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轴向送粉等离子喷涂法制备了Ni/Al2O3陶瓷涂层,分析了Ni含量变化对涂层材料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增加,涂层中Ni粒子的分布逐渐由孤立向部分桥连方式转变;陶瓷涂层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陶瓷涂层中Ni与Al2O3不润湿,Ni与Al2O3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从而形成空隙引起的.涂层断裂韧性随Ni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则是由于材料中Ni粒子发生了延展变形和引起裂纹转向.复介电常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8.2~12.4GHz微波频率范围内,陶瓷涂层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值随Ni粒子含量的增加先逐渐上升后逐渐下降,复介电常数的虚部上升.这与Ni粒子形成的桥连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铁、镍及其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在105Pa H2 Ar混合气氛下制备了Fe,Ni及FeNi合金纳米粒子,通过XRD,TEM,XPS,VSM及TC-436(LECO LTD.)N/O分析仪等对纳米粒子结构、形貌、成分、表面状态及静态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利用同轴波导的方法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了电磁参数的测定.结果发现:在2~8GHz频率范围内,Fe,Ni,FeNi合金纳米粒子/固体石蜡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虚部ε″在3~4,7~10,14~16GHz频段均出现三个峰值,随着Fe元素含量的增加,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复介电常数ε″损耗值成规律性的增加;复磁导率实部μ′也逐渐增大,且在2~4GHz范围出现极大值,复磁导率虚部μ″吸收峰值向高频段移动,而且当成分(质量分数/%)为Fe49.00Ni和Fe28.35Ni时,材料的吸收频带展宽.  相似文献   

3.
在Ni0.5Zn0.5Nd0.02Fe1.98O4纳米粒子表面原位聚合苯胺制备了Ni0.5Zn0.5Nd0.02Fe1.98O4-聚苯胺(PANI)纳米复合材料.铁氧体含量为0%、15%和30%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磁性能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HB8510B网络分析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包覆层对Ni0.5Zn0.5Nd0.02Fe1.98O4的结晶度有一定影响.在X波段(8.2~12.4 GHz),复介电常数的实部随铁氧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虚部随铁氧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复磁导率的实部和虚部都随铁氧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2O3/Ni纳米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γ-Al2O3/Ni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结果表明,Ni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其中<100nm的Ni颗粒位于Al2O3晶内,100~300nm的分布在晶界,形成了晶内/晶界复合型纳米金属陶瓷.同单相Al2O3相比,Al2O3/Ni金属陶瓷的三点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增加了26%和79%分析了纳米金属陶瓷的增强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5.
Al2O3/Ni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包裹工艺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2O3/Ni金属陶瓷.在1450°C热压Ni包裹Al2O3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当温度>1400°C时,随着Ni含量的增加致密度下降.Ni颗粒位于三角晶界,随着含量的增加,断裂方式由沿晶转为穿晶断裂;在A12O3基体中引入Ni颗粒能够降低晶粒尺寸,提高强度和韧性.与单相Al2O3的力学性能相比,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NA4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19%和35%,分析了金属陶瓷的增强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6.
赵志江  李晓东  修稚萌  潘新  霍地  孙旭东 《功能材料》2007,38(10):1690-1693
采用一种新颖的离心成型法制备了无宏观界面的Al2O3/Ni功能梯度材料, 并研究了浆料调制工艺、离心成型制备机理和梯度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配制料浆时,粘结剂(聚乙二醇)含量为2%(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3%(体积分数)、球磨时间为36h,可得到的流动性良好的料浆.经离心成型(3000r/min,40min)得到了无宏观界面的坯体,该坯体在1400℃经2h真空烧结,可以得到致密、组元宏观连续过渡的Al2O3/Ni梯度材料.通过调整固相含量和粘结剂含量,可调控Al2O3/Ni复合材料的成分梯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短切碳纤维-氧化铝(Csf/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可以获得高致密度、高硬度的Csf/Al2O3复合材料.碳纤维的加入降低了氧化铝基体的抗弯强度,但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抗弯强度有增大的趋势,Csf/Al2O3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虚部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2O3/Ni纳米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γ-Al2O3/Ni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5的金属陶瓷。结果表明,Ni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其中<100nm的Ni颗粒位于Al2O3晶内,100-300nm的分布在晶界,形成了晶内/晶界复合型纳米金属陶瓷。同单相Al2O3相比,Al2O3/Ni金属陶瓷的三点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增加了26%和795。分析了纳米金属陶瓷的增强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以氧化锌(ZnO)作为吸收剂,氧化铝(Al2O3)为填料,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制备成ZnO/Al2O3复合涂层。分析了复合涂层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研究了氧化锌含量对复合涂层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喷涂后的涂层中有新相ZnAl2O4生成,其含量随原料中Zn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涂层的密度与涂层中氧化锌含量有关。介电性能测试表明,涂层中ZnO含量的增加使涂层介电常数实部(ε′)及损耗(tanδ)先增加后降低。ZnO摩尔含量为65%时,随频率的增加,涂层介电常数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Al掺杂含量对纳米ZAO粉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娄霞  朱冬梅  张玲  罗发  周万城 《功能材料》2008,39(4):667-669
