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固定修复体的适合性是指修复体的组织面及边缘与基牙预备体之间的适合程度,是评价修复体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修复技术的发展,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修复技术在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本文将对椅旁Cerec系统CAD/CAM修复体适合性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na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后牙全瓷修复体的3年临床使用效果,分析病例失败的原因。方法使用CAD—CAM系统和可切削瓷块治疗32例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共修复14颗前磨牙和18颗磨牙。根据缺损的形态和体积分别制作11个嵌体、10个冠和11个髓腔固位冠,追踪观察3年。结果28个修复体完好,2个修复体折断(磨牙嵌体和冠各1个)并重新制作,2个修复体边缘破损(磨牙和前磨牙嵌体各1个)。结论在正确选择适应证并严格按要求进行牙体预备的前提下,使用CAD.CAM全瓷修复能满足患者对咀嚼功能和美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镜像模式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为1颗上前牙牙体缺损的患者,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CAD前牙镜像模式全瓷冠修复,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分别进行6个月和1年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各个复查阶段结果表明:修复体无脱落,折断、劈裂等不良现象。临床指标均达到A级指标。结论:CAD/CAM镜像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是一种可行,效果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牙体大面积缺损在根管治疗后,采用椅旁Cerec AC CAD/CAM即刻修复全瓷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牙体预备,通过应用Cerec A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即刻上釉染色,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即刻和6个月后评估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 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的修复体外形全部达到A类标准,其他指标均超过90%,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Cerec AC椅旁CAD/CAM系统快捷方便,能为后牙牙体缺损提供高质量、高美学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极管激光修整前牙牙龈形态、龈沟深度及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冠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12、21、22牙体缺损患者1例,二极管激光修整前牙牙龈形态、龈沟深度,并用CEREC?椅旁CAD/CAM行全瓷冠美学修复。6个月后采用改良USPHS标准对其短期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二极管激光修整牙龈1周后开始呈粉红,质地韧,形态和龈沟深度协调;修复6个月后全瓷冠完整无折裂,未见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固位、邻接良好,颜色美观。结论:激光切龈方法精确,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愈合快,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牙体缺损的治疗原则是保护牙髓及恢复牙齿功能,并兼顾微创美学修复。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椅旁修复系统以其精确便捷的加工技术、简单微创的牙体预备、可靠稳定的粘接修复等优势在牙体缺损修复领域迅速得以应用。现对CAD/CAM瓷嵌体在活髓后牙牙体缺损修复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椅旁CAD/CAM系统(CEREC(R))全瓷修复病例的失败原因,以期提高临床成功率.方法 收集行椅旁CAD/CAM全瓷修复病例资料1129例,通过临床检查和瓷睿刻生物再造软件,对其中失败病例的修复类型和失败原因进行研究,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61例失败的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失败率为5.4%.失败病例的修复体类型为,嵌体10例,高嵌体38例,嵌体冠2例,全冠11例.失败形式表现为,修复体折裂33例、修复体失粘结13例、基牙折裂15例.失败原因主要为咬合面瓷层厚度不足、预备体线角过锐,牙体缺损过多,以及基牙预备时抗力、固位设计不佳.结论 咬合面瓷层厚度不足是椅旁CAD/CAM全瓷修复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椅旁CAD/CAM系统(CEREC AC~(TM))进行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619例患者的667颗各类牙体缺损患牙采用西诺德的瓷睿刻系统(CEREC AC~(TM))进行临床即刻椅旁CAD/CAM全瓷修复,1年后对597例患者的603颗瓷睿刻修复体进行临床效果评价。采用USPHS修订版指标检查,包括美观——解剖形态、颜色匹配、边缘变色、表面质地;功能——边缘吻合性、磨耗(邻接、动静态咬合关系);生物学性能——牙髓活力、继发龋。结果 1年的随访结果发现,临床存留率达到95.11%,失败病例中修复体折裂占比为83%。93%的全瓷修复体表现出较高的美学评分,82%的修复体保持了较好的功能评分,而100%的修复体未见生物学并发症。结论不同牙体缺损患牙的瓷睿刻椅旁CAD/CAM全瓷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但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EREC 3D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e,CAD/CAM)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使用CEREC 3D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术后即刻和修复后6个月采用改良美国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修复后即刻检查边缘密合度、解剖外形、表面光滑度、色彩匹配度、牙龈健康和固位等6个方面达到满意比率分别为96%、98%、98%、94%、94%和100%,6个月后满意比率分别达到96%、98%、98%、94%、98%和100%。修复后6个月患者对全瓷高嵌体修复在形态、色彩和舒适性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88%、90%和92%。结论CEREC 3D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取得了较满意的初期临床效果,但是长期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精确地确定冠边缘位置的方法。方法:报告1例采用CAD/CAM IPS e.max瓷块修复前牙(11、21)牙体缺损的病例,按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牙体预备后,通过CEREC?口内扫描仪测量排龈前后游离龈缘(FGM)的变化。结果:取出排龈线30min后,FGM的变化趋于稳定,11和21的FGM分别根向退缩了0.2 mm。各阶段复查结果表明:患牙无折断、劈裂及继发龋等不良现象。临床指标均达到A级标准。结论:二矽酸锂玻璃陶瓷用于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可以取得理想的美学效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CEREC?