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AG1478组;气道内滴注LPS建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AB-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情况;ELISA检测肺组织中MUC5AC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MUC5AC、EGFR、PKC、NF-κB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MUC5AC及EGF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EGFR、EGFR、p-PI3K、PI3K、p-PKC、PKC、p-AKT、AKT、NF-κB表达。结果:与LPS组相比,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病理变化逐渐减轻,肺组织炎症积分和AB-PAS阳性着色面积逐渐降低(P<0.05);槲皮素能减少肺组织MUC5AC、EGFR、PKC、NF-κB表达,降低MUC5AC含量,并下调MUC5AC及EGFR的mRNA水平(P<0.05);槲皮素能减少p-EGFR/EGFR、p-PI3K/PI3K、p-PKC/PKC、p-AKT/AKT、NF-κB蛋白表达(P<0.05)。结论:气管内滴注LPS能成功诱导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槲皮素对LPS诱导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具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信号通路,调控p-EGFR/EGFR、p-PI3K/PI3K、p-PKC/PKC、p-AKT/AKT、NF-κB表达,下调MUC5A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L-18)对BALBc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IL-18组,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采用脾内种植法构建结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IL-18组分别于构建前或构建后注射(20、40和80μg/kg)的IL-18结合蛋白(IL-18BP);检测各组小鼠转移灶大小、数目、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腹水中IL-18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记法及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相比空白对照组,低剂量IL-18组小鼠腹水IL-18水平、血清IL-18水平、N-cadherin阳性率、p-AKT蛋白相对表达、PI3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cadherin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总AKT蛋白相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瘤体积、转移灶数量、瘤重、腹水IL-18水平、血清IL-18水平、N-cadherin阳性率、p-AKT蛋白相对表达、PI3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剂量组(P<0.05);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E-cadherin阳性率显著降低,且高剂量组上述指标低于中剂量组(P<0.05),低、中、高白介素18组总AKT蛋白相对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可以通过激活型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BALBc小鼠结直肠癌的转移及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鄄1 (MCP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mRNA 水平;HE 染 色和Masson 染色评价心肌纤维化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 淋巴 瘤2 蛋白(Bcl-2)、Bcl-2 相关蛋白X(Bax)、PI3K、p-PI3K、AKT、p-AKT 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可降低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 鼠血清MCP-1、MIF 和IL-18 的mRNA 水平并改善心肌纤维化加剧。STZ 诱导糖尿病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5)。与STZ 诱导糖尿病组相比,STZ+白藜芦醇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且,白藜芦醇可抑 制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 和Bax 蛋白表达,提高Bcl-2 表达(P<0.05)。 与对照组相比,STZ 诱导糖尿病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PI3K/ PI3K 和p-AKT/ AKT 比率明显降低(P<0.05)。STZ+白藜芦醇组 血管平滑肌细胞p-PI3K/ PI3K 和p-AKT/ AKT 比率明显高于STZ 诱导糖尿病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PI3K/ AKT 信号通路抑制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番茄红素低剂量组(LYC 50 mg/kg)和番茄红素高剂量组(LYC 100 mg/kg)。卵清蛋白诱导建立哮喘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Diff-quik染色进行炎症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L-4、IL-5和IL-13水平,乙酰甲胆碱雾化吸入检测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利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ROS水平,比色法检测SOD活性和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以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番茄红素能够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数,改善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哮喘小鼠BALF和肺组织中IL-4、IL-5和IL-13水平,降低ROS水平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抑制p-PI3K、p-AKT以及p-p65蛋白表达。结论:番茄红素通过抑制ROS调控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小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机制。方法:Apo E~(-/-)小鼠高脂喂养16周,分为胰岛素抵抗组以及氧化苦参碱25、50、100 mg/kg组,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8周后,进行小鼠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和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_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GLUT_2、INSR、IRS-2、p-INSR、p-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氧化苦参碱能不同程度降低FBG、TG、TC、FFA和FINS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氧化苦参碱组INSR、IRS-2和GLUT_2的mRNA表达比胰岛素抵抗组升高(P0.05),p-INSR/INSR、p-IRS-2/IRS-2、p-PI3K/PI3K、p-AKT/AKT和GLUT_2的蛋白水平也升高(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通过PI3K/AKT通路,改善高脂诱导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人类风湿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MH7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MH7A细胞分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低剂量(6.25 mg/L)PHSTF组、中剂量(12.5 mg/L)PHSTF组、高剂量(25 mg/L)PHST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Y-P(10μmol/L)组和740Y-P(10μmol/L)+高剂量(25 mg/L)PHSTF组。采用CCK-8法检测MH7A细胞活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H7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PHSTF组MH7A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划痕愈合面积显著减小(P<0.01),迁移和侵袭至下室的细胞显著减少(P<0.0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高剂量PHSTF组相比,PI...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Smad3的表达影响,探讨其在PQ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百草枯组45只、阿托伐他汀组45只,后2组按时间点又随机分为3组。百草枯组、阿托伐他汀腹腔内注射百草枯35 mg/k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给与阿托伐他汀1.5 mg/(kg.d)灌胃治疗。7、14、21 d后分离和提取肺间质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检测肺组织MMP-2 mRNA、MMP-9 mRNA及Smad3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MMP-2、MMP-9、TGF-β1及用碱水解法检测HYP的表达量,观察肺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百草枯中毒比较,阿托伐他汀组MMP-2 mRNA、MMP-9 mRNA、Smad3 mRNA表达减少,MMP-2、MMP-9表达也减少,TGF-β1、HYP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检发现:阿托伐他汀组炎细胞减少,可见成纤维细胞,周围较多正常肺组织,肺纤维化较白草枯中毒组明显减轻。