以硝酸锌、硝酸铝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掺杂量的掺铝氧化锌(ZAO)前驱体,在400℃煅烧获得粒径均匀的纳米ZAO粉体.经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Al3 取代了Zn2 的位置,形成Al/ZnO固溶体,保持了ZnO的结构,实验最终产物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的纳米ZAO粉体,形状为球状或类球状.对所得产物在8.2~12.4GHz频率范围内进行了介电常数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Al元素掺杂量的增加,ZAO粉体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损耗逐步增大,但是当Al掺杂浓度>11%(原子分数)时,ZAO粉体中出现了铝酸锌(ZnAl2O4),Al不再起掺杂作用,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损耗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Raman谱进行高斯(Gauss)和洛仑兹(Lorenz)分峰拟合,将金刚石自支撑膜Raman谱分成纯金刚石峰和非金刚石峰,对比两种方法的精度,结果显示高斯拟合的精度高些。运用经验公式计算出金刚石自支撑膜的质量因子,发现质量因子主要受纯金刚石峰强度和无定型碳峰强度的影响,非金刚石峰强度与质量因子成反比,纯金刚石峰强与质量因子成正比,同时还受到内应力的影响。质量因子与热导率、断裂强度和红外透过率的关系表明,金刚石自支撑膜的以上物理性能与其质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稀土铅钙锡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显著地细化了铅钙锡铝合金的组织,增加了合金中细小的、弥散的Sn3Ca相析出,增强了合金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合金的塑性和强度;稀土的加入抑制了铅钙锡铝合金中导电性差的二价铅的生长,改善了膜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深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4.
对HL-1M的硅化石墨样品和北京科技大学研制的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的真空性能和耐溅射性能进行初步比较研究。证明铜基上的碳化硼(B4C/Cu)和SiC/C这两种梯度材料适于用作面向等离子体的聚变第一壁材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进的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钴微晶,并对产物进行了XRD、TEM、SAED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钴微晶呈雪花状、结晶度高;运用网络矢量分析仪(VNA)与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吸波性能与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吸波性能与磁性能较好,在2290MHz处,有最大回损值为-12.86db;矫顽力高达250.59Oe。采用DSC分析研究了纳米钴微晶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在钴微晶的存在下,AP的高低温放热峰相连且合并成一个高而大的放热峰,峰温最大幅度降低了102.6℃,表观分解热显著增大,表明纳米钴微晶对AP热分解有着极强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纳米SiO2用量、粒径大小及表面状况对于环氧树脂介电、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机理。发现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场强,增加了介质损耗,介电常数则没有很大的变化。力学性能方面,在一定的纳米SiO2含量范围内,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显著的提高.纳米SiO2的添加起到了提高力学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及吸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乳酸(PLA)及偶联剂马来酸酐(MAPP)对木粉进行改性,研究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的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微观特性,以及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方面,随着木粉含量从10g增加到25g,最大拉力增加了4倍,抗拉强度增加了3倍;偶联剂使用后,最大拉力和抗拉强度较未使用前最大增加值都超过了1倍。吸水性能方面,随着木材成分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同时增加,2和24h增重最多分别为2.85%和8.12%;偶联剂的使用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水率,2和24h增重最多分别为0.72%和3.58%。最后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发现同样木粉含量,添加偶联剂后界面更加光滑,PLA与木粉之间的粘合更紧密。  相似文献   

18.
铌酸钠钾基压电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法制备了结构较为致密的0.9(K0.5Na0.5)NbO3-0.1LiSbO3(KNN-LS)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其相结构、压电、介电、损耗以及铁电性质.常温下的压电陶瓷具备四方钙钛矿结构,具有较高的压电系数d33=131pC/N和低的介电损耗tanδ=0.09(10kHz)等优点.另外,常温下的KNN-LS陶瓷存在着较为饱满的电滞回线,其剩余极化率Pr为16.1μC/cm2,矫顽场为EC=14.8kV/cm.性能较KNN压电陶瓷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共聚物为基体,锆钛酸铅(PZT)铁电颗粒为功能相,钽铌酸钾(KTN)颗粒为增强相,制备了0-3型(PZT,KTN)/P(VDF-TrFE)三相铁电复合材料。利用SEM及EDAX技术,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PZT和KTN相的分布。测试了具有不同KTN 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ZT和KTN相的颗粒分布均匀,存在少量的团聚体;随KTN体积分数的增加,三相复合材料的极化漏电流I、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tanδ增加,压电系数d33降低,而热释电系数p3先增加后降低,但其d33和p3均高于具有相同PZT体积分数的PZT/P(VDF-TrFE)两相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聚苯硫醚共混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 聚苯硫醚共混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共混对聚苯硫醚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改善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