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前兆台网仪器的管理缺乏系统性。为此,研发了前兆仪器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前兆仪器从购买到淘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包括安装、接入、运行、故障、停测、报废等,以及仪器故障维修流程的管理,其中包括故障登记、处理、维修、备机备件库等。基于这些信息,对仪器及故障维修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设计的一些主要技术方面和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大地电磁测深信息检测及处理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它使用了微型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用十六位微型计算机进行现场处理,同时,仪器还可随时进行自校。由此,可充分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和资料的处理质量。 本文讨论了仪器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性能、主要特点及一些技术关键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仪器是集当代先进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通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地震仪是一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勘探仪器,一般用于小范围内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简称,这种简化的UDP协议和服务在很多情况下是足够的.UDP协议不需要建立和维护连接,所以只需要极小的系统占用.由于这个特点,UDP可以对一些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通信传输.DZG-1型数字地震仪是采用FPGA芯片作为采集模块控制器,工控机为主控单元的48道工程地震仪.在仪器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发现数据传输速度是制约此类仪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DZG-1型数字地震仪为例,讨论UDP协议在工程地震仪中的实现,数据传输速度达50Mbps以上,解决了数据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地震勘探仪器的应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本文对当前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地震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介绍了408UL、IMAGE、ARIES、BOX、IT等目前最常用的几种大型有线或无线地震仪器;介绍了目前地震仪器采用的∑-△型的ADC技术、网络遥测技术、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蜂窝技术以及GPS时钟同步技术等多种新技术.从目前地震勘探所面临的环境及保护、勘探成本、勘探效益、勘探精度等问题出发,阐述了仪器所面,临的道数和传感器等问题,认为地震仪器应该向传感、定位、采集、传输一体化的高度智能自由组合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最近的几个五年计划对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我国地球物理观测仪器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观测仪器这两种方式,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仪器性能上也有很大的提高。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购置的600套仪器也即将到货,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这些仪器,发挥出这些仪器的科学效能,是相关科学家和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美国IR IS下属PASSCAL仪器中心自从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科学仪器的管理与运行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模式运作下成功地支持了多次野外实验,对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科学家在仪器中心的支持下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该仪器中心的管理与运行模式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介绍了PASSCAL仪器中心的机构组成,分析了管理运作的指导思想和运作模式,并对我国大型科学仪器系统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阻率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是电法勘探的革命性进展.目前已在硬件和软件上取得重大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以MIR/MIS仪器为主从电极转换器、测量主机、控制软件、阵列电极和电缆系统几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与设计。对主要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讨论,对比和分析了不同设计思路的特点和利弊.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同类仪器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数据采集器网络通讯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九五”数字化改造,地震前兆台站的数据通信基本上采用有线信道实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地震台站的数据通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对数据采集器进行改造,不仅精度有了提高,而且也支持网络通讯和一些常用的服务。通过网络,仪器作为一个服务器可以通过多种客户端软件进行访问。并对高精度数据采集器实现网络通讯进行了介绍,展示了通过多种客户端访问仪器、传输前兆数据、监控仪器状态和跟踪实时产出数据等等。希望这些试验能够为网络通讯技术在地震前兆仪器中的使用摸索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流体观测方法记录到的汶川大地震同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巨大地震中,北京地区的一些流体观测仪器记录到了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次强烈地震对北京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系统搜集、整理归纳了该次巨大地震引发的北京地区流体观测仪器记录到的同震响应信息,将北京地区的流体同震现象进行概括,然后分析了数字化流体分钟值观测资料同震效应的表现形态及其变化特征,验证了新安装的一些数字化流体观测仪器的可靠性、灵敏性,对相关流体观测仪器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贵阳基准地震台在"十五"项目中新上了FHDZ-M15和GM4两套数字化地磁相对记录仪,仪器运行一年余,在仪器供电和通信线路维护、仪器水平状态检查和防潮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总结,希望能对地磁台网的整体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震仪器是地球物理勘探的核心装备,伴随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几年即可推出一代新设备。近年来,随着节点技术的发展,节点地震采集系统逐步应用在各个领域,且效果较好。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需求,介绍主流陆地节点地震仪器的特点与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希望促进对节点仪器的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丽江地区活动性构造发育,地震发生频繁。以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理论论述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和活动环块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地质地貌特征,并分析活动构造与场地稳定性的关系,进而划分出该区内易发震地区与相对稳定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970年以来发生于祁连—海原地震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序列类型,研究了各种类型地震序列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44%为主震型,56%为孤立型.