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某物质的两个相呈平衡,则dlnp与dT符合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即d ln p/dT=△H/RTa2,式中△H是该液体的摩尔蒸发热。在温度较小的变化范围内,△H可视为常数。本文采用静态法测定无水乙醇的饱和蒸气压,测出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从而计算出热△H。实验操作简单,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2.
<正> 化学方程式是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既表示物质所起的化学变化,也表示物质间的重量关系。化学变化的发生,以热能为主要推动力。热化学方程式是同时表示热能变化的式子。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加号(+)表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用减号(-)表示。  相似文献   

3.
在历年高考题中,常考查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本文将对盖斯定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解题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的方程式及算图,供采用国际单位制简捷地确定在湍流条件下的最佳管径和压力梯度近似值(通常误差<10%)之用。管道压降: 计算流体的管道压降方程式(Darcy式)为: △P=500flpv~2/d (1) 通常计算时采用压力梯度(即单位管长的压降)表示压降之大小。例如,将L=1米代入式(1),可得: △Pm=500fpv~2/d (2) 管道设计者的任务在于使所确定的管径大小与压力梯度最佳值相接近,即要兼顾基  相似文献   

5.
<正> 热化学闭路循环分解水是目前正在进行广泛研究的课题,但对于如何寻找可行的循环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出了对寻找热力学可行循环非常有用的两种方法:(1)多边形表示法(向量表示法),(2)自由能—温度(△G-T)表示法,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判定规则。对一个可行的循环来说,表示循环中组元反应的多边形必须嵌套在表示总反应的多  相似文献   

6.
六水氯化钐与甘氨酸丙氨酸三元固态配合物的热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 Sm3 +与甘氨酸丙氨酸混配体配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化学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 :Sm( Gly) 2 ( Ala) 3 Cl3 · 2 H2 O,并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 Sm Cl3 · 6H2 O( s) ,2 Gly( s) + 3Ala( s)和 Sm( Gly) 2 ( Ala) 3 Cl3 · 2 H2 O( s)在 2 mol/L HCl中的溶解焓 ;再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 ,计算得到了六水氯化钐与甘氨酸丙氨酸反应的反应焓△ r Hθm( 2 98.1 5 K) =2 .1 60 k J/mol,并求出了 Sm( Gly) 2 ( Ala) 3 Cl3 · 2 H2 O( s)标准生成焓△f Hθm[Sm( Gly) 2 ( Ala) 3 Cl3 ·2 H2 O,s,2 98.1 5 K]=- 44 81 .5 k J/mo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腐植酸对硒(Ⅳ)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固液比、时间、pH值、浓度、温度对硒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并存,其吸附平衡服从Freundlich 模型,导出Freundlich的吸附等温方程式q=kc1.02,并推出吸附热为△H=-17.8kJ/mol。  相似文献   

8.
资料信息     
<正> 这是计算孔板流量计的分析方法,这样可以不用试差法或作图。 方程式 流体流经孔板的方程式关系到质量流率与压力降: W=KaoY(2g_cρ△P)~(1/2)(1) 方程式单位的组成是: W=质量流量,磅/秒。  相似文献   

9.
粮食熏蒸剂硫酰氟按下列反应合成,Cl_2 SO_2 2HF—→SO_2F_2 2HCl根据 I.Barin 热化学数据,计算出该气相反应的 Gibbs 自由能与反应温度的关系:△G_(T)=-49554.58 39.67T 0.08TlnT-2.45×10~(-3)T~2 1.16×10~5/T算得△G_(448)=-31.80千卡,△G_(598)=-26.21千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西峰油田第二联合站老化油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化学沉降破乳法和超声振动优化热化学沉降破乳法,分别添加7种自配破乳剂进行脱水实验,结果表明H7型破乳剂效果最好,H3型破乳剂对超声破乳最敏感,超声处理后7种破乳剂破乳脱水效果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有机皂土的双硫腙修饰及其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东  任广军  徐亮子 《化工学报》2008,59(6):1535-1540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皂土进行改性,用双硫腙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廉价的新型固态吸附剂。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以火焰原子吸收为检测手段,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行为,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焓变(△H),吉布斯自由能变(△G)和熵变(△S)等热力学常数和吸附活化能。结果表明,用CTMAB改性后,双硫腙可牢固的负载于皂土上,制备的固态吸附剂对水中铅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受介质的pH值,温度和吸附时间的影响。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HO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该吸附反应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最近,由Couchman推导出一个关系,系由Tg值和在Tg值下用量热法量得的各掺混组份的△Cp(△Cp=C_p~l-C_p~g)值,来予测可互混的聚合物的混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如下列方程式所给出: ln(Tg/Tg_1)=[W_2△Cp_2ln(Tg_2/Tg_1)]/[W_1△Cp_1 W_2△Cp_2]…………(1)  相似文献   