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MMP-2 mRNA及MMP-9 mRNA的表达,进而减少MMP-2及MMP-9的表达,抑制Smad3 mRNA的表达,使TGF-β1及HYP生成减少,使肺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粥样硬化家兔CD68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和氟伐他汀组,每组8只。饲养12周后处死,取颈动脉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CNA和CD68的抗原表达。结果氟伐他汀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明显低于AS模型组(P〈0.01)。AS模型组颈动脉斑块中见大量CD68及PCNA阳性细胞,氟伐他汀组对应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AS模型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治疗可以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减轻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浸润并抑制PCNA的产生,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PIO)对哮喘气道重构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桦褐孔菌多糖低剂量组(PIO-100)、桦褐孔菌多糖高剂量组(PIO-200)。体外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细胞Diff-quik染色后观察细胞总数和各分类细胞数。肺组织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部炎症情况。末次激发后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ELISA方法检测PIO对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和MMP-9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3K、Akt、NF-κB以及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和IL-13表达升高,p-PI3K、p-Akt和MMP-9的表达以及NF-κB p65核转位增高(P<0.05);PIO干预后,炎症细胞数、IL-4、IL-5和IL-13的表达明显下降,p-PI3K、p-Akt和MMP-9的表达以及NF-κB p65核转位明显降低(P<0.05)。结论:PIO通过调控PI3K/Akt/NF-κB/MMP-9信号通路发挥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SPF级体重240~300 g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连续14 d给予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5 mg/kg)。自造模当天开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和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灌胃处理,连续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程度,RT-PCR测定肥大相关因子ANF、β-MHC和AT1受体(AT1R)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和厄贝沙坦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降低(P<0.05),联合组效果优于单药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及厄贝沙坦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联合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各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及厄贝沙坦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肌肥厚。它们的抗心肌肥厚作用可通过下调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实现。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小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DCM模型,心脏超声评价实验组小鼠心功能,DCM模型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蒸馏水、鸢尾素和鸢尾素+LY294002(PI3K抑制剂),连续6周,期间观察小鼠血糖变化,末次给药后,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试剂盒检测血脂、心肌酶、炎症因子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纤维化情况并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TUNEL荧光染色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心肌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结果:鸢尾素可使DCM小鼠血糖、心肌酶、MDA、CVF及凋亡率下降(P<0.05),可改善脂代谢及心功能(P<0.05),使SOD、p-PI3K、p-AKT和p-mTOR蛋白水平上升(P<0.05),但PI3K、AKT和mTOR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LY294002能削弱鸢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五味子哮喘汤(Schisandrae-asthma decoction)对哮喘小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信号通路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10 mg/kg)组及低剂量(8.5 g/kg)、中剂量(17 g/kg)和高剂量(34 g/kg)五味子哮喘汤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刺激制备哮喘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及雾化吸入,于第16天进行药物干预,每天1次,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后24 h,肺功能仪检测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0.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1 s,FEV0.1)及最高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HE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IRT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及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EV0.1和PEFR水平及肺组织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I3K和Akt mRNA及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各剂量五味子哮喘汤组小鼠FEV0.1和PEFR水平及肺组织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I3K和Akt mRNA及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病变呈不同程度减轻。结论:五味子哮喘汤可改善哮喘小鼠肺功能,减轻哮喘症状,可能与调控SIRT1/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对痛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痛风组(建模+灌胃生理盐水)、西药组(建模+灌胃20 mg/kg苯溴马隆)、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建模+灌胃6.5、26.0 g/kg补阳还五汤)和通路激活组(建模+灌胃26.0 g/kg补阳还五汤+腹腔注射0.02 mg/kg PI3K活化物(740Y-P))。测量大鼠关节肿胀度,测定血清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对滑膜组织进行HE染色及TUNEL检测,测定滑膜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p-FoxO1/FoxO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痛风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及血清尿酸、TNF-α、IL-1β水平及滑膜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p-FoxO1/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血管外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同时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同龄C57BL/6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喂养至10、15周龄,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通过Movat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并计算血管外膜厚度及斑块相对面积;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胶原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点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胸主动脉外膜中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外膜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斑块相对面积明显减小,血管外膜厚度及胶原合成明显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5周龄模型组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高于10周龄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明显下降。