馆阁的皇家藏书性质进一步减弱,国家藏书的特性趋于强化。相比较而言,北宋以馆阁为核心的国家藏书制度在这一时期趋于完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秘书省宿直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秘书省借书制度的完备、秘书省馆职待遇的制度化、新建省舍、北宋国家藏书再盛。  相似文献   

20.
《出三藏记集》是一部版本目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僧祐《出三藏记集》著录了20多种佛经版本,考证了古书版本的源流,找出了同书异本中的善本,又鉴定了佛经的伪本。它不仅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版本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