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入治疗作为集影像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目前在各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并列于内科、外科的三大学科之一。介入手术由医生、技师和护士共同完成,作为团队中的一部分,DSA技师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介入手术的日新月异,DSA设备性能突飞猛进,相关的图像采集、网络传输、软件处理以及复杂手术的技术支持等日益专业化,专职介入技师的工作也变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东芝DSA系统故障分析及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东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故障维修实例。总结故障检修的一般思路。并提出导管室技师应具备解决介入诊疗术中设备突发故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DSA在心血管造影中技术参数设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SA一些技术参数的设定对心血管造影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使用美国GE公司Advantx Dlx LC+数字造影系统对1500余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过程中,根据不同需要对各种不同参数调节设定,使得到最佳的影像质量。结果除8例图像稍差外,其余皆能清晰显示病变,且减少了辐射剂量。结论DSA技术参数的设定对心血管介入诊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诊疗时医护技放射防护现状和管理对策.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1名医护人员和3名放射技师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介入诊疗时放射防护现状,提炼出存在问题、积极因素、阻碍因素、解决方案4个主题.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缺陷、从业人员执行力等,导致不同程度防护不到位,而介入诊疗工作中不同岗位防护标准不完全相同.结论:可通过改善防护设备,建立完善的培训、监督机制,针对性地实施多维度精准防护,以降低从业人员受照剂量,推动介入放射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系统可靠性和影像质量.方法:选择临床需要进行介入诊疗的患者100例,按解剖学部位分成颅内动脉、颈动脉、支气管/肺动脉、冠状动脉、胸主/腹主动脉、肝动脉、肾动脉、髂总动脉/盆腔动脉、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再通、四肢动脉10组,每组10例.每位患者根据临床标准影像采集方法进行血管造影.介入诊疗术后对影像质量、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进行评估.结果:100例患者均完成介入诊疗操作,系统运行稳定性好,无任何仪器故障及与系统操作相关的不安全事件发生.血管造影易用性评价很满意95例(95%),较满意5例(5%).所有部位介入诊疗操作期间,图像分辨率较高,亮度对比度适中,介入操作器械清晰可见,无图像过饱和现象.摄影获取的图像100%有诊断价值,其中质量好和很好的影像达91%.结论:国产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完全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在未来医疗市场中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导管介入放射诊疗中放射技师的有效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且行导管介入放射诊疗的病患2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100)。当中,试验组诊疗期间采取加强护理配合的方式进行干预,而对照组则按照导管术的常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干预。分析两组导管手术操作实施的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感染率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感染率为0.0%,比对照组的6.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对放射技师护理配合效果的满意度为98.0%,比对照组的85.0%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射技师分别在手术实施的前、实施中以及实施后加强其自身的护理配合的力度,能够显著降低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对放射技师护理配合效果的满意程度,建议采纳。  相似文献   

7.
全面质量管理是提高磁共振图像质量的重要方法.该文通过浅析磁共振图像全面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处理办法,探讨影像技师在磁共振图像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职能与任务,以期提升影像技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磁共振图像质量稳定可靠并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8.
介入放射学中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介入诊疗中工作人员辐射防护与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测定与研究,对相关影像因素的特点加以探讨.方法分别测定影像增强器照射野的大小、管球角度改变、冠脉造影中不同手术体位对受检者和第一术者体表入射剂量的影响,对介入诊疗中重要站立区域的辐射剂量进行测定与评价,测定和研究介入诊疗区域内辐射场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功测量各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数值.结论影像增强器照射野越大,受检者所受剂量越小,影像增强器照射野的改变对第一术者所受剂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对第一术者而言足位辐射剂量最大,头位次之,其他体位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冠脉造影中正足位的面积剂量乘积值最大,其次为右足位.对第一术者的剂量贡献绝大部分是距地面高60-80cm处剂量高区散射束所致.一般的,被检者左上辐射场的强度最高.被检者右侧一般为手术人员站立处,必须加以防护.在介入手术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防护装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疗设备信息》2010,(9):160-161,157
