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的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细胞感知各种胞外刺激后,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的逐级传递作用,诱导细胞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所需基因表达开始的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se,MAPK)级联反应途径是细胞内的主要信息传递系统,可将细胞外信息传递至细胞核中,从而介导细胞产生各种反应,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所有真核生物细胞中表达,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研究表明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各种细胞外刺激信号,包括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生长因子等均可通过这一通路影响突触传递、神经元的重塑、形态分化和生存等,从而参与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一、MAPK信号转导途径概述MAPK级联反应包括3级成员: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kinase,MAPKKK),它们都是具有11个保守亚结构区域的蛋白激...  相似文献   

2.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系统,并在神经可塑性以及炎症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APKs家族包括3个家庭成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MAPK。p38 MAPK信号通路是MAPKs家族信号通路的枢纽,诱导多种与神经性病理疼痛相关的细胞内反应。p38 MAPK可以作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研究疼痛的靶标,为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潜在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具有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再生、修复与营养神经元、调控细胞周期等作用。GDNF通过受体复合物的形式介导其信号通路,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其主要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通路与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大量研究证实,GDNF在帕金森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是神经科学尤其是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静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可以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面积,但该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外源性bFGF 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外源性bFGF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kinase,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信号通路活化。电泳变动迁移率分析实验检测外源性bFGF 作用后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 factor 1, Egr-1)的结合活性变化。结果外源性bFGF可以保护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信号通路蛋白不被氧自由基降解。MEK-ERK信号通路在外源性bFGF作用后活化。这一信号通路进一步使Egr-1结合活性升高。结论外源性bFGF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内源性转录因子Egr-1的结合活性升高,进而促进内源性bF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能够通过激活同一系列信号及转录因子而激发生物学上相似的作用。近来的研究表明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APKKK)能够整合由前两个细胞因子激发的个体信号传导通路,产生大量平行和共同的信号级联反应。受体近侧的、信号特异的细胞内活动和共同的MAPKKK的联系看来是由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s)所形成。本文综述了TNF-α和IL-1如何使用不同的、通路特异的TRAFs来激活同一MAPKKK控制的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6.
静脉麻醉剂可引起失忆,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最近,为了确定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一条关键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各种类型的突触塑型(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及记忆的形成和保持均离不开核内的转录事件。作为一条重要的突触至神经核的信号通路,MAPKs将细胞表面的谷氨酸受体与细胞核内的转录事件联系在一起。为确定MAPK依赖的转录事件在麻醉剂致失忆特性中的作用,我们在海马神经元细胞中做了一系列研究以检测静脉麻醉剂丙泊酚可否改变MAPK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信号的反应。结果提示丙泊酚可以抑制NMDAR激活经典MAPKs: 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丙泊酚抑制ERK1/2激活的同时还降低其转录活性。这些结果证明了NMDAR-MAPK通路可受静脉麻醉剂的抑制,此为麻醉剂致失忆效应的研究从转录机制上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蛋白激酶C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在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蛋白激酶C是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激酶之一,做为信号分子,它的活化是一系列细胞级联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环节,既介导多种细胞信息的传递,又参与调节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影响细胞周期,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与凋亡起调节作用。因此,采用抗细胞信息传递药物可能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血管细胞增殖及缺血再灌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广泛表达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在真核生物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作用底物多种多样。P38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分支,在炎症、细胞应激、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一个家族,可将细胞外刺激传递至细胞内,对生长因子和不同形式的压力作出应答,是真核细胞中主要的激酶传导通路。MAPKs调节细胞许多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分化、新陈代谢和凋亡。  相似文献   

