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13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定期随访,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体检和育儿指导。用CDCC婴幼儿智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6月龄、12月龄时智能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婴儿1岁时智能达到正常结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降低伤残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福文  李里力  白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04-240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异常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3例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异常儿实施1年的早期干预,与对照组25例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异常儿(未实施早期干预)于生后12个月比较智能运动发育指数MDI及PDI,并与神经测查正常儿比较。结果:MDI早期干预组(108·4±2·6),对照组(87·9±3·0),PDI早期干预组(110·2±1·4),对照组(80·5±0·2),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t分别为9·68和10·45,2组P值均<0·001,发现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未实施早期干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正常儿的MDI及P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平均分数高于后者。MDI早期干预组(108·44±2·6),NBNA评分正常组(99·8±7·3),PDI早期干预组(110·24±1·4),NBNA评分正常组(104·5±6·2),t分别为2·37、2·06,2组P值均>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异常儿实施1年的早期干预,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正常儿的智能发育指数。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儿童的神经运动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探索防治早产儿智能低下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验,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智能干预。在两组1.5岁、2岁时,均用Bav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 干预组的精神发育指数(MDI)比对照组高13.4分和14.9分(P<0.01),运动发育指数(PDI)比对照组高7.4分和7.7分(P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干预组(早产儿)16例,对照组(足月儿)18例。干预组接受抚触、药物治疗、高压氧、早期训练、婴儿操及按摩,早期教育,定期随访,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干预,两组均于6、12、18个月龄时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6月龄时CDCC量表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12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8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12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8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震英  邵宪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29-193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新生儿期后的随访与干预方法,以减轻其后遗症。方法:将11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高压氧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育儿方式,不用药物治疗。所有患儿于3、6、12、24个月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24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分别为92·59±13·70和81·76±13·99,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97·52±14·06和88·66±12·19。24个月时两组患儿MDI、PDI异常、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发病例数分别为5和12,7和15,3和10,2和9。结论:对HIE患儿进行定期随访并给予多种干预方法多疗程治疗,确能有效地促进智能及运动发育,是改善预后、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早期综合干预改善早产儿智能和运动发育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早期综合、科学、系统的干预,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的差异情况,从而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改善早产低体重儿智能和运动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早产儿自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通过家长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重点强化进行按摩、体操、动作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指导。两组早产儿均于6月、12月、18月、24月龄(按纠正年龄)时进行婴幼儿智能测查,智测采用中国标准化的贝来量表(CDCC),测出MDI和PDI进行评价。结果:①两组早产儿6月、12月、18月、24月龄时测查MDI和PDI显示: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MDI比较两组在6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高1.6分,但差异没有显著性;在12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高2.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8、24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分别高7.6分和7.7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DI比较在6、12、18、24月龄时干预组较对照组分别高3.8分、9.1分、12.2分和12.6分,各月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两组早产儿在24纠正月龄时MDI和PDI分值所显示为:从分布上可看出,干预组有向中上水平分布趋势,且临界状态和智力低下的例数下降。两组MDI在80~89分值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DI≥120、110~119、70~79、≤69分值段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DI比较在≥120、110~119、80~89、70~79、≤69各分值段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产儿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重度HIE后遗症期前综合性神经康复方法评价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遗症期前综合性神经康复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162例重度HIE患儿住院及随访资料,按接受康复治疗情况分为五组,Ⅰ组患儿接受早期、综合、反复的神经康复治疗;Ⅱ组患儿均于生后6~12个月才开始接受综合的、反复的神经康复治疗;Ⅲ组患儿只在新生儿期接受1个疗程的神经康复药物和高压氧治疗;Ⅳ组患儿仅接受单一的、反复的神经康复药物治疗;Ⅴ组患儿未能进行任何康复治疗。应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随访测试五组HIE患儿。结果:五组患儿DQ评分结果均数间有着显著性差异。其中,Ⅰ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和认知社交/语言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Ⅱ、Ⅲ、Ⅳ、Ⅴ组(P<0·01);Ⅲ、Ⅳ组粗大运动评分显著高于Ⅱ、Ⅴ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Ⅱ、Ⅲ、Ⅳ、Ⅴ组间其余部分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五组患儿DQ分级比较:Ⅰ组显著优于Ⅱ、Ⅲ、Ⅳ、Ⅴ组(P<0·001);Ⅲ、Ⅳ组显著优于Ⅴ组(P<0·01);其余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坚持“早期、综合、坚持”的干预原则与措施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度HIE所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发育偏离程度的防治方法,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善颅内出血早产儿的预后,结合神经节苷酯(GMI)治疗进行早期干预(综合干预)的研究。方法:将162例颅内出血早产儿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80例)和常规干预组(82例),同期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常规育儿组80例),所有早产儿从出院开始,接受智能早期干预,干预组的围产期情况相似。结果:纠正年龄1岁半、2岁时综合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MDI)比常规干预组平均高6分(P<0.05),无脑瘫和智力低下患儿。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地促进颅内出血早产儿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
