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多器官衰竭(MOF)是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现将我们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8例DKA合并MOF患者诊治情况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最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105例患者抢救成功,且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均治愈.结论: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DM)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其形成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高尿酮)、代谢性酸中毒、脱水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我院1995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75例DKA病例,经随机开放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及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并对其尿酮消失时间、血糖降至<13.9mmol/L时间、7小时及24小时内普通胰岛素(RI)用量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1 临床资料75例患者均按《实用内科学》第九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和临床标准为诊断依据。病情根据症状与体征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5月~1990年9月我们用山莨菪碱(654-2)治疗糖尿病65例,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同给药途径的降血糖作用。一般资料 65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即空腹血糖≥7.78mmol/L(≥140mg/dl)。男35例,女30例。年龄19~80岁,平均53.7岁。属胰岛素依赖型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61例。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4年。住院治疗14例,门诊51例。其中33例系用D860、优降糖及胰岛素等治疗无效者。主要并发症:肢体坏疽10例,酮症酸中毒2例,高血压14例;冠心病9例,脑梗塞7例,心律失常4例,末梢神经炎7例,白内障5例,肺结核3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除2例酮症酸中毒需抢救治疗归入静脉组外,其他病例随机分为静脉滴注及口服给药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KA临床表现不一,积极治疗预后好。结论:应用小计量胰岛素及补液是治疗DKA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KDA)的治疗方法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KDA)的诊治.方法:对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中37例有明显诱因,其中感染25例,药物使用不当9例,饮食不当2例,腹痛1例.治疗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逆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KDA),有效地降低血糖;正确补液,纠正脱水,补充血容量;合理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抢救成功38例,无一死亡,治愈率达100%.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恢复正常,尿酮消失.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多数具有明确的发病诱因,早期诊断、积极防治尤为重要.以小剂量胰岛素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KDA、DKA治疗的有效方法,抢救成功率高.积极补液是抢救KDA重要的、关键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高渗状态(HHS)是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透压。临床上不少DKA患者可合并高血糖-HHS,有学者认为其是DKA和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的中间型,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11月间收治的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组(对照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观察组)两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尿酮体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对 16例DKA并多功能衰竭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 2个器官衰竭的 8例患儿死亡 2例占 2 5 % ,3个器官衰竭 5例患儿中死亡 3例占 6 0 % ,4个以上器官衰竭 3例患儿均死亡。结论 对确诊DKA的患儿应前瞻性评价各器官功能 ,早期识别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 ,予以针对性治疗 ,避免各器官由受损发展到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体内有效胰岛素严重缺乏时,由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体内有机酸和酮体聚积的急性代谢性合并症。临床救治21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8~83岁,平均60.5岁。有糖尿病病史16例,无糖尿病史而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发5例,昏迷7例。各种感染14例,中断胰岛素治疗1例,胰岛素用量不足1例,中断口服降糖药1例,饮食不当3例,工作劳累、紧张,精神应激1例。全部病例血糖均>16.7 mmol/L,其中1例高达33 mmol/L,尿酮(+++~++++),CO2-CP<18.0 mmol/L 13例,其中3例CO2-CP<15.0 mmol/L,代谢性酸中毒8例,其中2例pH<7.20,2  相似文献   

11.
朱向阳  刘琼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52-1353
目的 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1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重点对其中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诱因、表现、器官衰竭情况及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心、肺、脑、肾为常见的衰竭器官,年龄的大小和器官衰竭数目的多少与临床预后及死亡率有着密切联系.结论 及时有效的前期预防和控制感染,密切关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肺、脑、肾等器官的变化,可有效防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和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王敬先 《河北中医》1990,12(3):10-10
我院1987年~1989年4月共收治糖尿病30例,其中25例应用黄连素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包括门诊17例)均按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国内诊断标准及1980年WHO采纳的分类方案,全部诊断为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4~75岁,平均56.6岁。病程2月~8年,均未用过胰岛素治疗,亦未发生过酮症。30例中重度糖尿病(空腹血糖>250mg/dl)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首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较高。现将本院收治的32例DKA患者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合红 《国医论坛》2000,15(1):39-3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由于DKA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各种感染,而感染后又难以控制。笔者自1995年~1998年共收治DKA44例,随机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2例和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治疗组22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兹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44例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文献DKA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4岁~78岁,平均381岁;I型糖尿病18例,巨型26例。依血浆HCO了<IOmmol/I。、C(人一cp<9.97mmol/I。为重度,HCOiIO~15mmol/I,、CO。-cP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采用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结果:行剖宫产14例,其余5例均足月产,其中3例为剖宫产分娩,2例为阴道分娩,无1例孕妇死亡.结论:加强产前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及时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DKA)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在胰岛素应用之前,DKA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应用胰岛素后,因DKA死亡者很少,其病死率为2%~10%。DKA如不及时诊治,常可危及患者生命。本院共收治DKA病例27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不当或治疗中断、饮食不当、应激状态等诱因引起糖尿病代谢紊乱加剧,以严重高糖、脱水、高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甚至昏迷、死亡.我科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16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淑芬  吴云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810-18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糖尿病患者因升糖激素急性升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1].笔者近期对43例DKA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基础上辅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本院1998年~2005年之间诊治的35例内科病因所致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住院患者,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土27)岁;其中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SOF)≥2个系统脏器功能衰竭18例.……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基层医院条件差,化验检查简单,容易延误常见内科急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本文对我院内科近几年来收治的6例完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2岁,平均48岁。全部均有糖尿病史,最短2年,最长8年,平均5年。胰岛素依赖型4例(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2例。可见1型患者易患此症。1.2诱因:2例与感染有关,均为肺部感染,2例与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有关,1例与进食不当有关,1例与不适当地输注葡萄糖有关。1.3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