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开展数据级灾备演练对灾备数据的有效性、一致性和可用性进行验证,而对恢复后的灾备数据验证是构成整个演练的重要部分。文章介绍了3种灾备数据恢复后的验证方法,结合灾备系统建设现状对这几种不同验证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数据是灾备系统进行灾备的核心部分。根据GoldenGate软件平台,搭建一套灾备系统的数据管理和验证方法,能够对灾备系统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及可行性进行快速分析、判断及验证,提高了灾备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不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数据信息丢失和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止或服务中断,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集中式信息系统灾备中心。国家电网公司的灾备建设按照规划分2个阶段完成,分别是数据级灾备和应用级灾备。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实现了数据级灾备。文章主要针对国家电网公司灾备建设过程中的规划、技术选型及实施3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应用级灾备和集中式数据中心建设的要求一国网天津市电力公一司建设了以营销、生产业务系统为核心的应用级灾备体系。当灾难发生时,灾备侧业务系统可以快速接管故障系统,确保公司核心业务系统运行的连续性。文章以营销系统为例,介绍了天津电力在数据级灾备的基础上建立了应用级灾备架构模型。以及设计的灾备指标、应用场景和实现应用级灾备的关键技术点,并通过营销系统应用级灾备演练成功切换的案例。印证了应用级灾备保障业务连续运行的能力,为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业务活动对信息系统愈加依赖,信息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和业务的连续性愈来愈重要.公司建设了北京、上海、西安三地灾备中心,并顺利实现了数据级灾备,公司信息系统抵御人为、自然突发等破坏性因素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应用级灾备将使业务持续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文章介绍了数据级灾备、应用级灾备的定义,分析了在研究与建设应用级灾备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即应用同步技术与应用切换技术.通过对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应当关注应用环境镜像更新同步与基于DNS的应用切换2项关键技术结合的方式,实现重点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级灾备.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的建设中广泛采用数据同步复制技术和数据异步复制技术来得到共享数据或灾备数据,许多原因会导致复制两端数据不一致而又很难及时发现。这些不一致会导致采用不准确的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和基于不准确数据的企业决策。通过引入Oracle Golden Gate Veridata数据验证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校验在不同应用之间共同使用的大量数据,确保数据绝对可信,找到可以常态化的数据一致性、完整性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力信息化》2012,(1):94-94
2011年12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召开集中式信息系统灾备中心项目专家评审会。经过与会专家认真质询与讨论,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专家组观看了国家电网公司集中式信息系统灾备中心建设纪实片,听取了工作、技术、运行及效益等报告,审查了技术资料,观摩了相关系统的应用演示,并进行了细致质询和深入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国家电网公司集中式信息系统灾备中心项目设计科学、  相似文献   

8.
国家电网公司于2011年完成集中式、两地三中心架构的灾备中心建设,实现数据级灾备功能,即对公司各类数据的异地实时保护,当生产中心发生灾难后,被保护数据能按要求恢复使用。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从无到有,提升了公司防灾抗灾与应急响应水平。随着数据级灾备系统的投运,灾备中心的管理工作内容需从建设管理向运维管理过渡。文章通过分析国家电网公司灾备中心建设现状,从灾备中心运维组织架构、运维管理制度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支撑运维技术体系4个方面介绍了集中式信息系统灾备中心运维体系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及运维实际需求出发,阐述了灾备系统对于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从灾备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工作两方面,采用系统分析法分析灾备系统的3种典型策略的适用范围、灾备系统的6个等级及使用RPO/RTO值选择技术的方法;探讨了数据备份与数据灾备之间、灾备系统建设与运维之间的关联性;从人、流程、工具等3方面总结了灾备系统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并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体系规范、技术支撑4个方面阐述了解决构建与3个关键因素有机结合的运维体系的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安全化是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坚持以"系统分级、防护分域、积极管控、充分灾备"为原则构建的数据信息网络,可以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为实现智能电网的宏伟目标打好坚实基础。随着信息化建设工作由全面向纵深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对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信息安全网络架构的建设,是智能电网信息化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网络,应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地电力系统应用越来越复杂,数据呈指数级不断增长。由于前期系统设计的局限性,导致地市数据分散,冗余度过大,数据深度挖掘能力有限。如何在保证生产运行的情况下,将现有各个地市的核心数据逐步进行整合,同时又要兼顾系统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并具备一定的容灾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从上述角度探讨了数据集中项目的具体设计,以及如何结合SFRAC软件的特点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越来越关键。如果发生灾难导致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业务的开展将变得极其困难,甚至可能造成企业的瘫痪。因此,如何保障在灾难发生后业务系统的灾难恢复和数据零丢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容灾备份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适合电网企业的容灾备份方案设计。该方案由风险分析、业务抗冲击能力分析、企业容灾环境分析、容灾策略制订、容灾方案设计等几个部分组成,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大型企业的特点,对公司容灾项目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网省间一体化的跨域容灾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是为了预防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保证电力调度指挥的不间断,提高电网抗灾应急能力,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基于西北网调、甘肃省调上下级电网调度实际情况,实现调度数据、图形、模型、断面和参数等电网综合信息在网调与省调之间的同步。通过智能网关技术实现网调与省调间、省调相互之间电网信息远程智能访问,构建集成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跨层次、融合多应用的立体信息交互支持结构。通过建立一体化支持平台,实现网省间电网跨域容灾调度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数据复制技术在系统数据交换和灾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博 《电力信息化》2011,9(10):104-108
文章介绍了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构数据库环境下数据交换和系统灾备的问题,通过对比数据库内嵌数据复制技术和第三方基于数据库日志数据复制技术的不同技术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Oracle Goldengate实现数据共享和灾备的统一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EMS灾备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在保证系统持续运行的基础上,如何节省技术、设备、人力资源,提高投资回报比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城市电网或者地理位置相对集中通信状况良好的地域,建议采用区域灾备模式进行建设,以一套灾备系统对多套地调,改变传统一对一的灾备系统建设模式。在区域灾备系统中建设全集系统,每个地调作为区域备调系统的子系统,区域灾备系统在业务、功能、数据方面实现各个地调系统的备用,详细论述了灾备系统的数据、模型、图形、操作信息同步方法,并进行了异构/同构系统信息同步的对比。在模型拼接过程中,提出设备差异处理、拓扑关系处理及线路作为模型边界设备的处理方法。随着区域灾备系统的推广实施,灾备系统一直面临着投资汇报比低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