昆明地区早产儿早期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 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 ( 3 0例 )和常规育儿组 ( 3 0例 ) ,两组的围生期情况相似 ,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智能早期干预。 【结果】 纠正年龄1岁、1岁半时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 (MDI)比常规育儿组分别高 10和 13 (P <0 .0 1) ,运动发育指数 (PDI)分别高 7和6(P <0 .0 5 )。常规育儿组中智力低下 2例 ( 6.7%) ,干预组中无 1例智力低下。 【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 ,有利于防治其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2.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早产儿体格及智力发育的效果。方法:7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非干预组35例,另设同期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干预组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住院期间的抚触干预,逐步转向以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干预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生后3~6月进行发育检测。同时对干预组的家长指导干预内容。结果:干预组的早产儿在2个月时体重、身长及头围均高出非干预组(P<0·05),18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都高于非干预组(P<0·05),可达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早期的体格发育,同时可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50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定期的功能训练称早产儿干预组,另一组为早产儿对照组,另将20名足月健康儿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小儿均参加定期的常规儿童保健门诊的检查,并均于6个月和1岁时采用儿研所研发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评定发育商。【结果】早产儿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在1岁时的发育商评定无差别(P0.05),这两组发育商都明显高于早产儿对照组(P0.01)。此外,早产儿对照组有1例智能低下(发育商70),早产儿干预组则没有。【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减少脑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根据《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和指导。由专人定期行体格发育与智能评估。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结果: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MDI和PDI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窒息智能发育改善的效果。方法本院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164例,随机分为窒息干预组83例和窒息对照组81例,并选同时期出生8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正常新生儿组。采用贝来量表(CDCC)分别于出生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对三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进行评价。结果窒息干预组患儿MDI和PDI评分明显高于窒息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干预组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6.0%(5/81),窒息对照组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19.8%(16/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窒息儿的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能低下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和干预时效性。方法 选择脑损伤高危儿,按照干预依从性原则,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又根据干预时间窗分为新生儿期干预组(A组)、婴儿期干预组(B组)和幼儿期干预组(C组),同时选择同期出生的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E组)。分析不同组别婴幼儿运动、智能和神经发育结局。结果 新生儿期干预组除生后1周NBNA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各运动发育的建立时间、智能和神经发育水平均接近正常对照组。而各运动发育的建立时间评价发现,干预组优于非干预组,且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干预效果优于幼儿期干预组;智能低下和脑瘫的发生率比较发现,干预组优于非干预组(D组),且新生儿期和婴幼儿干预效果优于幼儿期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一定程度上导致婴幼儿运动、智能和神经发育损伤,而综合干预有明显改善效果,干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5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30例)与未干预组(125例),同时选取120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定期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指导性训练及包括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电疗法、音乐疗法等在内的强化训练等干预,并定期体检及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①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组经过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③干预组患儿在1、2岁时可达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的神经运动发育状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差异,为开展早产儿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天津市东丽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高危儿门诊管理并随访的119例早产儿,按照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2周)43例和中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2周)76例。首次管理后,定期随访监测,在矫正6月龄和12月龄分别测量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测试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两组早产儿矫正6月龄和12月龄时,早期早产儿身长低于中晚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早产儿体重、头围与早期早产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早产儿MDI和PDI均高于早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均落后中晚期早产儿,尤其是存在宫内发育迟缓的小于胎龄儿(SGA)更是早产儿保健中的关需要关注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早期家庭干预来降低胆红素神经毒性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期间住院的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同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出院时随机分为高胆脑损伤干预组(简称脑损伤干预组)和高胆脑损伤对照组(简称脑损伤对照组),并同期设立正常对照组,对脑损伤干预组给予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家庭干预,其他两组则不进行上述干预,随访至16个月时行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结果:脑损伤干预组在MDI(智力发育指数)和PDI(运动发育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脑损伤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期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会对同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出院后进行早期家庭干预,可以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5):639-640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能、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育儿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专业性早期干预训练。对两组早产儿进行定期回访,评估其体能与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早产儿的头围、胸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重和身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早产儿的MDI和P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18个月后,观察组的MDI和PD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训练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其智能发育,减少小儿智力低下发生率,促进早产儿身心全面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