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改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的溶解性能,在PPTA的聚合过程中添加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得到了PPTA的共聚体溶液.主要讨论不同的溶剂体系(NMP或DMAc)中共聚物溶液的凝固性和稳定性,包括凝固剂的种类,溶剂的浓度,CaCl2的含量和温度对溶液的凝固值和临界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是非常强的凝固剂;随着凝固液中溶剂浓度的提高,凝固值增大;随着CaCl2含量的增大凝固值逐渐增大;温度影响不是太大,变化趋势比较缓和;共聚物溶液在室温和60℃下都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聚芳醚砜酮溶液凝固相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聚芳醚砜酮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在凝固剂作用下的凝固相分离条件,测定了相分离时凝固剂种类、凝固液浓度、凝固温度和磺化处理对凝固液的凝固值和溶剂临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的凝固值最小,是一种强凝固剂;随凝固剂浓度和温度的提高,凝固值增大,临界浓度基本不变;磺化处理能够提高凝固值,从而缓和相分离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3.
《合成纤维》2016,(3):17-23
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分别加入LiCl和CaCl_2制备溶解体系,研究了间位芳纶在这几种溶解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再以H_2O-DMAc、H_2O-DMF、H_2O-DMSO、H_2O-NMP为凝固浴,研究了溶剂种类、芳纶溶液质量分数、离子浓度等对间位芳纶溶液的凝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Li Cl-DMAc溶解体系具有更强的溶解性能;凝固值随凝固浴中凝固剂H_2O的含量的增加不断减小,而临界浓度几乎没有变化;随着凝固浴温度的增加,凝固值增大,临界浓度减小;凝固值随凝固浴中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临界质量分数则不断降低。另外,间位芳纶溶液的扩散系数随着凝固浴中H_2O的含量的减少不断减小,随着芳纶浓度的增加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4.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缩聚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添加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进行改性,能够使其溶于一般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可以直接纺丝。研究了PPTA共聚合工艺,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摩尔浓度、CaCl2含量以及第三单体含量和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比浓对数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位芳香族聚酰胺共缩聚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是一种全芳香族聚酰胺,由其制备的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等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特种服装、航空航天、通讯电缆以及复合材料中。但PPTA树脂难溶难熔,只能在浓硫酸中溶解,纺丝工艺复杂。通过添加第三单体对其进行改性,能够使其溶于一般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可以直接纺丝。本实验采用3,4'-二氨基二苯醚(3,4'-OD A)为第三单体,分别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CaCl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CaCl溶剂体系中,对其共聚合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摩尔浓度、CaCl含量以及3单体含量和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浊点滴定法对含杂环的均缩聚芳香族聚酰胺(简称缩聚物)浆液凝固过程的热力学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浊点滴定法研究重现性好,在滴定温度30℃,滴定质量分数为0.1%~0.5%的缩聚物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滴定剂为质量分数30%的DMAc水溶液,滴定相对平均偏差小于3%;和其他非溶剂相比,水的凝固值(25 mL滴定液)最小,为16.35 mL,是一种强的凝固剂,同时聚合物在DMAc中溶解性比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好;随着滴定剂浓度的增大,凝固值增大,临界凝固浓度基本不变;随着滴定温度的升高和滴定液中无机盐含量的增大,凝固值降低,临界凝固浓度增大,缩聚溶解性变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以及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在极性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低温缩聚,得到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共聚体溶液。研究了PPTA共聚体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3,4'-ODA改性PPTA的共聚体溶液是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粘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粘度升高,非牛顿指数下降;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溶液的粘流活化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凝固浴浓度、原液温度、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凝固浴中的盐分、共聚物分布序列和第三单体物质的量对聚砜酰胺原液的凝固值和临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浴浓度越高,凝固值越高,而临界浓度基本不变;随着原液温度的提高,凝固值略有提高,临界浓度略有下降;凝固浴中盐分含量越大,凝固值越高,临界浓度越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凝固值越低,临界浓度越高;共聚物大分子链越规整,第三单体含量越少,则凝固值越低,临界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引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改性,以乙酸丁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TMSPMA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溶液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1085cm^-1叫处S-O-C键的吸收峰和核磁共振谱图中δ=0.67处Si的α位氢核共振峰,均证明TMSPMA已经与MMA共聚;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和增大引发剂浓度均提高了聚合反应转化率;未交联的共聚物热稳定性随TMSPMA浓度增加而下降;有机硅氧烷交联后,共聚物(单体浓度比为16:1,摩尔比,下同)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5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Poly(MMA-BA-AA)三元共聚物溶液,研究了聚合体系中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单体组成,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结果表明,在良溶剂体系聚合物溶液的稳定性好、粘度小;随着MMA、AA用量的减少,溶液的稳定性增大,粘度减小,引发剂用量增大,聚合温度升高,溶液的稳定性增大,粘度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溶液的表观黏度,研究了PPTA相对分子质量、溶液浓度以及温度对PPTA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PPTA硫酸溶液进行纺丝,研究纺丝工艺对PPTA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PTA硫酸溶液表现出相同的流变行为,PPTA硫酸溶液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会出现一个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共混分散聚苯胺(PANI),并用凝固浴去除溶剂制备了电学性能优良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PANI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溶剂用量、温度、PANI含量等因素对PANI分散性及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与机械共混的分散效果。偏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溶液共混具有很好的分散能力,PANI的分散效果依赖其溶解率;电导率测试分析得出PANI在ABS中的逾渗阈值约为0.5%。  相似文献   

