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自2012年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成开始, 在过去10余年的时间, 我国的卫生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国共有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 包括32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5支中毒救治队伍、3支核辐射救治队伍[1]。其中,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需求最大、建设最多、用途最广。总结以往医学救援的特点, 我国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主要包含两个板块, 一是主要是针对以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为代表的感染性疾病;另一个则聚焦于以"伤"为核心的重大灾难事故(安全事件)和严重创(烧、战)伤紧急医学救援体系[1], 多为由地震等自然灾害、生活和生产事故等造成。近年来, 随着医学救援事件不断增多, 我国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建设、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机遇和挑战共存。尤其在中国急诊急救步入3.0时代的背景下, 如何创新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打造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医学救援生力军, 是目前急诊急救业内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探索实景沉浸式体验模拟教学模式在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培训中的应用, 最终提升综合救援能力, 以适应不同的救援场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于2021年10月27日按照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的指令和工作要求,支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承接当地群众的日常医疗服务工作。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维护了当地正常的医疗秩序,满足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救治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为后续紧急医学救援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赴国外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队5次国外地震灾难中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流程,为进一步完善救援医疗体系、提高救援医疗水平提供思路。方法以中国国际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亚齐、巴基斯坦、印尼日惹5次国外地震灾难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对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开展的项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总结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国外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绘制出工作流程图。结论中国国际救援队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具备其特有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谈中国国际救援队紧急医疗救援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国际救援队属于国家级专业灾害救援队伍,是我国第一支可以参加世界各地紧急救援的队伍。中国国际救援队从2000年开始筹备,由中国地震局、武警总医院和工兵部队联合组建,正式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向救援队授旗。中国国际救援队由200余名医疗救护、搜索营救和地震方面的专家组成,协助灾区进行紧急医疗救援、疫病防治、搜救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员中,医疗队员共有36人,均参加过SoS机构培训并考取灾害急救资格证书。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参加过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3次国外大型灾害救援。现向大家介绍一下3次救援行动的情况,及对灾难中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国际洪灾中医疗救援的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8日至9月1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受中国政府紧急派谴到巴基斯坦洪灾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执行洪涝灾害医学救援任务.中国国际救援队针对洪灾后疾病与传染病的诊治及预防,抽组建立洪灾医学救援体系,研究完善洪灾医学救援预案,配齐医学救援保障装备,建全医学职业安全与人身安全规定.结果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在18 d的医疗工作日中,医疗救助运转安全有序,共接诊11 243人次,诊治11 020例患者.结论 中国是最早响应巴基斯坦请求救援的国家,其医务人员充分发挥医疗救治技术水平,及时救治灾区急性疾病,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紧急医学救援是灾害危机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医疗紧急救援起步较晚,救援装备不完备,救援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化救援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院作为大型三级综合医院,组建了一支由应急管理人员-医护团队-辅助团队组成的医护一体化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配备集通信-医疗-保障为一体的应急装备,通过健全急救预案、实施模块化装备管理、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等,使灾害危机应对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灾害危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立于2011年4月,是国家首批6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支高原应急救援队。是参照国际灾害救援标准,结合灾害救援特点、既往救援实践经验及西南地区“高原恶劣气候、山区道路崎岖”等特点组建成立的一个可以随时展开,能应对高原山区复杂自然环境的移动医院,成功参与执行了2012年四川省“5.11防震减灾大演练”、理县高原演练。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我国唯一一支可以参加世界各地紧急救援的专业队伍,能在接到命令后1个小时内迅速集结,数小时内赶往世界各地灾区救援.目前,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二百余名医疗救护、搜索营救和地震方面的专家组成,其任务是协助灾区进行紧急医疗救援、疫病防治、搜救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9.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是社会紧急事务安全保障体系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中国国际救援队( 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Team,CISAR)自2001年组建以来,10年间历经17批次国内外地震、海啸、洪水、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援实践,其中先后3次赴国外热带地区救援(2004年印度尼西亚亚齐海啸救援、2006年印度尼西亚日惹地震救援、2010年海地太子港地震救援),积累了宝贵的热带地区医疗救援经验。印度尼西亚、海地常年高温,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与我国迥异,热带气候特征、地理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与灾后医疗救援密切相关。分析CISAR 3次赴国外热带地区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掌握热带环境特征和致病特点,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拓展救援医学在不同气候、地域的应用,丰富救援医学理论并造福当地人民。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灾难多发的内陆大省,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复杂。调研2004~2011年共发生灾难事件1322件。无情的灾难未来还会伤害我们。