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何国辉  甘俊英 《信号处理》2005,21(Z1):579-582
生物特征是人的内在属性,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个体差异性,因此将人体生物特征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身份认证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对单项生物特征而言,可能会由于用户身体受到伤病或污渍的影响,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识别,造成合法用户无法登录的情况.为提高系统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提出了将多种生物特征用于网络安全和身份认证的方法,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生物识别代表身份识别技术的未来方向,近年来发展迅速。文中对生物识别技术本身仅作简单介绍,文章侧重于生物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在外军的一些重要研发及装备动态,最后提出了生物识别技术的一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信息系统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身份认证系统必须提供三个要素:一是身份认证,二是不可抵赖性,三是信息的完整性。对于要求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信息系统,其着重点就在于对用户真实的物理身份的确认。但是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必需基于密码运算处理,才能满足信息系统的信息完整性要求、不可抵赖性要求。生物特征识别与密码结合是认证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新型认证系统必需具有的特点。文中对一种新型的基于生物特征与密码相结合的认证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生物认证基础架构(BAI)、XML、BioAPI的认证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公共安全和个人的自身信息安全要求的提高,生物识别技术成为安全验证的首选方式,它是一种利用人体生物特征对人进行身份识别的高科技技术。简要地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出现的背景、生物识别技术的概念、生物识别的基本过程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发展前景。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人脸识别、签名识别和声音识别等,从原理及其特点上予以了论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几种人体生物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公共安全和个人的自身信息安全要求的提高,生物识别技术成为了安全验证的首选方式,他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对人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高科技技术。简要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出现的背景、生物识别技术的概念、生物识别的基本过程、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前景。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签名识别、声音识别、基因识别等从原理及其特点上予以了论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综述   总被引:67,自引:2,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冬梅  裘正定 《电子学报》2001,29(Z1):1744-1748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关键技术,对每种生物特征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信息安全技术是保障各种网络应用正常运作的必要支撑,而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丈中简单分析了传统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存在的安全缺陷,然后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国内外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一种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公钥密码技术相结合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解决了传统身份认证方案的部分缺点,增强了身份认证安全性,为实现更为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通过对人体各器官的特征以及差异明显行为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来实现身份识别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各种不同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介绍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提出了相应的生物特征组合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相关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利用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自动实现对个人身份的识别和认证。本综述了自前巳有的8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比较其在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同时,还讨论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其它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打印机是人们生活和办公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特别是在一些保密场所,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人们重视。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生物特征加密打印技术,对使用打印机进行身份认证,并且对打印内容进行加密。文章分析了打印机安全风险,从基于虹膜识别的加密打印系统、认证流程、密钥生成、加密传输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为打印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网络和最优子序列双射的形状描述与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进  陈展展  罗斌  孙登第 《电子学报》2011,39(8):1757-1765
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形状特性,对形状建模成基于形状内部距离的小世界复杂网络,分析复杂网络节点的度特征和聚类系数特征,通过复杂网络的动态演化,构造多尺度的关于节点分布的直方图来描述形状;用轮廓点多尺度的度特征、聚类系数特征和内部距离形状上下文特征来描述轮廓点,结合改进的最优子序列双射算法实现形状匹配.实验中分析了复杂...  相似文献   

12.
尾流的延伸范围大,其声学特性是进行尾流探测、跟踪和识别的信息宿。在研究尾流的产生机理和物理特性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尾流中气泡群的声学特征、由船舶螺旋桨造成的尾流信号的周期性特征。采用AR模型自相关谱估计法研究了模拟产生的船舶尾流信号的谱特征,分析和总结了尾流信号的源特性。建立了的尾流信号时域和频域数学模型,为尾流声学特性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用的各种中波和长波红外探测系统,从探测器特性、目标辐射特性、背景辐射特性、大气传输特性和红外系统设计等方面,分析、计算和比较了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探测系统的有关性能,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数据。根据不同的探测目标和使用环境,为红外探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波段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应变Si/SiGe UMOSFET结构,并与Si-UMOSFET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进行比较;对SiGe区域在UMOSFET器件中的不同厚度值进行静态电学仿真。应变Si/SiGe异质结能够有效地提高沟道区载流子的迁移率,增大IDS,降低Vth及器件的Ron;且应变异质结与载流子有效传输沟道距离的大小,对器件的Vth、Isat、V(BR)DSS及电流-电压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满足击穿电压要求的基础上,应变Si/SiGe沟道异质结的UMOSFET相对Si-UMOSFET在I-V特性和Ron方面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The probe-fed patch antennas were proposed by changing the parameters such as dielectric materials and dimensions of patch for detail investigation of changes in output characteristics. Four rectangular slots were introduced separately for optimizing the antenna design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illustrated the changes of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tenna with respect to the number of introduced slots on the radiating patch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 of various dielectric materials on antenna performances. The antenna performances were analyzed by plotting the observation of various dielectric materials. The changes of antenna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observed by introducing four numbers of slots on each edge of the patch to improv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a wider impedance bandwidth.  相似文献   

16.
黄立平  潘炜 《激光技术》2009,33(2):198-198
为了研究光栅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调谐特性和双稳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建立H参量简化模型、以载流子密度表征阈值特性的方法,得到了以H参量表达的调谐范围解析式,对反共振所需剩余反射率的上限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了激光出射端反射系数、剩余反射率对调谐范围和双稳环环宽的影响,得到了环宽最大值的位置。结果表明,H参量简化模型能够阐明光栅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调谐特性与双稳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汪洪源  陈赟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5):504002-0504002(6)
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红外动态辐射特性的建模方法。目标红外辐射包括自身发射辐射和对背景的反射辐射。根据目标与背景特征建立了空间目标辐射特性的物理模型。基于表面材料属性对目标表面进行区域与面元划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目标在宇宙空间的热平衡方程建立了空间目标自身红外辐射特性的数学模型。同时,引入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描述目标表面面元的反射特性,将目标所有面元反射分量叠加建立了目标红外反射特性的数学模型。最后,构建目标本体坐标系,通过坐标变换确定目标、背景辐射源与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给定的轨道参数、目标几何尺寸和表面物性参数仿真获得空间目标在轨红外特性。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空间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吴成彬 《电声技术》2009,33(5):81-84
说明了集中武与分布式音频矩阵系统的特征,详细介绍了QSControl.Net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在会议中心项目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利用QSControl.Net系统配置的会议中心的多会议室扩声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StudiesandApplicationofCharacteristicsofAbsorbingMaterialsWangXinweiandLuYinghua(TheTrainingCenter,BeijingUniversityofPostsan...  相似文献   

20.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with millimeter-wave IMPATT amplifiers are presented. Nonlinear and large-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IMPATT amplifiers and injection-locked IMPATT oscillators are described. Amplifier circuit configuration, diod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d effects of bias current, temperature, and large-signal level on gain, bandwidth, power saturation, and phase-delay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