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准思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学生德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应运而生,其是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其他传统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时政走向。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药理学课程具有深刻的思政教学素材,具有良好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药理学专业课程中,可以调动药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有助于完成《药理学》课程中的育人目标,同时对于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具有显著的意义。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把学科资源、专业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育人观。《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药理学》课程中,是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为例,探索《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应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思政元素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效果,并且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临床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本文在"生物化学"课程基础上,将科学素养、民族自豪感、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融入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以百色学院开设的化学与健康课程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类通识选修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初步探索。阐述了化学与健康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和优势,以及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法和教学设计。化学与健康课程应与时俱进,更加密切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其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成为宣传科学精神、培育家国情怀、陶冶爱国主义情操的高校课堂思政阵地。  相似文献   

5.
把好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挖掘药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将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中。教授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锤炼他们坚毅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们学习科学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以及培养学生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两大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材料结构表征”作为与材料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涉及各种检测设备原理,构造及应用。该课程的特点是重在应用兼顾理论,以案例分析引出思政元素。此课程作为实践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与国际民生及科技发展也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结合工程案例、科研案例以及社会热点等进行思政教育。该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方面出发,就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以及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谈春霞  牛鹏贤  吴蓉  薛娜  邵瑜 《广州化工》2022,(18):216-218+221
介绍了临床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建设,从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大纲的设计修订、教案及互动问题设计、思政课堂教学以及课程思政效果反馈模式等几个方面展开。文章总结并分享了在打造思政课堂中可供参考的思政素材、教学实例以及评价反馈模式的教学经验。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旨在实现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知识中,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素养,达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姗姗  田侠  郑庆柱 《广州化工》2022,50(9):192-194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包含了理论、实验和实习设计等教学模块,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水污染的基本原理、水污染治理技术及运用工程学原理解决水污染的相关问题等。在该课程各模块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提高课程质量和完成教学思政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深入挖掘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阐明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具体讲解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探索了将思政元素融入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中的有效途径,使课程教学更符合新时代育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广东化工》2021,48(4)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为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将专业的特点与有机化学课程相结合,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发挥课堂教书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接受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与专业素养,培养有道德有思想的新时代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提升专业课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必然举措.本文阐述了高职仪器分析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缘由,探讨了如何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隐性设计使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从而达到"育人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依据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结合授课过程中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融入思政元素时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本院自身状况的《药理学》思政教学体系,响应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方位共同发展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江敏玲  尹守春 《广东化工》2022,(5):205-206,209
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根本,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已成为高校专业课程教育急需完成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在高校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融的必要性,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思想以及绿色发展观等思政元素融入到高分子化学的课程中,并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三方面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人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因此,高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向。在对食品分析课程进行持续改进过程中,基于课程思政,从教师育德水平提升、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进等方面对食品分析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广州化工》2021,49(10)
化工类专业迫切需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本文以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为例,通过完善教学设计把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目标有效对接,探索通过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挖掘拓展教学资源、加强授课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四个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中的办法,以期为化工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开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的具体举措,也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及内涵、课程思政与药理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及课程思政与药理学课程融合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介绍。本文作者研究发现,药理学课程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点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概括性的列举了与专业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元素及如何润物细无声的将其与药理学专业知识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涌现,课程思政教育成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旨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具体化、隐性化发展。这一转变意味着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要肩负起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并且从教学顶层设计上将思政教育当作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核心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无缝衔接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本文探讨了该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对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进行了设计,同时从爱国主义、工匠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绿色环保等方面介绍了实施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最后探索了课程思...  相似文献   

18.
陈宁  刘树信  王萍萍  施璐 《广州化工》2022,50(4):177-179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建立专业兴趣、树立专业思想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是落实课程育人的重要途径,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本文探讨了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并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融合、考核机制建立等角度,探索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中,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应用型大学探索"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目标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化工学科的专业特点,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通过在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课程思政融进化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化工实践课教学为载体,充实化学史相关资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融入兵工精神,对"课程思政"示范课设计进行了探索,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翻译硕士的翻译赏析与批评专业选修课从教师观念和教学设计两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教师在观念上认识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功能,发挥育人主体功能;从教学设计上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中确立思政育人目标,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资源,在教学实施中挖掘思政元素,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课程思政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