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元恺 《新中医》1996,28(10):10-10
食用药物和药膳罗元恺赤小豆1赤小豆赤小豆,又名猪肝赤、杜赤豆、米赤豆,是豆科植物赤小豆的种子。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江西、上海等地。因其货源不多,各地渐以红豆代之。红豆,又名红饭豆,赤豆。外形与赤小豆相似,但较为粗短,色泽较淡,多用作食物,药性逊于赤小...  相似文献   

2.
正据汪昂(新安医学名家)《本草备要》记载:宋仁宗患痄腮,取赤小豆杂他药敷之而愈。古方书中关于赤小豆治病的神奇疗效多有记载,有些记载虽有故弄玄虚之意,但其疗效显著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赤小豆,又名红小豆、赤豆、朱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水肿、脚气、腹胀、  相似文献   

3.
<正> 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或赤豆(饭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性善下行。内能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胖,昧甘能补为滋养性的利水消肿药,外可清血分热毒,为常用中药。笔者近年采在湖北、湖南、河南地区曾先后发现将其同科植物相思豆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与赤小豆误用或混淆情况,而导致中毒。为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无误,现将赤小豆与相思子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进行对比鉴别研究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它为豆科植物赤豆的种子,其外为赤褐色或红色外衣包裹,故名赤豆、红豆。因它富含淀粉,因此人们又称之为"饭豆"。红小豆,原产于我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相似文献   

5.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6.
赤小豆和相思子二味药,在历代本草中虽有详注,但由于二者均有“红豆”的别名,所以,长期以来二者常混用不分,迄今有些地区仍习以相思子代替赤小豆入药,乃至影响临床疗效,特提出加以鉴别,以引起同道注意。1 别名 赤小豆有红豆、赤豆、朱小豆、杜赤豆等别名;相思子有红豆、赤小豆、红漆豆,美人豆记载。2 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7.
郭振东 《中草药》1994,(1):25-25
红豆又叫赤小豆、饭赤豆、红小豆.它不仅是民间喜爱的豆类食品,而且还是一种疗效好,最常用的良药。中医学认为,赤小豆味酸性平,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常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黄疸、腹泻及疮疡肿毒等疾病。赤小豆的营养价值也十分可观。据分析测定,0.5kg红豆含蛋白质108.5ing、脂肪4g、糖303.5mg、钙380mg、磷1930mg、铁22.5mg,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医药工作者在实验中还发现,赤小豆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对肠炎、痢疾、腹泻及疮病疖肿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朱红豆。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学认为,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无毒。归心、小肠二经。具有利水除湿、活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传统上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腮腺炎、痢疾、痔  相似文献   

9.
王富君  权雪玲 《中药材》1995,18(10):21-21
红小豆又名赤小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或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成熟种子。含有脂肪、蛋白质、核黄素、硫胺素等,性味甘、酸、平。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痈肿  相似文献   

10.
1.大蒜赤豆汤:大蒜30g,赤小豆60g。将大蒜去皮,同赤小豆共煮后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肝  相似文献   

11.
赤豆糯米粥:赤小豆、糙糯米、红枣各60g,桂花糖、玫瑰糖各6g。将赤豆与糙糯米分别用水浸泡过夜,然后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上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慢熬煮至烂,再加入红糖、桂花糖、玫瑰糖,调匀即成。可健脾益胃,消肿解毒,和血排脓,利水通乳。赤豆粳米粥:赤小豆、粳米各50g。先将赤小豆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放入锅中,加水约500ml,煮到赤小豆将烂时,入粳米共煮为稀粥。可利小便,消水肿,健脾胃,止泻痢。莲花糯米粥:莲花五朵,糯米60g,冰糖适量。将切开的莲花瓣掰下,用清水漂净。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上火熬煮成粥,待粥快成时加入…  相似文献   

