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理念应统领我国各项法律价值与原则。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要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视角,着重培养有利于减少矛盾或和平理性解决矛盾的诚信意识、制度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和程序意识。高校应利用法律道德互动进行教学,强化社会实践,并辅之以管理的法律化,以提高法律意识培养的效率与实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致力于创造明天、着眼于开拓未来的事业。她通过青年志愿者对社会的奉献,为新时代青年的道德实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载体,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全新的价值观、社会信任和社会义务,对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它要求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当代自考助学班学生的道德状况存在着明显缺失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主要的则是学生自身对于道德的忽视。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自考助学班的德育机制,是实现道德和谐向和谐道德转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它要求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当代自考助学班学生的道德状况存在着明显缺失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主要的则是学生自身对于道德的忽视.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自考助学班的德育机制,是实现道德和谐向和谐道德转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构建离不开对校园中人的和谐,尤其是对大学生个体德性之和谐的关注;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借鉴。本文在吸收传统修身理论的基础上,从和谐校园的视野出发,审视大学生道德修身教育,指出大学生道德修身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有其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这一论述,不仅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而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人类的精神自律,以调节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或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为中心展开,对个人和其周围环境以及所处社会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道德支撑,企业就难以达到和谐、平安。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都必须以道德价值来规范和评价。只有当员工达到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消除冲突,达到和谐、平安,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供电企业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校园,主要要求个体自身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教育资源的和谐、人与校园自然环境的和谐.和谐校园的建设要求学校管理者的角色由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女性教育问题涉及到社会和谐发展的性别平等问题、人权问题、人口问题,民族宗教问题和贫困问题,农村女性的素质、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其对后代的教育水平,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女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落后、经济不独立、文化知识匮乏,道德失范、法律意识淡薄等。以河南南阳市为例,分析造成农村女性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提升农村女性教育水平的对策,充分发挥农村女性改革和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1.
论道德情感——敬畏感、羞愧感、联系感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畏感、羞愧感、联系感都是与人的道德发展密切相关的情感,他们的形成与发展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同根同源,又相互契合的。由道德情感到道德意识和行为是一个由心理到外部表现的复杂的转化过程。培养与道德发展相关的情感对于促进人们道德的形成,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理工类高校来说,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从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发展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几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从而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道德责任意识是衡量人的道德觉悟程度和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出发,探讨了进行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着落点,探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精神文明建设中面对的重要课题。围绕道德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着落点、道德教育中的几种结合及党员领导干部要做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典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熊威 《湖北电业》2007,(3):57-5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没和谐文化的根本。舆论和谐是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妥善防范新闻风险,是电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加强内质外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企业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试论和谐文化建设与高校文化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是体现大学精神和教育理念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中,高校文化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本文通过对和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分析高校文化对和谐文化构建的重大使命,提出了在和谐文化构建中高校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道德责任意识是衡量人的道德觉悟程度和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出发,探讨了进行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是我们党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论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廉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统属于当代的和谐文化。廉政文化的主旨在于“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信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引自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因此,廉政文化进企业,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实践;企业建设廉政文化,重在落实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