13.
以硫酸为溶剂溶解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PPTA的溶解过程,测定溶解过程中PPTA溶液的阻塞系数(k_w)来表征PPTA在硫酸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PPTA在硫酸中先溶胀后溶解,完全溶解后为液晶溶液。随着溶解时间的增加,PPTA溶液的k_w变小,3 h后趋于稳定;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以及溶解温度的升高,PPTA溶液的k_w下降;随着PPTA溶液浓度的增加,PPTA溶液的k_w变大。  相似文献   

14.
院本文在超临界CO_2中制备了一系列醋酸乙烯酯-三氟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VAc-CTFEMAH)。研究了单体配比对共聚物结构的影响;共聚物膜的表面性能;共聚物自乳化乳液的性能。结果表明:增加MAH单体的含量,y_(VAc)变化不大,w_F降低,共聚物Mn先增大后减小,聚合物膜对溶剂的接触角降低,表面能增大;提高热处理温度能提高膜的表面性能;pH值及MAH含量对共聚物溶液的粘度影响较大;乳胶粒的粒径随着共聚物中MAH含量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 Poly(MMA-BA-AA)三元共聚物溶液 ,研究了聚合体系中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单体组成、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良溶剂体系中 ,聚合物溶液的稳定性好、粘度小 ;随着 MMA、AA用量的减少 ,溶液的稳定性增大、粘度减小 ;引发剂用量增大 ,聚合温度升高 ,溶液的稳定性增大、粘度增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不同单体配比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N-对氯苯基马来酰亚胺(NCLPMI)共聚物乳液.讨论了单体配比对共聚物孔液的转化率、聚合稳定性、流变性、粒径大小与分布、成膜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用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采用种子滴加法共聚物乳液较稳定.转化率一般高于90%.凝胶百分率低于1%;乳胶粒径随着NCLPMI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乳液粘度随着NCLPMI含量增加而降低;随着NCLPMI含量的增大共聚物乳液较易形成表面平滑的膜;共聚物热降解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分解温度在170~250℃之间,质量损失率低于6%;第二阶段分解温度在280-440℃之间.质量损失率较高一般可达90%。共聚物的第二阶段初始分解温度随着NCLPMI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且第二阶段质量损失率也随着NCLPM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计算核磁谱图中特征峰的峰面积发现.随着单体中NCLPMI含量的增加.共聚物中NCLPMI含量也增大。  相似文献   

17.
磷化膜着色用水溶性树脂的表征和应用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磷化膜着色用丙烯酸树脂AC42-918及其溶液和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Tg为36.57℃,原液粘流活化能为66.25kJ/mol;共溶剂溶液粘度不仅与共聚物分子量、温度、浓度有关,还与共溶剂组成有关,但稀溶液粘度随pH值变化不大;温度升高,稀溶液pH值增加,共聚物电离反应的热焓△Hion为198.36kJ/mol;溶液透光率随溶液浓度减小迅速增加。形成的着色磷化膜不但装饰性好,而且抗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溶剂回流萃取甘草渣黄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溶剂法萃取甘草渣黄酮的影响。实验结果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碱醇质量比为1:2(NaOH浓度:0.4mol/L;乙醇浓度:75%)混合溶液;固液为比1:30;回流时间为3h:回流温度为9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黄酮含量可达4.210%。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体系中引入了一定量的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制备出了高黏度的改性PPTA纺丝原液,并直接进行湿法纺丝;研究了使用不同黏度的纺丝原液时,拉伸倍数、凝固浴温度、凝固浴浓度等纺丝工艺条件对初生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湿法纺丝条件;借助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4'-ODA被成功地引入到PPTA中,但改性PPTA的结晶性能和耐热性能下降;当改性PPTA纺丝原液的比浓对数黏度(ηinh)从2.12 dL/g增大至2.58 dL/g,拉伸倍数从1.25增加至2.27时,改性PPTA纤维的强度均有所增加;最佳纺丝条件为改性PPTA的ηinh2.58 dL/g,纺丝温度50℃,拉伸倍数2.27,凝固浴为N-甲基吡咯烷酮与水的体积比1∶9,凝固浴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可制得改性PPTA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22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4.9%,模量为105.98 cN/dtex。  相似文献   

20.
改性凹凸棒石对模拟核素Sr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改性凹凸棒石(简称cA)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浓度、温度、pH、介质)对模拟核素Sr^2+的吸附性能及其平衡吸附时间,为评价中低放核废物处置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实验表明:吸附参数(吸附量、吸附率、吸附比)随吸附温度的提高而减小;随着溶液pH的增大而增大;吸附量随溶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吸附率、吸附比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模拟地下水介质中,其吸附性能下降。实验还表明改性凹凸棒石的吸附平衡时间约在14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