12.
、鳢鱼冬瓜赤豆汤 生鳢鱼1尾,约200~250g,去鳞和内脏,带皮冬瓜500g、赤小豆60g.加清水适量,烧汤服食,不加盐。适用于心脏病性水肿及营养不良性水肿。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药品监督工作中发现 ,市场上的中药材中 ,假冒品种或掺假者甚多。现将以下几种假冒中药材与正品中药材的性状进行对照比较如下。1 赤小豆正品 :赤小豆 ,别名 :红小豆。为豆科植物赤豆( phaseolusangulariswight)及赤小豆 (phaseoluscal caratusRoxb)的干燥成熟种子。呈长圆形而稍扁 ,长 7mm ,直径 4mm。表面紫红色 ,有的无光泽 ,有的微有光泽 ,种脐突起 ,偏向一端 ,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一侧有一条不明显棱脊。质硬 ,不易破碎 ,内有乳白色肥厚子叶 2片。气微 ,味微甜。赤豆 ,呈矩圆…  相似文献   

14.
王延群 《养生月刊》2014,(6):541-543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赤豆、朱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荚果成熟时采收,为食药两用的佳品。赤小豆营养价值颇高。据现代科学测定,食用部分每百克赤小豆含蛋白质20.2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63.4克,膳食纤维7.7克,维生素A 13微克,胡萝卜素80微克,硫胺素0.16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2毫克,维生素E 14.36毫克,钙74毫克,磷305毫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与赤小豆利尿作用相关的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评价赤小豆药材品种、质量优劣。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测定赤小豆样品中总三萜的含量。结果线性方程为A=48.894C-0.077 4,相关系数为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9%,RSD为1.23%(n=6)。全国11省37份赤小豆总三萜的含量在0.26%~0.69%之间。结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赤小豆总三萜的含量差异较大,赤小豆入药较赤豆为良,最佳产地为广西百色。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自拟败酱赤小豆汤与外用仙人掌膏配合治疗静脉炎20例,疗效较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治疗方法均服败酱赤豆汤:败酱草15克,赤小豆30克,公英30克,银花30克,怀牛膝9克,赤芍10克,  相似文献   

17.
赤小豆与相思子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禄 《吉林中医药》2004,24(12):49-49
赤小豆与相思子均为种子入药 ,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是两种极易混淆的中药。赤小豆有红豆的俗名 ,而相思子在《本草纲目》就有红豆的别名 ,清代吴其《植物名实图考》赤小豆项下 ,也有“医肆以半黑半红者充之 ,殊误病人”的记载。似乎二药在明清就有相思子误作赤小豆混用 ,迄今有些地区仍混不分。赤小豆与相思子不但在植物和药材性状上有明显区别 ,而且在性味功能方面也绝然不同 ,绝不能以相思子混作赤小豆用 ,以免发生中毒危险。1 植物形态及别名鉴别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及赤豆的种子 ,相思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赤小豆为 1年生…  相似文献   

18.
正赤小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在碗里见到它,比如在吃八宝粥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又看到它了,湿热的夏季,让我们来聊聊赤小豆吧赤小豆又名饭赤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通灵"神豆——赤小豆根据《朱氏集验方》这本书记载:"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  相似文献   

19.
一、赤小豆与相思子1.赤小豆:又名赤豆、红豆、猪肝豆.系豆科,菜豆属.入药选用野赤豆,即赤豆之较小而质硬者.江、浙等处均有产.味甘微酸,性平无毒.李时珍曰: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俱于夏至后下种,苗科高尺许,枝叶似豇豆,叶微圆峭而小,至秋开花,似缸豆花而小,淡银褐色,有腐气.结荚长二三寸,比菉豆荚稍大,皮色微白带红,三青二黄时即收之.可煮可炒,可  相似文献   

20.
临床应用赤小豆治疗水肿时,个人体会,可用于下列情况:1.肾脏性水肿: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均可出现水肿,以赤小豆60克煮汤饮服,豆也食用。或以赤小豆60克,冬瓜100克,同煮汤饮食。也可用赤小豆50克,花生米30克同煮服。均有利尿消肿作用。肾病综合征水肿较甚时,可用赤豆鲤鱼汤,利尿效果较强。2.心脏性水肿:多半由于心功能不全所致,以下肢水肿为明显,伴有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饮服浓赤小豆汤.增强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