10.
背景:激活素作为卵巢内调控分子,对卵巢卵泡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探索表皮生长因子在激活素基因表达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 方法:分离斑马鱼卵巢卵泡,体外培养6 d,消化后传代培养24 h。表皮生长因子单独或与其他分子抑制剂(AG1478、H89、GF109203X)或激动剂(FK、PMA)联合处理细胞,提取细胞RNA,反转录PCR检测细胞激活素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可快速提高激活素表达量,其作用可能是通过磷酸化信号分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实现,而蛋白激酶C特异性抑制剂或激动剂可减弱或加强表皮生长因子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分子的激活,显示卵巢内激活素表达受表皮生长因子调节,蛋白激酶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参与了这种调节作用。蛋白激酶A抑制剂也能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对激活素表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静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可以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面积,但该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外源性bFGF 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缺氧-复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外源性bFGF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kinase,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信号通路活化。电泳变动迁移率分析实验检测外源性bFGF 作用后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 factor 1, Egr-1)的结合活性变化。结果外源性bFGF可以保护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信号通路蛋白不被氧自由基降解。MEK-ERK信号通路在外源性bFGF作用后活化。这一信号通路进一步使Egr-1结合活性升高。结论外源性bFGF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内源性转录因子Egr-1的结合活性升高,进而促进内源性bF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信号通路是目前癫痫研究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该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激酶(extrae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等,其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受各种细胞外刺激,影响突触传递、神经重塑、形态分化和存活等,造成神经元的凋亡、苔藓纤维出芽、胶质增生等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之一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terminal kinase,JNK)是广泛存在神经细胞中的一条信号转导途径,由一组级联活化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组成,对于细胞凋亡有重要调控作用.文章对JNK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激活作用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背景:滑膜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中药复方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细胞信号转导水平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痹肿消汤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5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用痹肿消汤药液3.0~ 3.5 mL灌胃,1次/d,连续14 d。检测造模后第14,21,28天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5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5的磷酸化表达随时间而增加(P < 0.05)。痹肿消汤治疗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5磷酸化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P < 0.05)。提示痹肿消汤能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5蛋白激酶的激活,从而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5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是其阻抑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异常增殖、关节骨质侵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超家族广泛分布于细胞浆内。是一族含有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的蛋白激酶,是将细胞外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引起细胞生物学反应的重要信号传导系统。目前MAPK超家族在哺乳动物中至少发现4种亚家族,分别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相似文献   

16.
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含量丰富,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修复等多种重要作用。在CNS损伤或外源性物质作用时,星形胶质细胞发生活化。JAK-STAT3、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TGF-β/Smad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作用,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内相应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探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机制,对深入理解CNS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这一领域研究仍有许多未知与不足。文中综述近年CNS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进展,阐述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可能机制,以期对该领域研究做归纳总结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静脉麻醉剂可引起失忆,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最近,为了确定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一条关键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各种类型的突触塑型(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及记忆的形成和保持均离不开核内的转录事件。作为一条重要的突触至神经核的信号通路,MAPKs将细胞表面的谷氨酸受体与细胞核内的转录事件联系在一起。为确定MAPK依赖的转录事件在麻醉剂致失忆特性中的作用,我们在海马神经元细胞中做了一系列研究以检测静脉麻醉剂丙泊酚可否改变MAPK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信号的反应。结果提示丙泊酚可以抑制NMDAR激活经典MAPKs: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丙泊酚抑制ERK1/2激活的同时还降低其转录活性。这些结果证明了NMDAR-MAPK通路可受静脉麻醉剂的抑制,此为麻醉剂致失忆效应的研究从转录机制上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将细胞外刺激传递到细胞核,介导细胞反应。目前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内至少发现了5个不同类型的MAPK家族:MAPKerk1/2、MAPKp38、MAPKjnk、MAPKerk3/4和MAPKerk5。它们通过对底物的  相似文献   

19.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卒中后脑损伤及其治疗一直是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skinase,MAPK)是一类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激活通路在真核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作为MAPK激活通路之一,参与了卒中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现对卒中后MAPK/ERK通路的激活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蛋白激酶B (Akt)和p38丝裂原激活活化蛋白激酶(p38)磷酸酶活化水平来探讨与其相关的三个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0 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应激组。慢性应激造模后,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半定量检测JNK、Akt和p38磷酸酶活化水平。结果:海马组织中,应激组的JNK磷酸酶活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kt和p38磷酸酶活化水平应激组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别(P>0.05)。大脑皮层组织中,JNK、Akt和p38磷酸酶活化水平应激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慢性应激引起了JNK 磷酸酶的活化,JNK信号通路通过JNK的磷酸酶活化被激活而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