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剥夺睡眠(SD)诱发试验,以提高癫痫患者脑电图(EEG)阳性率,国內较少报道,本文报道44例常规EEG检查正常或界限性改变,而临床表现为典型的癲痫患者进行该项检查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EEG是诊断癲痫病最有效的电生理检测方法,並在某些病人中能将癲痫灶作出精确定位,给临床神经外科医师作癲痫灶切除提供必要条件。我们对57例癲痫病人和126例手术证实的颅内占位病人进行了EEG和BEAM检测,以期了解EEG和BEAM检测在癫痫病灶定位中的价值,探索此二项检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摘除癫痫灶中的实际应用意义。检测结果:①27例老年癲痫患者中,全部病例都有痫性放电,经头颅CT及开颅手术证实的局部病灶与EEG中于定位诊断完全吻合。②30例各类癫痫病人施行了BEAM和EEG检测,异常率BEAM为90%,EEG为83%,BEAM中有23例显示局灶改变,EEG中仅16例,提示局灶显示率BEAM优于EEG。③113例手术证实为脑瘤者术前进行了EEG检测。异常者107例(95%),显示局灶慢波80例(71%),与肿瘤实际部位完全相符的63例(78%),其中15例有痫性放电,痫性放电  相似文献   

3.
癲痫发作是脑部疾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由于其原发病诊断较迟常常造成患者严重残废,甚至部分患者死亡。故对癲痫患者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对早期确定癫痫的病因具有特别的意义。为此作者分析了112例癲痫患者的临床、EEG和X线放射学资料,并对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头痛型癫痫(附1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痛型癲痫为间脑性癲痫的特殊类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和其它引起头痛的疾病混淆而延误治疗。现将我们经临床和脑电图检查确诊的139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81例,女58例,男:女=1.4:1。年龄5~57岁(平均12.32±6.8岁);病程8天~24年  相似文献   

5.
选择经脑电图常规描记及过度换气3分钟未见痫样发放的癲痫患者30例为癲痫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53岁,平均29.3岁。癲痫大发作18例,局灶性癲痫2例,植物性癲痫7例,精神运动性癲痫3例。另选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任何阳性体征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8例苯酮尿症,男女各9例,均具典型临床表现,尿三氯化铁试验均呈阳性反应,9例行苯丙氨酸水平测定,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全部病例接受了EEG检查,其结果显示了脑电图异常的式样似与年龄及癲痫发作类型有关。文内对接受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且连续在本院随诊的12例病人的预后进行分析,强调尽早开始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痛型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表现及预后。方法 :本文报告 5 3例头痛型癫痫 ,病程 2周~ 7年。全部患者发作或发作间歇期均作神经系统检查和多次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结果 :发作时表现为剧烈头痛 ,缓解后无特殊不适 ,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CT查未见异常。头痛发作和间歇期作常规或睡眠诱发的脑电图检查 ,均可获痫性放电。结论 :头痛型癫痫是植物神经发作中常见的发作类型 ,其唯一发作表现是头痛 ,病变部位与下丘脑、颞叶、边缘系统有关 ,脑电图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诊断时切忌将功能性或血管性头痛误诊为头痛型癫痫。  相似文献   

8.
头痛型癫痫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痛型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表现及预后。方法:本文报告53例头痛型癫痫,病程2周-7年,全部患者发作或发作间歇期均作神经系统检查和多次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结果:发作时表现为剧烈头痛,缓解后无特殊不适。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CT查未见异常,头痛发作和间歇期作常规或睡眠诱发的脑电图检查,均可获痫性放电。结论:头痛型癫痫是植物神经发作中常见的发作类型,其唯一发作表现是头痛,病变部位与下丘脑,颞叶、边缘系统有关。脑电图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诊断时切忌将功能性或血管性头痛误诊为头痛型癫痫。  相似文献   

9.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电生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8例患者,男14例,女4例;均为青少年发病,1例有家族病史,其外祖母、母亲年青时(〈20岁)、妹妹均有类似发作史,1例25岁发病.后证实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病均由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及面部(眼肌、舌肌等)的不自主运动.多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发作中无意识障碍。发作间期无异常表现。18例患者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均行头CT和(或)MRI检查,3例有影像学异常。所有患者均行脑电图(EEG)检查,其中3例有痫样放电,余正常。诊断为特发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PKD),经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物后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PKC由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发作性不自主运动等锥体外系症状。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散发;可为特发性,也可继发于多发性硬化、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部分患者EEG有痫样放电,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提示PK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癫痫类似,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头痛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所产生的头痛,它包括偏头痛型及非偏头痛型的血管性头痛.我院从2003-08~2007-10对300例临床确诊为血管性头痛患者同时作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癫痫是一组慢性临床综合征,以在长期病程中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这组临床综合征中,至今有一部分病人的脑部未发现可以解释疾病的组织结构变化,称为隐原性癲痫。隐原性癲疯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EEG作出诊断,但绝大部分仅能作出定性而不能作出定位诊断。本文以新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106例临床诊断为隐原性癲痫病人做核素脑血流断层显像,同步做EEG和X—CT(部分)检查,作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或院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癲痫2例,报告如下。均为女性,20岁及32岁。1例有颅內炎症史;病程分别为12年和17年,大发作加局限性发作。EEG均示弥漫性异常(痫波),均有智力缺损,智力检查(WAIS—RC):IQ<70一例。CT检查:1例示左顶叶皮质有软化灶,另1例无异常。手术方式:胼胝体前部切开术及应用脑立体定向术行双侧杏仁核毁损术各1例,术后癲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达75%以上或消失。  相似文献   