13.
当通过管件的流体完全呈湍流状态时,通过此管件的压头损失(△H)与流体的速度压头(H)成正比。所附诺模图给出了各科管件的比例常数K及某些管件的直径关系(对于这些管件,这种直径关系是很重要的)。要求一给定管件的K值,只需从内径标尺处划一直线通过相应数字表示的园点,此直线与右边标尺的交点即表示出要求的K值。  相似文献   

14.
离子方程式是指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自2010年广东高考改革以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高中化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以及难点之一.本文将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考生强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知识,了解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易错点,更好地攻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题.  相似文献   

15.
配位化合物Cu(p-tol)2Cl2标准生成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溶解热法及针对配位反应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得到该反应的标准反应焓△rHθm(298.15K)=-27.924 kJ·mol-1,并求得配合物Cu(p-tol)2Cl2的标准生成焓,其值推荐为△fHθm[Cu(p-tol)2Cl2,s]=-343.374 kJ·mol-1.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吸附水溶液中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冼昶华 《化工时刊》2008,22(4):29-31
通过研究质子化壳聚糖对水溶液中H2PO4^-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探讨其吸附机理,为优化壳聚糖处理水溶液中磷的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在稀硫酸介质中,磷-铋-钼三元配合物可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磷铋钼蓝,700nm处进行比色,测量浓度变化,研究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H=-10.6594 kJ·mol^-1,△S=3.0329 J·mol^-1·K^-1,温度对壳聚糖吸附磷的影响,可用热力学公式表示:△G=-10.6594×10^3-3.0329T;吸附表观活化能Ea=141.828 kJ·mol^-1。壳聚糖对磷的吸附是放热反应,熵增加效应是驱使壳聚糖吸附磷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竹炭对铜(Ⅱ)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伟  王桂仙 《广东化工》2009,36(10):7-8,35
研究了竹炭对水相中铜(Ⅱ)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动力学研究表明:竹炭对铜(Ⅱ)的吸附拟用准一级动力学处理,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1n(1-F)=k1,弗测定不同粒径、不同温度下竹炭对铜(Ⅱ)吸附的表观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热力学研究表明:竹炭对铜(Ⅱ)的吸附的焓变△H=-22.6kJ/mol,说明竹炭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且△H〈40kJ/mol,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同时测得吉布斯自由能△G〈0,且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表明吸附质从溶液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8.
锌与精氨酸和甘氨酸混配合物的热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景年  刘义  屈松生 《化学世界》2002,43(12):633-635
合成了一种新的锌氨基酸混配体配合物并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反应热量计测定了配合物和反应物在 2 98.2 K条件下溶解在 2 mol/L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由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得出配合反应焓 :ΔγHθm =3 8. 0 0 k J/mol,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ΔfHθm,[Zn.Arg.Gly] SO4.4 H2 O( s) =- 3 2 6 1 .40 k J/mol  相似文献   

19.
在298.15 K下,用氧弹热量计测定了稀土配合物RE[TsGlyH]3Cl3·nH2O(RE=La,Nd,Sm,Eu,Gd,Er)的恒容燃烧热一△cU,其结果依次为15 918.2,15 879.3,15 526.7,15 246.9,15 492.4,11 727.8 J/g.并据此计算出标准摩尔生成焓一△fHom分别为1 977.05,1 939.71,2 189.36,2 352.82,2 123.04,5 743.50 kJ/mol.这些结果为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热化学数据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韦卉  王红强  李庆余  徐寒莉 《陕西化工》2010,(12):1887-1889,1893
在298.15 K下,用氧弹热量计测定了稀土配合物RE[TsGlyH]3Cl3·nH2O(RE=La,Nd,Sm,Eu,Gd,Er)的恒容燃烧热-△cU,其结果依次为15 918.2,15 879.3,15 526.7,15 246.9,15 492.4,11 727.8 J/g。并据此计算出标准摩尔生成焓-△fHmθ分别为1 977.05,1 939.71,2 189.36,2 352.82,2 123.04,5 743.50 kJ/mol。这些结果为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热化学数据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