椅旁CAD精确设计冠边缘的位置方法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烤瓷贴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瓷贴面修复3年后的临床观察和比较,评价CAD—CAM瓷贴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3例患者制作CAD—CAM瓷贴面65个,25例患者制作烤瓷贴面105个。修复3年后采用改良加利弗尼亚牙科协会一瑞格标准对两种贴面的各项临床指标、存留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烤瓷贴面和CAD—CAM瓷贴面3年存留率分别为96.2%和93.8%;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4%和90.8%。两种贴面在颜色匹配、边缘着色、边缘适合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D—CAM瓷贴面表面质地优于烤瓷贴面。结论CAD—CAM瓷贴面是一种成功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自凝树脂、Luxatemp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树脂暂时冠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差异。方法 按全冠牙体制备标准预备牙体30个,取模并灌注石膏模型后,分别制作自凝树脂、Luxatemp与CAD/ CAM树脂暂时冠各30个,将其就位于石膏模型上。通过体式显微镜,对利用硅橡胶复制技术得到的暂时冠与石膏模型间的边缘间隙宽度代型进行测量,计算各组30个样本边缘间隙的平均值。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自凝树脂、Luxatemp与CAD/CAM树脂暂时冠边缘间隙平均值分别为(179.06±33.24)、(88.83±9.56)和(43.61±7.27) μm。CAD/CAM树脂暂时冠边缘间隙显著小于自凝树脂和Luxatemp暂时冠(P< 0.05),自凝树脂暂时冠边缘间隙显著大于Luxatemp与CAD/CAM树脂暂时冠(P<0.05)。结论 CAD/CAM树脂暂时冠边缘密合度显著优于自凝树脂和Luxatemp暂时冠, CAD/CAM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数字椅旁全瓷修复系统(CERECCAD/CAM)作为一种快捷美观的修复方式,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数字椅旁全瓷修复系统的发展现状、配套材料以及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桩核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桩核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路线,确定合适的三维设计方法 ,以期为桩核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提供必要的前提.方法 制作1副含有离体牙的石膏模型,在牙体预备后用层析成像技术获取三维数字模型.根据桩核修复体的临床设计原则,在正向工程软件唐龙CAD-CAM口腔修复系统的平台上,利用三维点云、曲线和曲面的编辑工具,分别完成桩的根管部分、桩的髓腔部分和核的设计.根据前牙、前磨牙和磨牙桩核修复体的不同形态要求对各曲面进行连接、裁剪等操作,形成修复体的三维形态.结果 完成了14个牙位桩核修复体的三维设计,其与扫描得到的三维数字模型贴合良好,具有良好的固位形,同时可为最终全冠修复体提供充足的修复空间.结论 本项研究设计的桩核修复体的三维形态符合临床要求,可用于桩核修复体CAM.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Cerec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系统制作的种植体上部全瓷冠进行6年随访,评价其远期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erec3 CAD-CAM系统对植入36例患者的缺牙区的40颗种植体进行上部全瓷冠的CAD-CAM修复,定期随访,末次随访时参照改良美国加州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CAD-CAM全瓷冠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进行Kapl an-Mei er生存率分析。结果:除7件CAD-CAM全瓷冠失败外,其余33件CAD-CAM全瓷冠随访70个月-80个月。除费用外,患者对其余指标的满意度达100%。Ka-pl an-Mei er生存率分析显示,CAD-CAM全瓷冠的6年留存率为82.5%。结论:Cer ec3 CAD-CAM系统制作的种植体上部全瓷冠可在口腔环境中长期保存并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具有知识密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初期投入大等特点。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CAD/CAM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应用于口腔修复的CAD/CAM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EREC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 CAD/CAM)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CEREC 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冠,修复后即刻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术后即刻及1年后随访,均按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部(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患者满意度在91%以上。根据改良USPHS标准,术后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达到A级分别为92.1%和91.3%(c2=0.052,P=0.820),外形达A级前后两次均为97.6%,表面质地达到A级分别为95.2%和93.7%(c2=0.303,P=0.582),颜色匹配达到A级分别为80.2%和81.7%(c2=0.103,P=0.748)。仅出现1例瓷破裂。结论 CEREC 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二次扫描在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中的临床效果,并对比不同扫描系统在此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二次扫描完成氧化锆全瓷冠40件,其中Proeera全瓷冠10件(使用接触式扫描仪),Everest全瓷冠30件(使用光学扫描仪).利用二次扫描制作不同形态的基底冠.修复后1 d、3、6、12、24个月进行临床检查,内容包括边缘适合性、颜色、固位、折断或破损情况.结果 40件全瓷冠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临床检查中40件全瓷冠的各项检查结果均为满意.结论 二次扫描可以完成复杂形态的CADCAM氧化锆基底冠的制作,保证氧化锆全瓷冠饰瓷厚度均匀适度.应用二次扫描时,光学扫描仪相比接触式扫描仪更适合于完成复杂形态的氧化锆基底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Cerec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系统制作的全瓷冠进行8年随访,评价其远期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Cerec2 CAD-CAM系统对22例患者的24颗牙体缺损的患牙进行CAD-CAM全瓷冠修复,定期随访,末次随访时参照改良美国加州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CAD-CAM全瓷冠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结果 除3件CAD-CAM全瓷冠失败外,其余21件CAD-CAM全瓷冠随访82个月~102个月.除费用外,患者对其余指标的满意度达100%.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CAD-CAM全瓷冠的8年留存率为88%.结论 Cerec2 CAD-CAM系统制作的全瓷冠可在口腔环境中长期保存并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