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介入临床诊疗对影像设备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在复杂的神经介入领域,更是对医务人员和设备厂商提出了不断挑战.数字化动态平板探测器技术经过近10年的考验和不断改进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血管机机架技术也经历了由双U型臂到双C型臂的突破性技术革命,在心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方面体现了巨大的临床优越性,已经成为公认的高端血管造影技术的最主要标志,其临床价值和潜力已经被业内广泛认可和接受,代表了血管机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放射诊疗设备资源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上海市放射诊疗设备资源数量、结构和分布,为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调查表形式进行上海市医疗机构全覆盖调查。结果 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共有放射诊疗设备1937台,其中X射线影像诊断91.79%、介入放射学2.74%、核医学2.84%、放射治疗2.63%,上海市民平均每万人拥有放射诊疗设备1.42台。上海市区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数是郊区的1.45倍,介入放射学设备数是郊区的2.79倍,核医学设备是郊区的5.11倍,放射治疗设备是郊区的3.25倍。结论 上海市放射诊疗设备数较多,但市区与郊区间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医学影像处理和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建立厂一个医院级的影像中心,能有效实现医院级的数据共享,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效益;能有效实现计算机辅助影像诊断,提高影像诊断医生和临床医生诊断水平;能有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B型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B型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B型超声对 87例经病理确诊的华支睾吸虫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表现为胆囊、胆管类型声像图改变的 4 5例 ;肝炎型声像图改变的 13例 ;肝硬化型声像图改变的 15例 ;声像图不典型的 14例。应用B型超声显像仪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 87例患者中 ,有明显声像图改变的 73例 ,占 84 %。结论 利用B型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入医学图像远程诊断系统,实现网页嵌入式医学影像三维可视化系统。方法: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B/S)构架实现的医学图像远程诊断系统的基础上,使用ASP.NET技术完成系统设计与实现,利用VTK工具包及Volume Render X控件开发嵌入网页的图像三维可视化控件,并将其部署到远程诊断系统中。结果:系统无需安装,具有较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环境,能够初步实现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以及较完整的分割、优化等后处理。结论:该系统无需影像工作站,在网页中便可实现对DICOM影像资料的三维可视化处理,且可与任何基于网络的远程诊断系统整合,具有较强的网络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芦莹华 《医疗卫生装备》2014,(5):132-133,155
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在PACS中的作用机制与重要地位,通过分析PACS中图像压缩、图像分割、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等核心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PACS技术与医学图像的特点,指出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通过与多学科理论交叉渗透,在功能上互相取长补短,将是其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PACS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影像诊断方舱是为适应机动影像诊断要求而研制的新型机动卫生装备。主要用于平战时或灾害救治中对伤病员胸、腹、四肢、颅脑及腰椎等部位进行X线透视和摄片检查及超声诊断。详细地介绍了影像诊断方舱舱体结构、总布置、内部设备设施配置、X射线辐射防护设计以及整舱基本性能、寒热区适应性、行驶可靠性试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钼靶、B超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乳腺癌的钼靶、彩色B超的影像学资料,与病理诊断作对照分析。结果对于病灶直径≥2.0cm的96例乳腺癌B超诊断符合率为85.4%(82/96),钼靶诊断符合率为81.5%(78/96),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直径<2.0cm的乳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75%(45/60),钼靶诊断符合率68.3%(41/60)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检查总诊断率为91.7%(143/156)。结论彩色B超与X线钼靶检查是乳腺癌诊断中各有优势和不足,钼靶和B超联合检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产前产后超声图像特征,回顾胎儿心脏产前超声图像,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分析2例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婴幼儿病例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特点,与产前胎儿超声图像做对比分析。结果2例患儿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产前心脏超声图像均未显示出右肺动脉,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均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未合并其它畸形。结论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有特征性表现,产前超声检查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ACS影像诊断工作站的管理与维护。方法:采用××公司的PACS系统,影像科接入PACS系统的设备有CT、MRI、CR、DR及各种造影机共16台,所得影像数据均符合DICOM3.0标准,影像科安装影像诊断工作站36台。在远程控制工作站上利用Radmim远程管理工具,实现对所有影像诊断工作站的管理与维护。结果:经12个月的运行,实现了放射科影像诊断工作站的远程管理和控制。结论:影像诊断工作站是PACS系统的末端设备,是影像科室医师工作的主要工具,其管理与维护是确保临床诊断工作顺利进行、PACS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囊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病理结果证实为输卵管卵巢囊肿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8.7%(12/31),误诊率为61.3%(19/31)。结论输卵管卵巢囊肿超声声像图上有一定特征,需结合临床表现提高对其声像图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肌瘤声像图特点,与子宫肌腺症等疾病鉴别诊断,以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适度充盈膀胱,患者取平卧位,通过腹部多切面扫查盆腔,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了解子宫肌瘤病灶的部位、大小、内部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图像,以动态地观察病变区的图像变化,为诊断提供更多依据.部分患者可在月经后再次进行复查确诊.结果 子宫肌瘤因肌瘤所在部位、大小以及病理类型不同,主要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及中等回声型,好发部位主要为子宫颈、黏膜下、肌壁间及浆膜下.结论 通过超声二维图像并配合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周边血流情况,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很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