面对下一次灾难,我们必须科学地建立一个受过灾难医学专业训练、常态运作的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组织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须要整合资源,提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的能力,构建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本研究旨在研究建立和完善一个基地中心,二层指挥平台,三级救治理念,四线救援队伍,五项应急保障的应对灾难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框架和运行机制,提高我省专业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加快紧急医疗救援人才培养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灾害巳威逼人类。我国是世界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a已居世界第3位,经济损失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一个崭新学科一救援医学正悄然兴起,救援医学是急救医学(EM)、灾害医学(DM)两者结合而成,其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中国国际救援队医学救援队是我国第一支医学救援队,多次在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为我国培养专业化救援医学人才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现就紧急医疗救援人才培养提出几点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汶川地震救援谈科学施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参加过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国外地震救援行动[1].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8年5月12日晚11时抵达四川灾区,是到达灾区最早的专业救援队.之后转战都江堰市聚缘镇、绵竹市汉旺镇、北川县、汶川县、绵阳市郊五个重灾区执行紧急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此次海地地震的自身特点,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灾区紧急医疗救援的救治措施及遇到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灾害医疗救援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海地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开展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 2010年1月13日至1月27日,为期15天的海地救援,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共计2500余名,包括700名外伤换药、150多例清创缝合手术、救治危重病伤员12例;挖掘出8具中国烈士遗体和7具包括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指挥Annabi、副总指挥Costa在内的联合国官员遗体.结论 快速、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完成救援任务的基础;独特的工作流程是完成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保证;医疗队员专一多能是参加国际救援的需要;医疗装备制式化是适应国际救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航空医学救援,指的是在一些紧急医疗服务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通过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及救护设备,并利用符合医疗救护条件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通用航空器,为拯救患者生命而提供的医疗救援活动[1-2]。严重创伤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对时间有着巨大的依赖性,救援时间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生死及预后,而航空医学救援的使用可以显著缩短救援时间[4],并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5],航空医学救援在医疗服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灾害现场医疗救援在各种灾害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急救工作是否及时有效,诊断是否迅速准确,措施是否果断得力,都将直接影响到伤员生命安危,尤其是在灾害现场缺水、断电、道路不通、缺乏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北京时间2013-04-20 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院迅速做出反应,先后派出包括紧急医疗救援队(4支),心理医疗队(4支),康复医疗队(1支)在内的共9支医疗队,共计100多名医务人员前往灾害现场开展院前救护,笔者作为紧急医疗救援队一员全程参与了救援工作,现对现场救援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建设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及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那样相对局限单一。如何守正创新、超越自我地开展建设,需要审时度势、温故知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期实现“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有序推进、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和“随时待用、平时就用、急时好用、战时备用”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印尼海啸的紧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且形式多样,医疗卫生救援是灾后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灾难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2004年年底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强烈地震及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印尼亚齐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我院奉命参加这次救援队的医疗救援行动。我们试从这次国际救援行动出发.对灾后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玉树地震救援谈高原寒带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08年汶川大地震仍让人们记忆犹新,灾害造成的伤痛还未完全抹去,2010年4月在青海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玉树进行救援,武警总医院奉命参加这次救援队的医疗救援行动.这是自2001年救援队成立以来,首次赴高原寒带展开救援,笔者试从这次救援实践出发,对高原寒带医疗救援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灾难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救援队紧急出动实施救援的组织与工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灾难突发事件中本院医疗救援队对300余例伤员的救治情况。结果在本院应急救援系统的指导下,本院医疗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本院灾难突发事件伤员的救治任务。结论建设常备兼职专业的医疗救援队是应对灾难突发事件、保障伤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紧急救援体系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发展.方法 总结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分析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发展措施.结果 汶川大地震医学救援过程中,医疗救治与防疫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紧急救援体系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早期.医疗救援信息资源缺乏,救援力量使用不合理,指挥协同机制不顺,应急预案陈旧落后,医疗救治不规范等.结论 在新形势下应不断完善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学习国际先进救援理论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灾害侦察和信息收集能力,为医学救援指挥决策、灾后分析总结和科学研究提供准确依据;确立灾害及突发事件指挥体系,统筹安排医学救援力量,发挥整体效能;完善医学救援预案;统筹整合军地方救援力量,发挥协同作战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