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大城市地下立体交通的现状,研究开发了箱涵顶进双重置换施工工艺。介绍了箱涵顶进工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了箱涵顶进双重置换工法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流程。以上海市金山铁路改建工程倪家一组立交桥为背景,通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介绍了箱涵顶进双重置换工法的主要安全措施,包括进出洞技术、减摩技术、高精度姿态控制等,结合现场沉降监测资料为现场施工提供实用性建议,并且说明了箱涵顶进双重置换工法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施工设备是箱涵顶进双重置换工法项目研究的主项,介绍了矩形工具式钢管幕顶进施工设备的研究开发。根据新工法的需要,重点对小型矩形掘进机进行了设计研制。  相似文献   

3.
管幕箱涵顶进施工中迎面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幕法是在始发井与接受井之间,利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地下建筑物四周顶入钢管或其他材质的圆管,钢管之间采用锁口连接并注入防水材料而形成水密性地下空间,在此空间内采用开挖或箱涵顶进方案修建地下建筑物的一种新型暗挖技术。管幕箱涵顶进工法是管幕法与箱涵法的结合。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地下立交隧道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在软土地区采用不加固软土方法进行管幕箱涵顶进施工的工程,由于该工程采用常规方法监测箱涵顶进前端迎面土压力非常困难,所以笔者将静力触探探头进行改装,水平固定于网格前端实测端阻力,并采用经典球孔扩张理论推导换算公式,用以计算迎面土压力。通过实测和计算分析,得到迎面土压力在箱涵侧壁和中隔墙附近较大,平均值接近被动土压力等规律。  相似文献   

4.
阳文华 《市政技术》2013,31(2):64-66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工作井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逆作法的施工、滑板与背梁制作、箱涵预制与吊装、中继间的处理和顶进施工工艺,阐述了箱涵顶进过程中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箱涵顶进双重置换工法完成地下箱涵工程,给止水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着重阐述了该工法出始发井和进接收井的止水工艺流程,并对相关洞门、止水装置进行了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管幕箱涵法地下通道顶进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侃唯 《四川建材》2015,(2):149-150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地上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迫在眉睫。地下工程的施工有很多不同的施工方法,管幕箱涵法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施工方法,其将管幕法和箱涵法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更好的施工效果。以上海市某管幕箱涵法地下通道的顶进为例,该地下通道在施工过程中穿越上海中环路,需要对其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以及有限元软件分析两种手段,分别对顶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表沉降进行了预测,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大跨度地下通廊顶进设计方案,讨论和解决了在砂卵石回填土覆土较厚的情况下,涵顶成拱效应以及带有上倾角度的顶进,及与原有地下结构物连接问题。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通廊箱涵的最大顶力,并对后背钢筋混凝土桩和滑板进行了设计和验算。  相似文献   

8.
李志刚 《河南建材》2012,(4):176-176
顶进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保证铁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用设备将铁路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涵顶入铁路路基内,形成下穿铁路的立交地道桥。以新焦铁路工程丰收路地道项目的铁路箱涵顶进施工为例,介绍在厚覆土条件下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箱涵顶进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大体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顶进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保证铁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用设备将铁路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涵顶入铁路路基内,形成下穿铁路的立交地道桥。文中以中央大道工程新港四号路地道项目下穿疏港二线铁路箱涵顶进施工为例,介绍在软土地基上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箱涵顶进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结合武汉地下轨道交通3号线宗关站一期工程实例,介绍了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的原材料选择、模具设备、制作方法、生产工艺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