西海固地区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孤立型;101°~103.5°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东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主震型;99°~101°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段为孤立型和主震型序列并存;99°E以西的祁连山西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将上述结果应用于2000年6月6日景泰MS5.9地震的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判定结果与实际地震活动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定西地区的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资料和四次EOS_MODIS卫星资料,对典型的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基本地表特征参数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对各能量通量和蒸散量进行估算,进而分别分析其季节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应用卫星数据估算的各参量的相对误差基本都在20%以内,其空间和时间变化基本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区域各通量和日蒸散量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四季相差比较大的单峰型变化特征,冬季最小、其次是秋季、夏春两季最大;与面积较大的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相比,小范围的高植被覆盖度区域的地表净辐射、潜热和日蒸散量相对较高,土壤热通量和显热通量相对较低,并且都在春、夏季节表现得更加显著.低、中植被覆盖度区的各能量通量的季节变化不显著的特征反映了半干旱西北雨养农业区土壤的干土层相对比较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investigations on seismotectonic and intensity evaluations of epicentral and meizoseismal regions in Muzaffarabad earthquake—8 Oct. 2005, Mw 7.6—are summarized using The European Macroseismic Scale (EMS-98). The observations are compiled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isoseismal m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soseismals are elongated parallel to the reactivated Muzaffarabad fault, and the attenuation is high in the direction normal to the fault compared with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it. The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in Muzaffarabad Valley have helped the authors to assign intensity values in the localities where some huge landslides are observed. Finally, the empirical laws, previously developed for intensity attenuation in Iran in EMS-98 scale, are compared with the intensity observations here. The results are rou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form of attenuation laws.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nsity attenuations are different in the directions normal and parallel to the fault.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沈阳活断层地震危害性预测中所使用的模型及计算方法,给出并分析了不同规模地震下的地震动预测结果。通过把地震动预测结果分别同现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比较与分析,给出了活断层地震危害性预测结果的使用条件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龙陵-澜沧断裂带双震型强震活动破裂模型讨论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瑞琦  虢顺民 《地震地质》1998,20(3):70-268
龙陵地震和澜沧-耿马地震是龙陵-澜沧断裂带上两次典型的双震型强震活动,但它们在地质构造背景、应力场分布、发震构造和烈度分布等方面却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龙陵地震发生在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的地块内,地质构造比较均一;地震处在NNW向挤压的统一应力场中;两主震的发震构造走向和两个Ⅸ度区长轴近于直交。澜沧-耿马地震发生在一古板块边界附近,震区构造复杂,耿马7.2级地震和澜沧7.6级地震发生于不同的应力环境中,发震构造和极震区长轴近于平行,呈斜列状分布。通过对龙陵地震和澜沧-耿马地震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双震型强震活动的共轭型和牵动型两种破裂模型,并对各自的特点及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湖库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着重归纳气候变化对湖库热力特性、冰期、溶解氧、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探讨气候变化对湖库水环境潜在影响的区域差异,讨论现有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湖库物理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于气候变暖和降雨变化的响应较其他气候类型突出;气候变化对湖库水环境的影响效果具有两面性.通过分析各气候类型中气候变暖对磷水平的潜在影响差异表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湖库更可能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趋于富营养状态.在今后研究中,建议深入开展各气候类型中区域性气候变化对湖库水环境影响的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stresses and excess pore fluid pressure that are induced in a saturated poroelastic soil of halfspace extent by a concentrated line load. The line load is moving at a constant velocity along the surface of the poroelastic halfspac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the proposed analysis are based on the Biot's theory of dynamics in saturated poroelastic soils. The govern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solv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s. The solutions for the stresses and excess pore pressure are expressed in the forms of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s.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performing the numerical inversion of the transform integrals. A parametric study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velocity of moving load and the poroelastic material parameters on the stresses and excess pore pressure. At a high velocity, the maximum values of the stresses in a poroelastic halfspace a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an elastic solid, whilst at a low velocity the stresses in a poroelastic halfspace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an elastic halfspace. The potential of diffusivit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tresses and excess pore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
郯庐断裂带中段遥感信息的处理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数字图象增强处理、数据测定及目视解译等方法,研究郯庐断裂带中段的遥感信息。研究结果是:1.建立了区域活动断裂解译标志,从而得知,本区东部两条主断裂的地面平面展布,南部以右列形式为主,北部主要表现为左列,中部为平行破裂;2.影象上可识别出临沂—郯城地区有四条隐伏的北北东向主断裂及若干条切割主断裂的北西—北西西向断裂。郯庐断裂带中段显示了一些纵向差异性;3.高通滤波处理对本区隐伏构造的影象显示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甘肃中东部大量地震滑坡的成灾机制分析,按形成时代将滑坡分为新滑坡、老滑坡和古滑坡;按物质组成、滑体厚度及滑床位置又可分为浅层黄土滑坡和深层切层滑坡。该地区地震滑坡的主要危险来自新滑坡和浅层黄土滑坡,滑坡成灾机制复杂,与许多因素有关。地震滑坡主要特征是成灾时间短,规模大;灾害持续时间长、反复性大;易引发次生灾害。预防地震滑坡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