13.
我院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8例排除心脏、肝脏和泌尿系统疾病的癲痫患者进行了DPH血浓度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8例均为门诊癲痫患者。男65例,女23例,年龄3~68岁。病程1月~25年。发作类型:大发作68例,小发作10例,局限性发作5例,精神运动性发作2例,混合发作3例。脑电图检查81例,异常70例。 服药与采血 DPH服用剂量16岁以下患者为5mg/kg/日,17岁以上300ng/日。服药10天以上采血。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6年至今,单一用氯氮平、氯丙嗪、三环抗忧郁剂治疗各类住院精神病人1506例,出现癲痫大发作副反应者12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32岁,平均年龄25.8岁。精神分裂症9例,躁郁症1例,忧郁症2例。入院后,均排除了内科及神经科疾患,既往无癲痫及其他抽搐发作史,也无有关阳性家族史,实验室检查正常。 各药物所致癲痫大发作出现时间与用药日量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伸舌诱发癲痫尚未见报道,现介绍1例如下:女,51岁,头痛,眩晕,乏力1天入院。查体:神清。颈强直,克氏征(+)。双眼向左视物时有持续性粗大的水平性眼球震颤。四肢肌张力低,右下肢肌力4°,病理征(-)。CSF压力、常规及生化均正常。令患者伸舌,于  相似文献   

16.
对1000例癲痫患者通过询问病史或精神检查发现癲痫发作前精神异常者41例。经过生活事件常模结果分析,其中8例系因生活事件所致。其余33例经大体量表检查诊断为癲痫发作前精神异常。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5~48岁,平均25岁;癲痫大发作型29例,大发作伴精神运动型发作3例,大发作伴局限性发作1例。病程1~  相似文献   

17.
某些因素(如紧张,运动,口服避孕药)诱发的偏头痛,血浆催乳素(PRL)水平是升高的,此外,某些抗偏头痛药物(如麦角生物硷、可乐亭)对PRL有抑制作用,这些现象有力的支持了偏头痛发病机制影响了PRL的观点。本文对女性偏头痛患者间歇期和发作期,PRL对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的反应进行了探讨。研究组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令28~46岁, 平均年令35.7岁,其中6例为普通偏头痛,2例为典型偏头痛,无头部外伤或内分沁异常史。试验前两周内禁止服药,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精神状态无特殊,EEG及头颅CT均(一)。在间歇期进行首次TRH试验,随后患者在上午出现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18.
测定与分析癲痫患者体内氨基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对研究癫痫的病理机理、探讨癲痫治疗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內尚未见对致痫病灶组织分析的报导,国外虽有报导但仍有争议。我们在二年时间內对10例癲痫患者切除的病灶组织,进行了神经递质类氨基酸测定,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癫痫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5~34岁,平均26岁。癫痫病程为5~27年,平均12年。术前多次EEG证实均为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不愈的颞叶癲痫患者,左右侧各为5例(术中均在EC_0G及深部电极监测下行病灶切除)。8例行前颞叶切除(包括海马前端和杏仁核),2例为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病理发现神经细胞脱失,胶质增生7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3例。病灶组织在离体后尽快置于液氮中(-196℃)。  相似文献   

19.
癲痫发作与免疫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和实验都证明癲痫与免疫有关,后来又有资料表明癲痫发作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其中包括抗脑组织抗体。图外曾有极少数病例的血清中有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报道。我们对21例良性儿童中央回一颞部放电灶癲痫(BCECTS)患者,21例失神癲痫患者及13例不典型失神患者共55例测定了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line—Receptor Antibody, AAchRAb)和抗突触前膜抗体(Anti—bremembranc Antilbody AprMAb),以观察这些癲痫患者是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晚发型偏头痛和早发型偏头痛临床特点。方法按患者年龄是否≥45岁,将9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晚发型偏头痛组(≥45岁,晚发组)和早发型偏头痛组(<45岁,早发组),通过病历资料回顾,从诱发因素、临床分型、头痛性质及部位、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等方面比较2组临床特点。结果2组在诱发因素、临床分型、头痛性质(部位)、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伴随症状等临床特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晚发型偏头痛和早发型偏头痛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在临床治疗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