各时点模型组的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干预后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15周龄模型组血管外膜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10周龄模型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调控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的改变,进而延缓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KLF2在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意义。方法 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健康正常皮肤组织石蜡切片各10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肤中KLF2的表达。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在小鼠背部皮肤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诱导银屑病样皮炎,药物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5 mg/kg、10 mg/kg或20 mg/kg)。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HE染色评价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皮肤中KLF2、CD3和Ki67的表达;免疫印迹分析KLF2、NF-κB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qPCR检测小鼠皮肤中白细胞介素(IL)-6、IL-23、IL-17A、IL-1β和TNF-α mRNA的水平。结果 KLF2在银屑病患者和银屑病小鼠皮肤中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各剂量组KLF2表达上调,p-NF-κB蛋白含量减少,IL-6、IL-23、IL-17A、IL-1β和TNF-α mRNA水平降低,CD3、Ki67表达下降,银屑病样皮损减轻。结论 KLF2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下降可能是银屑病炎症放大的重要环节,阿托伐他汀激活K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TRPC5)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对TRPC5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他汀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同龄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喂养至20和30周龄,分别取10只取血并处死。取主动脉根部做石蜡切片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测量并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TRPC5蛋白表达变化。取胸腹段主动脉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中TRPC5通道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血脂明显下降,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TRPC5蛋白水平及mRNA含量明显下降;30周龄模型组的TRPC5蛋白表达稍高于20周龄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周干预组较20周干预组相比,TRPC5水平有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TRPC5蛋白表达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93a-3p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凋亡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ECs细胞,建立高糖(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 HRECs细胞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anti-miR-NC、ani-miR-193a-3p组、模型+miR-NC组、模型+miR-193a-3p组、模型+LY294002。RT-qPCR检测miR-193a-3p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磷酸化的磷酸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iR-193a-3p、Bcl-2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c-caspase-3、p-PI3K和p-AKT表达显著升高(P0.05)。低表达miR-193a-3p促进c-caspase-3、p-PI3K和p-AKT表达,抑制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P0.05)。高表达miR-193a-3p可减轻高糖处理对HRECs凋亡、c-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P0.05)。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减轻高糖处理对HRECs凋亡、c-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miR-193a-3p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HRECs凋亡。  相似文献   

18.
刘亚军  王旋  胡海  桂艳 《解剖学报》2019,50(6):713-717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中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每组12只。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VSMCs中IL-1β、IL-6和TNF-α以及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再灌注24 h后,模型组VSMCs IL-1β、IL-6 以及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给予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后,可明显抑制大脑中动脉VSMCs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同时也可发现,VSMCs中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减少。 结论 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大脑中动脉VSMCs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作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IL-1β、IL-6及TNF-α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VSMCs中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 type 2,COX-2)及Ⅰ型前列腺素合成酶(membrane associated prostaglandin E-1,mPGES-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和10例肠系膜动脉标本做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PCR方法测定COX-2及mPGES-1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记方法检测COX-2及mPGES-1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组织间COX-2、mPGES-1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OX-2和mPGES-1呈阳性表达,斑块组COX-2 mRNA和mPGES-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及mPGES-1 mRNA上调水平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OX-2蛋白表达上调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OX-2、mPG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损害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及mPGES-1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a)对人肺腺癌H1299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Beva(0、5、10、20、40、80μg/ml)作用于H1299细胞36 h、48 h、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D-L1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等量培养液)、Beva组、740-YP(PI3K激活剂)组、LY294002(PI3K抑制剂)组、Beva+740-YP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D-L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1)Beva能抑制H1299细胞增殖,其作用与剂量有关(P<0.05);(2)随着Beva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H1299细胞PD-L1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3)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H1299细胞后PD-L1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PI3K通路激活剂740-YP处理H1299细胞后PD-L1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4)Beva处理H1299细胞后PD-L1、p-PI3K、p-AKT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加入740-YP后可减弱Beva对PD-L1、p-PI3K、p-AKT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Beva在一定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1299细胞增殖,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下调H1299细胞中PD-L1的表达,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